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正當她在電腦上專心敲文字時,手機的鈴聲突然響起,拿起手機上面一排沒有名字的數字號碼,仔細一看,才發現是姑娘學校里電話亭的號碼。
“媽媽:我告訴你幾個好消息,那個運動會,我們班得了第一,廣播體操,我們班也得了第一,我們班還被評為精神文明班集體了。你在做什么?”
“你和你們班的小朋友都好棒啊!我在做課件,晚上有課。”
“哦,對,我忘記了,媽媽拜拜。”就直接掛上了電話,屏幕上顯示的時間是整整一分鐘,雖然是短暫的一分鐘,但我的心中涌起的卻是滿滿地幸福。
這讓我想起姑娘最初打電話回來的情景,那是她從學校第一次給我打電話。一天中午,我正忙做飯,打第一遍時,我沒有接到,第二遍響起,我接聽的瞬間,便聽到女兒稚嫩而又欣喜的聲音。
“媽媽,我在學校電話亭給你打電話,終于打通了。”
“寶貝,你怎么突然給媽媽打電話了?發生什么事了?她擔心的問到。
“沒什么事,我看同學打電話,我也學一下怎么打電話……”
第二天,等三天,第四天,每天中午都差不多12:10左右打電話給我。我想,或許是因為孩子的好奇心吧,也并沒有放在心上。
那天周五,我有事回老家了,到家已經中午了,放下行李就洗手吃飯去了,當我吃過午飯,從包里拿出手機一看,上面顯示著同一號碼9個未接電話。
怎么就沒想到姑娘中午會打電話過來呢?一個個數字每隔兩分鐘撥一次,撥了這么多次,只為能聽到我的聲音,這對于一個孩子來說,又是怎樣的一種耐心與等待呢?
正當她自責時,電話又響了,我迅速接聽電話:“媽媽,你到姥姥家沒?”
“寶貝對不起,我到姥姥家了,剛才吃飯去了,沒接到你的電話。”
“我知道了,要上課了,等我下課再打電話給你……”
從那天之后,每天中午我都會把手機放在面前,只為姑娘能在打通電話的瞬間,聽到她的聲音。雖然每天就那一分鐘的電波問答,卻兌現著那份無言的承諾,承載著彼此心靈的歡愉。
原來,幸福真的很簡單,如同這一次次簡單的期盼與欣喜、守候與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