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感恩節,一早被麗麗的圈文再次感動。被歲月磋砣的我,心似乎已硬成堅冰,不再感性也不再有靈性,可是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我還是低估了自己。
? 今天是回到老家的第四天,失眠癥得已緩解。陪著年邁的父母純粹地圍著鍋爐一日三餐,簡單而溫馨。困了就睡,飽了就房前屋后溜達風景,努力回憶起小時候的模樣,可更多的是一片空白。
? 臨近河邊的大壩和矮腳瓦房還在,只是房門已破舊不堪,大壩上也長滿了荒草。風吹著有半人身高的荒草風,搖曳間,依稀往昔繁榮農忙景象再次出現在眼前……大壩其實是小鎮的命脈,將江河里的水通過大壩水渠滋潤著各家各戶的農田,矮腳瓦房是最吃香的水電工作站,大人們一邊排隊輪號,一邊扯著東家里長西家短;我們小孩子則是三五成群地在大壩水渠里嬉水,天黑猶不知歸途。
? 大壩瓦房今猶在,只是朱顏改。昔日良田成荒坡,莊稼變叢林。(注:小鎮鮮少人務農,稻田被外鄉人長期承包種樹苗了)想著辛勤耕耘大半輩子的父母嘆息良田荒蕪的樣子,內心不免再生一聲嘆息……父母真是一年比一年老了,這從他們這兩年已忘記我們兄妹幾個的生日可見一斑。要知道,從小到大,我們幾個的生日母親可是記得最牢靠的,也必定是早早通知父親提前準備好吃的,物質饋乏的年代,一頓豐盛的午餐可是比什么都更有吸引力的。后來長大求學外出工作了,豐盛的午餐被絮叨而溫馨的電話替代了,才知自己又長了一歲。自己的生日常常忘記,而子女的生日卻記得很清,這大概是天底下父母的通病吧。
? 只是在今天中午發生的一件事,再次觸動了我的心。飯點到了,父親母親點了香燭,燃了紙前,燒了炮仗,很恭敬地作揖,口中念念有詞……原來今天是我故去多年的外公的生日(注:外公其實是母親的伯父,母親2歲時就沒了父親,后隨著外婆一起到了外公家)。外公家人多糧少,據母親說她和外婆從小就沒少吃苦,好在有外公護著,他老人家識文斷字,很會講故事,尤其是聊齋鬼故事,逗母親開心。說到這的時候,我對小時候
明月當空的夏夜有了清晰的印象:曬谷場上搭滿了各家各戶的涼床,阿伯叔嬸小孩們聽外公講著鬼故事……
? 念親恩,養育之恩更難忘。這也許就是年邁的父母能將外公的生日牢記心底的原因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