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回家的路上,一位教學很優秀的同事閑聊過程中提到上社交課這么久,我最大的收獲不是教學,而是我自己的社交溝通。我瞬間聯想到社交課程給我也帶來了比較大的幫助,同時我也在見證著另外幾位同事的快速成長,當然在這里我說的不僅僅是教學,而是老師們自身的狀態與收放自如的彈性變化,拿我自身來說,我從最嚴肅的老師切換為如孩子一般與孩子爭搶玩具,在嚴肅,內斂、放開,活潑,靈活、多變中自由轉換,我深切的體會到:當我的心態放在不僅僅是教學,而是真誠與孩子玩,有意識的陪孩子游戲時,我是在享受課堂,這時候我更能捕捉到孩子的細微變化,與自閉癥孩子相處中更能從欣賞的角度看問題。
在與家長交流過程中,我常常能感受到家長的焦慮,我往往也會心有余而力不足,我通過書本以及從我的多位心理咨詢朋友交流那里得到了我想要的策略:請愛自己多一點。
懂得愛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項藝術,愛孩子,愛家人,愛學生,唯獨忘記照顧好自己。我在這里不是宣揚不愛孩子和學生,相反的是當我們愛自己多一點,我們會更好的照顧好我們的情緒,當我們神經不緊繃的時候,一方面更能客觀的看到孩子當下的狀態,我們腦海的運轉速度也會隨之敏捷,問題解決的策略也會靈活多變。我有一個很特別的學生,初識可愛,再見情緒多變,對要求敏感,哭鬧、尖叫、躺地、扔東西,咬衣服、咬手、拳打腳踢頭撞擊、空靈的笑聲在50分鐘內可以輪番上演,而我也曾因其急躁,隨后我的另一個聲音告訴我“請愛自己多一點”并重復著“他還是一個孩子”,在我這么想也這樣慢慢調節下,我不在被孩子的情緒牽著在原地徘徊,相反的這一刻更能擁有溫柔而堅定的力量。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我呈現的是溫柔,孩子感知到的則會是安全和友好,他的節奏也在慢慢的變化,我們之間的關系也將慢慢融洽,漸漸的他感知到的力就會成為他社交中的營養,反之他接受的是恐懼和不安,他也只會通過自身呈現出焦慮與急躁。
另一方面我們會從“硬幣”的兩面看問題,我的一個學生有段時間上課偶爾會尖叫,他的媽媽擔憂他情緒行為嚴重,我回顧了他之前的哭鬧和現在的尖叫,我讀到的是孩子成長了,從無意識的本能表達需求到現在有意識的傳達信息,時而表達拒絕,時而表達不滿,時而自我調節,時而的引起關注,無聊哪一種都值得我“偷笑”,他是獨立的個體存在,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識,我在解讀他,他何嘗不也是用自己的解讀著我。
總之,請愛自己多一點,我們擁有愛自己的智慧,看到我們的情緒,會是上好社交課的助力;會是看問題的角度,比如更懂得欣賞,更會尋找資源;會是幫助孩子,提升社交的有效之路;會是一段親密關系建立的開始;會是輕松面對問題的勇氣;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