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傍晚時去超市,邊上有家賣首飾的店,進去試了一刻鐘,入手兩副耳環。其一玫瑰金底調,珍珠配了流蘇;其二有點洛可可式的休閑款,是做舊的寶藍。
我現在睡不著當然不是因為本來就去買個水果的結果買了耳環,而是那個點還喝了一杯鴛鴦的副作用。
然后就想起前天早上一友發朋友圈說口紅丟了結果下面一幫女人只追問她牌子色號的趣事。又想起張愛玲在《更衣記》里寫道“男子的
生活比女子自由得多,然而單憑這一件不自由,我就不愿意做一個男子。”這一件事,指的是男裝從顏色到色彩圖案都單調乏味,沒的多少余地選。還寫著“有個西方作家曾經抱怨過,多數女人選擇丈夫遠不及選擇帽子一般的聚精會神,慎重考慮。再沒有心肝的女子說起她‘去年那件織錦緞夾袍”的時候,也是一往情深的’。”非常有意思。張愛玲的散文寫的別致,小事里見大氣象。又沒有小說那總也脫不去的塵世悲涼底色,基本都好看。
物事某種程度上可愛過人。多數女人對于衣服首飾護膚品包包鞋子的熱愛,根植于天性,表現程度有差而已。這和大多數男人喜歡美女一樣,自然本能,生理屬性。
我的審美意識覺醒的非常之晚,這得怪我媽完全不培養。她從來不怎么護膚也不戴首飾,永遠是人群中最樸素的那一撥。唯一慶幸的是小時候她好手藝,衣服做的不錯,眼光也差強人意。至今還記得幼兒園時候幫我織的一件毛背心,嫩綠色,前胸是只活靈活現的小企鵝。最愛美的青春期完全懵懂,加上是個胖妞,中學到大學時期簡直不忍直視。記得有一年春節放寒假回去,我表姐和弟弟陪我逛街買衣服,因為太胖,怎么試都不好看,最后湊合買了一件。我弟還批評我最后買下來那件“穿上像個面包”,太受打擊了以至于這都十幾年過去了仍然耿耿于懷。要命的是后來看照片,發現他說的沒錯,就像個面包,還是純正吐司那種圓圓方方,內心又受到了一萬點暴擊。
現在忽然燃起了對非常多東西的熱愛,好像我正兒八經的青春期卷土重來一樣。衣服衣櫥里永遠是缺一件的,買到合意的,會暗暗歡喜好一陣。開始喜歡翻時尚博主帖子,看到《愛樂之城》里石頭姐那件無比美貌的墨綠連衣裙會兩眼放光。《美女與野獸》里除了迷戀大表哥的藍眼睛,對貝兒的禮服也念念不忘。
衣服再也不是無關緊要的小事了。
也開始熱愛首飾,珍珠和鉆石尤其。黃金有陣子喜歡,但最近覺得之前買的好幾件浮夸,不大戴得,又不怎么喜歡了。好友推薦的一家店賣珍珠,店主又極會起名字,“卷珠簾,小別離,清暉,葉知秋……”簡直恨不得次次上新都搶。。。
然后是護膚化妝品。彩妝就是個坑,越跳越深。各大品牌還時不時出什么春夏限量圣誕限量款,圈錢簡直分分鐘。
我對這些東西的喜歡停留在非常高的層面,所幸理智尚存,還會節制。想想也是好的,生活本就夠瑣碎庸常,物質和精神上的追求都有,才足以對抗時不時泛起的倦怠心。而人類情感的不可控,倒不如細微身外物帶來的歡愉容易與可觸及。這是大面積灰撲撲當中閃閃發光的那點點,怎么能少?
買東西的時候我偶爾這么安慰自己,有女兒呢,那些值錢的以后留給她也好哇~從某天晚上因為她想涂我的口紅不讓她涂小姑娘哭了一通的態勢來看,這也算不得借口了~而且她肯定不會有機會抱怨她媽讓她審美意識覺醒的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