曾經以為,從一無所有來到這個世上,到最終含笑而終,這是一個不斷獲得的過程。獲得父母的撫愛,獲得友人的關愛,獲得戀人的憐愛,獲得師長的疼愛,獲得陌生人的友愛;獲得身體的健壯,獲得成長的歷程,獲得物質的豐盈,獲得情緒的飽滿;獲得最初的認知,獲得此后的見識,獲得深刻的智慧,獲得獨到的洞悉。人生,因為有時間的保障,我們逐漸從千篇一律的毛小孩長成各有千秋的獨立個體,是我們所獲得的一切,讓我們變得個性獨特,與眾不同。也是獲得,讓時間有了意義,讓生命總充滿著欣欣向榮的興奮和蠢蠢欲動的熱情。學到老,活到老,也是一種獲得哲學。因為獲得,讓每一天變得有意義,讓每一天與前一天有所不同;也因為獲得,讓心永不停歇,渴望不曾止步。
正能量,是最近幾年很火的詞。很多人迷戀她,討論她,傳播她,仰仗她。仿佛自己是一個人生的大贏家,永遠地如此意氣風發。然而,走近了看,才明白,各有各的酸楚,各有各的無奈,各有各的妥協。獲得,何嘗不是另一種放棄。
有的人選擇了康莊仕途,縱然平步青云,最終身居要位,莫不是放棄了樂享人生的自由,對領導言聽計從,曲意逢迎,戰戰兢兢,謹小慎微,很多時候不得不靠著對下屬的惡意要挾和對他人的肆意踐踏來填補內心的失衡。得到了顯赫的地位,卻放棄了心的最舒適位置。
有的人選擇了不顧一切的愛情,終于體驗了轟轟烈烈,百轉千回的心靈震撼;卻不曾想到放棄了細水長流、恩愛如一的心靈修煉,更有甚者,放棄了父母關懷,親人敬佩。普希金最終因激情葬送了自己年輕的生命,他選擇了熱烈地生活,也把自己輝煌地燃燒干凈。他得到了奮不顧身的心靈升華,卻放棄了本可詩意棲居的漫長人生。
有的人選擇了堅持內心的選擇,反抗一切自認為世俗的教條,終于高尚地向自己的內心鞠躬,卻將現實的人生過得頹廢不堪。孔乙己的長衫,讓他可以永享忠于自己的那點驕傲,卻讓他放棄了多來一盤花生米的奢望。
還有許許多多的你們,我們,他們,為了各種各樣的堅持,選擇各色各樣的獲得,同時也在默默承受著五花八門的放棄。這樣的選擇,無所謂對錯。人在江湖,身不由已。只是選擇了什么樣的江湖,就選擇了什么樣的自己與自己的獲得和放棄。
如果獲得的剛好是自己想要的,而放棄的正是不那么在意的,人生,應會過得剛剛好,愜意愉悅,怡然自得,淡淡地甜。世間不存在完美的選擇,沒有任何一個選擇會讓你獲得完完全全,當面對硬幣的正面時,反面必然是無法用眼光觸及的。
以此類推,不論是選擇學校、房子還是戀人、事業,這一條準則皆能適應。房子有向陽背光有中心近郊,如果你看重的優點能全部呈現,不那么在意的缺點即使存在也不那么礙事;戀人有優點有缺點,如若對優點的欣賞能讓你甘愿承受對缺點的容忍,這就是那個適合共度一生的人;工作也是,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甜頭和辛苦,如果你能獲得重視的那份甜頭,辛苦的那部分你又剛好不太在意,那么這也是值得你奮力追求的事業。
我們時時都在獲得,獲得他人的贊賞或批評,獲得日光的照耀或月色的溫柔,獲得知識的饋贈或是身心的洗滌,而這一切的背后,都有著相應的放棄。人生匆匆至今,唯念切勿過分貪心,經營好手里的獲得,讓這一種獲得的滿足豐富自己的內心,放棄的那份失落自會煙消云散,最終的獲得乃是心靈的踏實與現實的圓滿之完美結合。不負己心,不愧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