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約6000字,建議閱讀時長4-5分鐘,請合理安排時間)
如果說我的2017年是在焦慮中度過的,那么我的2018年的主線就應該是“忙碌”二字了。忙碌的感覺來自于在一個普通的也只有365天,每天也只有24小時的年份里,多條主線上的任務在并發的執行和推動,主線上任務推動的同時,還總是有各種副本不停的被觸發,以致于自以為“多任務處理能力很強”的自己也被折騰到感覺任務堆積過多導致的系統反應遲鈍。為了維護系統的運行,大量過程性的信息在使用過后被立即刪除,因此當想起需要進行年度總結的時候,頓時覺得腦中一片空白,2018年如白駒過隙一般,就這樣的要過去了;所幸有一本筆記,讓我能夠找回這一年的光影。
預期之中和意料之外的家庭變化
2015年我的家庭生活有了很大的變化,一個新的家庭成員加入了我們,我們也更換了房子,老大上了幼兒園等等,由這些事件引發的家庭生活變化,讓我頗有感觸,而可以預見的另一個變化就在2018年,也才有了我對自己的重新審視和調整。不過雖然當時早有預見,但是2018年仍然遠遠超過了我的想象。
按照家庭計劃,我們應該于2018年2月份完成新家的裝修工作,預留下半年的時間用來通風,之后搬家,為兩個小朋友的新學校和新學期做準備。然而這計劃在最開始的時間節點就受到了拖延。由于裝修公司的資金鏈問題,在硬裝完成之后,裝修工作就陷入了暫停狀態,隨后的時間就留給了焦慮和與裝修公司反復確認進度。終于在兒童節之前,完成了所有櫥柜、家具的進場;整個過程中雖然沒有出現大問題,但是小問題不斷,不過各種焦慮、郁悶和不爽在工程主體竣工的那一瞬間土崩瓦解,隨之而來的則是踏實、滿足和興奮。
這樣的感覺并沒有持續太久,轉身我們就奔赴與甲醛進行的戰爭中。戰爭是從對甲醛進行檢測開始的,為此我一度借了3個甲醛檢測儀,還嘗試了甲醛試紙,在多個場景下進行了多個輪次的測試,最終發現我嘗試的多個測試設備之間的測試結果存在著一定的關聯性,但是測量結果的準確性都是無法保證的。在測量的同時,我們也在嘗試各種除甲醛的方法,最終堅持最久的就是加熱加濕。根據甲醛揮發的溫濕度特性,由于5~6月份的北京白天的氣溫已經挺高了,所以我們選擇在夜間利用空調和加濕器將室內環境努力保持在較高的溫濕度環境下,在白天則采用自然通風的方式進行換氣。相比使用綠蘿和抽風機的方法,這種方式的有效性在第二天早上來開窗的時候,特別容易提現;但是由于前期裝修耽誤的時間太長,即便我也每天在“家-新家-公司”之間不停的折返,短期之內也無法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最終,在臨近搬家之前的三周,我們找了一家除甲醛的公司進行了上門檢測和治理,治理之后兩周又找了第三方機構進行了復檢,結果基本合格,這場戰斗才算基本結束,從主線轉成了副本。(為了消除甲醛的陰影,我們在搬家之后,又陸續買了很多除甲醛的產品,這場戰斗估計還要持續很久。)
相比之前和甲醛的斗智斗勇而言,搬家就只是一堆糟心的體力活,總之就是把原來按一種方式堆放的東西,重新分類打包運輸到目的地之后,再按新的方式堆放好,此處就不再贅述了。
相比裝修、搬家這種階段性的主線情節,家庭教育這條主線則要持續很長時間。在2018年里,老大依舊是這條主線的主角,老二也已經悄無聲息的走上前臺了。
春節過后,老大結束了幼兒園的生活,走進了學前班。客觀來說,老大的秩序感偏弱,有火爆的脾氣和相對較低的安全感,還愛動手;這些特性組合起來,無論到哪里總會帶來各種各樣的沖突。所以,當這些特性遇到以盈利為目的的學前班時,換來的就是一個退學的結果;在老大被退學的當天,娃他媽在車上哭了好久,我也不知道該怎么安慰她,只能安靜的陪著她。此時,距離小學開學還有四個月的時間,我們只能嘗試自己安排老大的時間。最初,我們認為孩子的問題可能在于感統失調、注意力不集中等,不過短期之內我們沒有找到合適的感統訓練機構。這時,娃他媽找到了一個專注力培訓的機構,這個機構能夠提供一種“腦電反饋訓練”的黑科技,通過使用這種方法,改變孩子腦部不同位置的腦波,進而實現對孩子的情緒管理、專注力等進行改善的目的。本著病急亂投醫的思路和對,我們很快決定讓老大加入訓練。隨著訓練的深入,訓練的效果并沒有想象之中那么明顯和神奇,反而是老師對測試數據的處理引起了我們的注意和懷疑,讓我們覺得教育機構并不能保證數據測量的準確性,那么以此為基礎的訓練的科學性就是無稽之談了。此時,距離開學也就只有兩個月的時間,我們決定嘗試心理咨詢,我想這是今年最正確的決定。在進行咨詢的半年時間里,我們一家都和咨詢老師成了好朋友,她讓我們知道,其實老大是一個很好的孩子,只是我們之前對于他過于嚴格和苛刻了,他的很多行為都是受到了嚴格管理才出現的,他的心缺乏愛的滋養;所以,為了讓孩子改變,大人需要先改變。于是,我們開始嘗試更寬容的方式對待他,給與他更多的鼓勵,而這樣的做法,也給我們帶來了一個比以前更友善、情緒更穩定的孩子,而且他還在一天一天努力進步著。之前6-7年積累的行為習慣不可能在2-3個月的時間里完全消除,老大上了小學之后,也依舊惹事兒不斷,所幸我們遇到了一個很有愛心、耐心和包容心的班主任,雖然惹事兒不斷,但是并沒有放棄他,還能看到他的進步;老大也有越來越多的朋友,越來越遵守秩序,面對挑釁越來越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慢慢來,老大會越來越好的。
不得不說,對于老二,我確實關注得很少;可能是老二生來乖巧不惹事,讓我把精力和時間更多的用在給老大平事上了。老二最初讓我困擾的事情是幼兒園的選擇,由于新家所在片區的公立園少,所以在前期的報名和提交材料的過程之中,也是四處碰壁,讓我一度生出了“沒地方上幼兒園”的念頭。不過隨著教委的發文,各個幼兒園也都努力擴充學位,又一度出現多個幼兒園向我們伸出橄欖枝的場面,我們堅定的選擇了第一個向我們拋出橄欖枝的幼兒園,雪中送炭是一份情義,當然這個幼兒園的伙食特別好也是重要的原因。可能是我們對于自己完成事情給予極大的鼓勵和表揚,相比同年齡段的老大,老二的自理能力強出一大截,而且特別愛幫著干家務,以滿足他那小小的“虛榮心”,手腳勤快、性格乖巧的孩子將來過得肯定不會差的。相比同年齡段時老大受到的嚴格的“零食管控”,我們對于老二更加的寬容,老二在這個年齡上基本就被培養成了一個“吃貨”,這也讓我這個心里有點歉疚感的老爸,總是能找到一些彌補的小手段,也希望那個連狗都嫌棄的“horrible 3”能早日過去。
工作:入局與破局
2018年的忙碌,上半年主要來自于家庭,下半年主要來自于工作。
2018年年初,公司一度到達了崩潰的邊緣,盡管融資款到位,公司仍舊奄奄一息。乍暖還寒,青絲如雪。為了改變公司的情況,公司開始推行所謂的“項目制”,現在看來這也就是一個不太成體系的市場驅動的改革手段,卻在那一個時刻為公司的快速的發展埋下了一顆種子。經過小半年的時間,公司市場狀況大有改善,更重要的是公司內部市場和研發之間的壁壘被逐漸打破,公司運轉的節奏逐漸加快。
相比應付逐漸增多的項目研發工作,我覺得更重要的是我努力參與到創業的“局”中了。剛到公司的時候,作為一個“空降”的“后來”的部門經理,基于對公司管理層的信任,我選擇了先努力融入團隊,做好部門本職工作。在經歷了2017年融資、內部管理等問題造成的波動之后,我總是感覺“偏安一隅”不應該是正確的創業體驗,要想解決公司發展過程之中的問題,實現“破局”,首先需要做的是“入局”。于是,我很努力的參與到各種人進行的與公司發展有關的內容溝通之中,其中包括博士、少俊、小楊姐以及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子公司總經理等等,在個人的價值觀、主張和建議得以表達并受到關注的同時,我也從他人觀察世界的角度和經驗,更重要的是我們彼此之間建立信任。我也算是正式完成了“入局”。
在下半年開始的時候,我的職位發生了一些調整,開始承擔更高一個層級的管理工作。雖然我有著六年部門經理崗位的工作經驗,但是我也沒有梳理出一套令自己滿意的、可復制的部門經理的工作方法,因此輔導部門經理做好部門工作對于我而言也是不小的挑戰。
不過幸運的是,隨著工作的繼續和陶老師的出現,這套工作方法開始初見雛形。隨著項目制的推進,公司研發人力的缺口日益增大,而招聘方面卻是進展緩慢。為此,在陶老師的組織下,我們對于研發崗位的工作內容進行了梳理,確定了工作內容和崗位任職等級的對應關系,進一步對崗位任職要求進行了重新的梳理,并對已有人員進行了重新的定崗定級。以崗位任職要求梳理工作為前提,陶老師又帶領我們依據公司的戰略目標,分解出了相應的人力需求,結合已有人員情況,明確了后續的招聘需求。最后,根據公司和行業的實際情況,我們調整了各個級別的薪酬范圍,招聘和面試工作開始有了一點起色,不斷有新鮮的血液開始注入我們的團隊。同時圍繞著崗位任職評定、招聘和新員工培養,我們又開始進行面試評價表和新員工培養計劃模板的開發和制定以及員工績效輔導工作;為了更好的輔導部門經理的工作,在陶老師的幫助下,我又對部門經理的能力模型進行了梳理。當這些工作全部完成了之后,我發現人員管理的四字真言“選、用、育、留”,在這些工作之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明白個中關聯之后,感覺象打通了任督二脈一般,通體舒暢:作為一個部門經理,要從公司對部門的要求出發,設計部門的崗位結構、崗位任職模型以及面試評價的方法,以此為標準選擇組建團隊的成員;對于團隊的成員,需要明確崗位和任職等級,為其規劃發展的路徑,安排合適的工作并提供相應的績效輔導,在用人的過程中培育人的能力,并給以及時的激勵,讓每個團隊成員在以年為單位的周期內,隨著公司的發展,在收入、知識和能力等多個方面都能夠有所提升,留住人就不在困難。
正當我慶幸渡劫成功的時候,博士又對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讓我用一種全新的身份和視角去思考問題和看待公司的發展。身份轉換的過程往往是漫長的,而且在這樣的轉換過程之中,我發現領回來了越來越多的工作,每天工作的節奏越來越快,工作的時間也越來越長,工作的成果也并不是短期可見,不知不覺暴躁的本性也就顯露出來了。所幸在這個過程之中,作為一個原本不屬于任何一個部門的我,突然感受到了有一個“團隊”在召喚著我,之所以是加引號的團隊,是因為現在它還不算是一個真正的團隊,不過我們都還很努力,不遠的將來我們應該就可以把這個引號摘掉了。
公司這一年變化很大,發展也很快。記得非洲有句老話叫作“獨行快,眾行遠”;但是“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的日子已經過去,高鐵速度快就是每節車廂都能提供動力的結果。同樣在這一年的工作之中,讓我感受最深的是高速的發展需要團隊成員的共同努力和共同成長,眾行比獨行更快也更遠。而要留在這個高速前進的團隊中,我也只能努力跟上團隊的節奏,未來依舊會有很大的壓力,也會有更多的收獲和成長。
財務:“U”型還是“L”型,反正不是“V”型
根據以往的經驗,買房之后的三年是財務狀況最困難的三年。2018年是2015年換房后的第三年,2017年年底開始的裝修,讓財務狀況更加的糟糕,歸還裝修貸款讓今年的前九個月的流動性相當的緊張,直到貸款還完,這種情況才得以緩解。為了降低支出壓力,我選擇降低了之前買的分紅型保險的保額,前后也歷時2~3個月,才算完成;除此之外,我還大幅度削減了今年全家出游的預算,主要以市內逛公園為主,國慶的避暑山莊之行也是唯一的舉家出游。家庭支出隨著孩子們的長大呈現逐年增高的趨勢,已經遠超出2015年的預測,所幸爺爺奶奶為孩子們提供了教育基金,為我們減小了不少壓力,這才讓我有一點閑錢進行理財。
去年年末今年年初的時候,股市氣勢如虹,一度讓我又找到了“股神”的感覺,不過股市快就掉頭沖下,一直到了現在還在2500左右徘徊。年初的時候,我并不是十分看好股市,在我的預期里,股市會在3000~3600點之間震蕩,我也按照自己的預測定下了一些操作的原則。當然后市也并沒有如我所愿,簡單回顧了年初定下的策略,發現勝率很低,唯一讓人欣慰的就是基金定投。欣慰,首先來源于堅持,堅持定投,并做了記錄;其次在于定投一年整體虧損不到10%,相比大盤的狀況,心里感覺還不錯;第三則在于將原本用于P2P投資的錢用來做基金定投,雖然P2P還是踩到了雷,但是由于抽出來得比較早,損失還算可以接受。未來一年,考慮到并不會再有更多的時間研究股市,所以還是先堅持把基金定投做好,再考慮其它的理財方式吧。
這次換房之后的三年內家庭收入的提升速度遠遠低于首次買房之后三年內的提升速度,不過目前的家庭整體收入還算能夠滿足我“有余錢理財”的期望,但是夫妻雙方如果有人選擇更換一份收入較低但能夠有更多時間照顧家里的工作,那么經濟狀況就會比較緊張了。加之年齡有點大了,對于未來家庭收入的持續增長持悲觀態度;最困難的3年過去了,未來能夠保持現有水準,感覺就心滿意足了。
個人:喜憂參半
2017年讀書的習慣保持到了2018年,不過讀完的書應該也就6~7本,很多書買回來就擱置了。年初集中看了幾本有關學習方法的書,對于學習的原理和方法的認識更加深入,我發現持續寫作是快速學習的最好方法。緊接著為了驗證自己對學習方法的理解,我開始嘗試在簡書進行連續日更1000天的挑戰;不過,不幸的是由于本人寫作速率太低,每天1000字的文章常常需要熬到12點之后才能完成,睡眠時間的減少讓我的身體感覺到了些許不適,最終挑戰在第69天戛然而止。此后,由于各方面的壓力的不斷增大,有了晚睡習慣的我開始在網絡小說的世界里放飛自我,甚至在一段時間里,長期熬夜看書,我想這也是倒置我后來體檢過程之中CEA指標超過閾值的重要原因吧。
CEA超標是在年中體檢的時候被發現的,由于CEA是與腫瘤相關的指標,雖然超標的不多,但是我仍然選擇了去醫院復查。一圈復查下來,把呼氣、胃鏡、腸鏡和肺部CT都做了一遍,也就發現了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和輕度萎縮性胃炎,CEA升高的原因不詳,讓我定期復查。于是,照方吃藥并開始注意保證睡眠,干掉了幽門螺旋桿菌,CEA也降到閾值之下,可算是一塊大石頭落地了。
由于時間緊缺的緣故,今年基本放棄了去年開始的跟隨KEEP進行室內徒手訓練的做法,唯一還在堅持的就是每周的跑步活動,因此體重也就沒有繼續下降,略有升高,維持在91kg附近。到本周為止,我應該已經堅持連續跑步超過80周了,今年跑過了至少4個城市,總里程也達到了413km,同時打破了自己10km和半馬的紀錄,上周日為了紀念狗年還和小伙伴在地圖上跑出了一個狗的軌跡。整體而言,感覺身體狀態并沒有因為年齡的增大而下降,持續的鍛煉讓成績還穩中有升。
未來:新的三年規劃
總體感覺目前的家庭、公司和個人的情況基本達到了自己三年前的預期:按照預期搬入新家,老大老二順利入學,家庭教育任重而道遠,財務狀況基本滿意;公司起起落落卻也算是未來可期;個人方面雖然有了一些壞毛病,但總體而言還算可控。希望未來的三年能夠按照既定的軌道繼續前進,好日子還在后頭~
69篇(69/1000),2018年12月25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