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叫做瑞雪兆豐年。這是老百姓對冬天下雪的期盼。
厚厚的雪層覆蓋在麥苗之上,在冬天可以對麥苗形成溫暖的防護。春天來了,積雪化為春水,又可以滋養睡醒的麥苗。所以在冬天每當下雪的時候,老百姓都是樂呵呵的。如果沒有下雪,來年麥苗必然受旱。在春寒料峭的時候,去給田地灌溉,那滋味實在是很不好受。所以,瑞雪兆豐年,在農民中還是很有市場的。
起碼在我小時候,它在農民中是很有市場的。
前幾天我們看了天氣預報都知道今天有雨。所以這兩天集市上的商鋪已經開始為防雨做準備。擺在外面的攤位拿大塊的塑料帆布給自己加裝了遮雨棚,商店也伸出了自己遮雨棚遮在擺在外面的貨物上面。所以今天一大早就開始下雨的時候,沒有任何一個人有意外。沒有意外的除了雨還有集市上客人的減少。
慢慢的,雨變成了雨夾雪,然后變成了鵝毛大雪。慢慢的,商戶們開始罵這該死的天氣,要知道,雪會積壓在雨棚上面,不及時清理可能會壓垮雨棚,這無形中給他們造成了很大的麻煩。更重要的是,年底本該是最忙碌的時候,影響了一天的收入那可不是小數目。商戶們罵天氣我們多少也可以理解的了,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被影響的客戶也會罵天氣。同樣是因為年底,各家各戶都要置辦年貨,蒸饅頭,炸油條,買雞,買魚,買下酒菜都要時間,耽誤一天,后面就會多忙碌一點。
難道沒有種地的農民嗎?還真有。而且基本上各家各戶都是種地的農民。但是農民已經不是從地里刨食的主兒了。他們中的青壯年基本上都會出去打工。平常家里只剩下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現在種地機器又成熟,基本上都是花錢請機器來播種,收割。雖然會過日子的老人們都會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時候自己動手,但是誰也沒有指望著種地能發個財。還有一點,不知道跟國家有沒有關系,今天這兒修個路,明天那兒蓋個房,農民手中的田地越來越少,多數人都會想找條出路了。
現在這年頭,別說失地農民,失房農民都要出現了。人們會了找條活路,向錢看,似乎沒有什么不合理的。
農民就該被趕往城市。
所以,這美麗的大雪當不成瑞雪了,也沒什么好抱怨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