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親愛的家人們,大家下午好,我是李順寧。
今天我們分享的題目是:金剛不動心。
什么是金剛?金剛這個意思是什么?最堅不可摧的,而且破壞一切的物,所以就是用我們這個心,要磨練成像金剛一般的,所以像金剛一樣的堅不可摧,這個金剛不動心就能夠把它比喻為我們的般若,把它比喻為我們自己的這份空性,這個心本來就是如如不動的。
當我們的心如果能夠像金剛一樣不動的時候,能斷一切的煩惱。
比如說我在剛練習的時候,為什么能斷一切的煩惱?就是要看破,看破一切都是幻相,看破能待在萬物的旁邊,待在幻相的旁邊,不隨著任何的境界去走,不隨著任何的境界去執著、去抓取。這個執著斷了以后,我們的煩惱自動就斷了,自動就待在自己的這個心上,待在自己的心這里,感覺到萬事萬物、這些幻相立馬都會被我們轉換掉,或者說感受到這個幻相是無常的、生滅的,只有我們自己內在的這顆金剛不動心升起來了這個時候,我們就能夠境隨心轉。
所以就是看你內在的這顆心的力量是大還是小,是不動、還是跟著這個萬事萬物去動?跟著它去恐懼、去擔心、去抓取,當你真正的一次次的去走入你自己內心的時候,跟你心待在一起的時候,就像我剛開始練習的時候,不管外面是天塌地陷也好,狂風暴雨也好,我自然待在我自己這里,心如如不動。我只看住我自己這個心,讓自己這個心的慌亂、讓這個無力陪著它待在一起,就好像是待在了自己這個龍卷風的中心,不隨著外面的幻相去動了,只待在我自己的這個心上,讓心上所有的一切流經、釋放出去。
這樣一次次練習的時候,我們的心就好像是什么?主動的力量就升起來了,就像達摩祖師講的,達摩祖師也經常跟我們講,練習我們自己的這顆金剛不動心,所以就是這樣練習起來的,親愛的。
不管外在遇到任何的事情,回到你自己的本位上,回到這個實相上面來,跳出萬物之外,所有的一切五蘊皆空。
夢里明明有六趣,覺后空空無大千。
只是你執著了,你心跟著這個幻相去走了,你心跟著它去動了。
所以外面: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而是仁者心動。
當你的心不動的這個時候,外面的象自動息滅。
今天做做這個,明天做做哪個,是不是很費力、很心力交瘁沒有力量。
所以這個時候你就能一次次的去經驗到這些幻相,都是隨著你去改變的,只要你不動,如能轉境、則同如來。
就像我們之前也講過,叫純印老和尚他在打坐的時候,他的孩子掉到水里面去了,別人跟他講:你孩子掉到水里馬上就要淹死了。作為我們平常人來講,立馬就慌了、恐懼了、亂了,不知道怎么辦?心跟著這個幻相去動了,但是如果我們能夠待在自己的中心,一切都是幻相,一切都是假的,一切都是空花水月,心如如不動,待在自己這里的話,你看一下這個樹立馬就倒下來了,孩子自動就爬上來了。
在他所住所的這個地方,日本的飛機上的這個炮彈在我們常人來講的話,炮彈掉下來的肯定是要爆炸的,對不對?我們肯定是先嚇得半死,那當我們的心不動待在自己中心,一切都是幻相的時候,一切都是假的時候,你真的去相信這個是假的嗎?你真的深信不疑嗎?當你真正去相信了這種力量,相信這個是假的幻相的這個時候,那么這個炮彈它自動不爆炸,自動熄滅栽到這個泥土里面,你看都是幻相,只是你隨著這個幻相去走了,你隨著這個幻相去動了,所以外來的這個相它也就呈現出來了。
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白,在生活當中所有時時處處,我都能夠一切境界我都不隨著它去動。我保持在我自己這里,跟我的心呆在一起,保持我自己的這顆如如不動的這顆心,練習我自己的這顆金剛不動心。
當你真正的在生活當中遇到任何境界的時候,不管它再怎么的讓你恐懼、讓你擔心、讓你害怕,那這個時候你一次次的先不要去管它,它是幻相,告訴自己,親愛的,它是紙老虎,你跟著這個紙老虎去走了,創造出這個幻相讓自己去到了這種恐懼和擔心中,那這個幻相就把你卷進去了,當你不隨著它去走,我就待在這個幻相的旁邊,或者我帶著龍卷風到這個中心,那我們的心上就看著我們自己的這顆心,降伏自心,親愛的,就是看著內在的這些情緒,時時刻刻的去覺知道跟我的心待在一起,覺知道我心上升起的任何的情緒,我到這里去釋放它,讓它去流經出去,那這樣一次次地保持這種和平。
因為是幻相,幻相世界的這一切我都不執著了,明白嗎?不管它怎樣去走,最壞的打算我也接受,那這樣的話,你一次次這樣去練的時候,那么這個時候你就會經驗到:所有的幻相都會為你而改變。
所有的幻相都是因為你為什么沒有力量,就是被它卷進去了、跟著它去動了。
當你能夠保持在自己這里的時候,待在自己這個心上的這個時候,那么這個時候你會發現所有的幻相、你會越來越強大,感覺到自己會越來越高大,好像天上地下唯你獨尊的這種感覺,親愛的,整個世界、整個遍法界、虛空界都為你而震動,你不動、世界不動,你一動、你一起心、一動念,遍法界虛空界為之震動的這種感覺,因為這些幻相你也可以隨意的變化這種感覺,你是不是真正去經驗到你自己了,親愛的。
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就是知道這個心的力量是最大的,任何幻相世界里面,你之所以認為這個別人有力量,是你的意識給到了他力量,是你認為他有力量,親愛的。
它是幻相,它本來就是蒼白無力的,它本來什么都不是,你自己的這個心的力量,你空性的力量才是最大的,這個時候你才能真正的去經驗到:這個世界一切為我而來,我為一切而來。
親愛的,所以這個時候你才能真正的去內心的這種篤定、相信、力量,內心的這種綻放、敞開就不斷的去流露出來,就深信不疑了。
所以剛開始我們很多家人在練習的這個時候,很多還是半信半疑的,因為沒有經驗到,因為不敢相信,不敢相信我能把這個境界去轉了,所以還是在頭腦當中,在這個幻相世界不斷地用方法、想辦法,想這個辦法、想那個辦法,想到最后這里奔波一下,那里去奔波一下,要解決任何的問題,只要回到自己的心上來,你就會一次次的去發現,所有的幻相都會為你而改變。為什么呢?因為你回到了自己的真心上,回到你自己的這個實相上,因為你本來就是無所不能的,對不對?你本來就是本自具足的,只是你不知道而已。
當你不斷地去回到你自己這個實相,回到你自己這個金剛不動心上的時候,那么我們就一次次的去撞開了我們自己的心門,我們這個空性的力量就不斷的去顯露出來了。
所以在佛教里面講:菩薩以金剛心為本修因,為入大乘之初門。
所以我們要斷這個疑惑,一定要不要去懷疑,我們在這個修行的這個過程當中,知道這個方法以后,我們就要深信不疑。
我們在這里講的這個心,永遠不是世間的這種七情六欲的這顆心,眾生的這種常情,而是昨天講過的我們自己的自性,就是這份真心,就是這份空空蕩蕩、無邊無際、包天包地、一塵不染、一絲不掛,所有的一切都在我們之內,自己的這個佛心,親愛的,所以我們要知道佛告訴我們什么意思。
我們修行的人都是要以信為本,就是相信,剛開始不相信的時候沒關系,我們就在生活當中不斷的去練,那當你不斷的去經驗到真的是這樣子的時候,你就深信不疑了。
大家既然都來到這里,都是為了想活出自己,想這一世能夠徹底徹底的解脫,徹底地活出這種自在,那我們就要相信這個方法,好好的去練習,好好的跟我們的生活去實踐起來,明白嗎?
不要說可做、可不做,對不對?或者說對自己沒有那種破釜沉舟的決心,? 當你沒有退路的這個時候,你不得不逼著自己去練。
有些家人現在生活不疼不癢,對不對?我還過得去、我還可以,那我就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了,這是對自己的一種不負責任。只有你自己有多真誠,你自己有多認真,你自己的進步也就會有多快。
就像我當時真的是沒有退路可走了,我不得不逼著自己每天時時刻刻地去覺,時時刻刻的去練習跟自己的生活完完全全地融合起來。所以就是這樣,我一次次的去用心不斷的跟我的心待在一起,我一個人的時候我也是跟我的心待在一起,人多的時候我也是放在我自己的心上,永遠是看住我自己的這顆心。當我不斷的去走入我自己內心的時候,我的心門就被打開了,我的心門打開以后,然后我的內在的這份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種一體性、這份空性就不斷的去顯現出來,我內在的力量也就不斷的去升起來。
所以你在哪里跌倒的地方,哪里就是你站起來的地方。
你財務有問題,那你就不斷的去練習金錢這一塊,你感情有問題,那你就不斷的去釋放你在這個感情過程當中,你先不要去管他,因為他是幻相,一切都是引發你內在的情緒體,一切都是為了療愈你自己而來。因為你的世界沒有任何人,對不對?
第一個就是你迷了,你不知道這個真相。第二個就是我們內在無始劫以來所積壓下來的這些情緒體,不斷的去釋放它,回到自己的中心、回到自己的身上,時時刻刻的去觀看著自己對任何事情心上的感覺。當你不斷的去觀察你內心的時候,我只跟我的心在一起,開心的時候我也覺知到,對不對?有情緒的時候我也覺知到,那我就跟它待在一起,陪著它,沒有任何的評判,也沒有任何的排斥,或者說也沒有任何逃離的想法。
這個時候我們要如實如是的面對我們自己,這樣的話,當我們不斷的去看著心的這個時候,神性自動就會出來,我們情緒體越來越多釋放的時候,我們的神性之光也就自動的展現出來了,所以一定要好好的去面對,很多家人不敢去面對,情緒來的時候覺知不到,為什么覺知不到?因為很多的時候你還是走腦的,你的注意力不集中,你的注意力很分散,沒有心靜下來,所以你覺知不到這塊。
另外一個就是情緒體來到的時候,有情緒我轉移了,就是說我找另外一件事情代替,或者說我找一些別的依靠或者是依賴,轉移一下我的注意力,沒有如實如是的跟自己的心待在一起,所以我做的最多的就是:不管我在什么樣的狀態,我都是如實如是的在當下存在著、體驗著、經歷著,就是這樣,沒有任何的評判,一切都是允許,一切都是恩典。
這樣的話,我們就會真正的一次次的經驗到內在升起來的力量。
我們今天想從《金剛經》這一方面去講一下,因為我在學佛的時候,我覺得《金剛經》看不懂,原來我根本都看不懂,但是當我明白了這個宇宙真相的時候,我看所有的經典都是大徹大悟的,一看就通,叫一通永通,所以說《金剛經》是佛法的精髓。
在《金剛經》里面,佛陀把所有的以前講過的經典的話、或者他講的這些法的話全部都給推翻了。
就是我們真正的佛的法身所講的法,也就是佛真正要告訴我們的真正的意理或者他的心法。
所以你看生活就是修行,我們要知道修行就是生活的每一個當下,不需要你再去做什么:我認為這個是修行,我認為念經、誦經是修行,我認為法會是修行,我認為放生是修行,或者我認為布施是修行,其實不是。
生活就是每一個當下,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你時時刻刻都是真心顯現的時候,你時時刻刻都是禪定。楞嚴大定,華嚴大定,彌陀大定,當你知道你就已經是了的時候,當你知道自己真心顯現的時候,當你知道幻相世界它是空的時候,是我們的意識所投射出來的幻相的時候,你是不是一下子心無所住?不住在這個幻相世界了,五蘊皆空了,大家看一下,五蘊皆空的時候你在哪呢?是不是回到了無邊無際、空空蕩蕩的,一絲不掛、一塵不染的空性上面了?
這個時候你看一下,你還需要去做那些什么、我要刻意的讓自己去成為佛嗎?去追求佛嗎?去讓佛來救度我嗎?不需要,只在當下這一刻,在經驗著你自己,在呈現著你自己,只是在這種存在的狀態了。
你看《金剛經》里面開頭就講: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這些都是平平常常的生活當中,所以我們講過:道就是平常心,修行就是平常心。
生活的每一個當下都是修行,只要你時時刻刻無所住。我不住在我的身體上了,我也不住在這個幻相世界,你看一下你在哪?是不是就在當下,是不是就在此時此地,沒有任何的想法,沒有任何的概念,只是看著自己的身體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了,頭腦的妄念也息下來了,沒事可想了,穿衣吃飯都是修行。
覺醒和沒覺醒的概念大家可以去悟一下,沒覺醒之前我吃飯的時候想著去逛街,我做飯的時候想著接下吃飯的樣子,我吃飯的時候想著挑水,我挑水的時候想著吃飯。
覺醒之后什么都不想了,頭腦這個妄念立馬就息下來了。我挑水的時候就是挑水,什么都不想,看著自己在挑水。我吃飯的時候就是看著我在吃飯,就是這么的簡單了。
沒有任何的想法,頭腦的妄想不再想了,因為知道一切都是假的。因為知道這是幻相世界,心只有迷在幻相里的時候,才會想過去、想未來,想東、想西,不斷的去計劃、謀劃,不斷的去到目標、計劃、行動當中。
當你一旦跳出來之外的時候,你看一下還需要什么?還需要去想什么嗎?你知道這個幻相世界都是你投射出來的時候,你還需要去想什么嗎?你自己好像已經掌控了所有的大局,這個幻相世界真的跟你無關了的感覺。
這個時候的心是不是自動就清靜了?心上那種浮亂全部都停下來了、息下來了。
所以我們說極樂世界是什么?極樂世界就是寂滅。你看佛陀他當年的時候,沒有這些車水馬龍,太陽西下的時候一片寂靜,什么都沒有,一片漆黑,只有這份寂靜去存在、寂滅去存在。
所以當我們的心不隨著幻相去動的時候,不隨著這個幻相不斷的去操心,不斷的隨著我們的欲望去動,隨著我們的七情六欲去動的時候,你看一下。當我們跳出這個幻相世界的時候,你看一下這顆心是不是不動的,這個心是不是寂滅的?所以就是金剛不動心,只有我們的心動了,那這顆心就升起各種各樣的煩惱了,也就迷失了我們自己了。
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白,只有你回到你自己的這份(空性上),呆在萬物的旁邊,一切都是幻相。
大家用心去感受一下,不要去琢這些語言文字相,一定在語言文字相的背后去共振到背后的這份能量,去感受到背后的這份意境,這個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用心去聽、用心去共振,境界到了、心里面感受到了,用心啊!親愛的。
所以佛法從上而下講的都是這顆心,感受到這個意境了,這個時候你就已經悟達了,親愛的。
所以佛法是用悟的,不是用頭腦去聽的,學再多的理論都沒有用,不跟生活結合起來也是沒有用的,沒有在生活當中去活出或者說真正的去落實到、去證實到真的是這樣子,也是沒有用的,親愛的。
所以我們要知道永遠朝向這顆心,朝向自己的這個真心上,向內去求,向我們的心上去求,為什么?我們就是因為著相了,不知道自己是誰?
但是今天我們知道了實相,明白了宇宙人生的真相,知道這個幻相世界是假的,它本來就是空花水月,它本來什么都不是,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個時候我們的心就回到了自己的這份空性上,是不是?這個時候的心是什么樣的狀態?自由自在、無拘無束、清清靜靜,什么都不想了,對不對?對這個幻相世界所有的這些執著也都放下了,是不是?不管這個幻相世界再怎么走,我都隨緣了,叫隨緣了業。
當你執著我要去到好的,這個是壞的,比如說我現在欠債我想去到豐盛,對不對?我想從這里逃離,這個時候都是你的執著,著在這些相上,著在這些幻相上面。
當你一旦能夠跳出來看破了時候,一切都是假的,不管怎樣去走,不管接下來的人生劇本是什么,我都隨緣了,我都不掙扎了,隨著你去體驗。我只是在這里去存在著,因為我放下了,因為我不執著了。
如果你做過功課的時候,當你不斷的去發現的時候,當你不斷的去看破的時候,不斷的去放下或者是放下這種執著的時候,你就會輕松了,你好像長長的嘆了一口氣,原來我抓取的是什么?對不對?一切都是假的,我迷在這些假的、這些事、相里面,我不斷的去到這種執著。你看一下迷在里面沒有力量,是不是?煩惱痛苦不斷。
當你真正回來的時候,做回你自己的時候,你看破了、放下了,一切都隨緣,你就會經驗到所有的這些幻相,你不執著它的時候它一下子就變了,一下子就改變了,是不是?
你就經驗到自己的力量了,你就真正的去感受到這個幻相世界,真的是我心的力量是最大的,只是我迷失了自己而已,原來我真的跟著幻相去動了,被幻相所收束縛、所迷住了。
所以你真正一次次去看破、放下、不執著的時候,一切隨緣了,不管它怎樣發展我都隨緣了,這個時候你就會一次次地去經驗到幻相為你而改變。
這個時候我們自己的金剛不動心就一次一次的去練就起來了。這個心最后所有的境界都如如不動,所有的境界都沒反應了,知道它是幻相,好像跟我沒關系一樣,這個時候心如明鏡。
大家想一下鏡子,鏡子不因為你是達官貴人它就會來巴結你,不因為你是乞丐它就討厭你,對不對?不因為你穿著紅衣服我喜歡,或者是穿著綠衣服我就喜歡。你來什么樣我就照什么樣,但是我沒有任何的反應,心如明鏡、清清靜靜的,一塵不染、一絲不掛,沒有任何的分別和評判在里面。這個時候是多么的自在,對不對?多么清靜的法喜。
所以心凈則佛土凈。
如果你回到你的真心上來看一下,你再看一下幻相世界,你迷到幻相里的時候你的心是亂的,是不是?你的心是慌亂的、無力的、痛苦的、不安的。等你一旦跳出來的時候,你看一下自己的心,一下子所有的煩惱頓消,是不是?這個時候心清清靜靜,心空空蕩蕩、無邊無際,這份自在是不是?
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白。
是苦?還是樂?哪一種是苦?哪一種是樂?
初發心的這些家人心都不定,心跟著幻相去走。
如何安住我們自己的心?就要見到這個心。
二祖他當時跟達摩祖師來求法的時候,他就問達摩祖師:我想讓你幫我安心。
達摩祖師講:把你的心拿來,我幫你安。
當他問這句話的時候,二祖他就想我的心在哪里?什么都沒有,空空蕩蕩的、無邊無際的,所以他就回答達摩祖師:覓心了不可得。
大家就看到了自己的這顆真心了,這顆真心在哪里?無處不在,親愛的,覓心了不可得,它在哪里?哪里都沒有,什么都沒有,就是空空蕩蕩一片,什么都沒有。
所以這個時候,達摩祖師就講了:與汝安心竟。我已經把你的心安好了。
大家看一下,是不是我們看到自己這顆真心的時候,看到這份空性的時候,知道這個幻相世界是假的時候,是不是我們的心一下子就安下來了?
心不安的原因就是因為沒有看破,親愛的,還有跟著這個幻相世界去,活在了顛倒夢想當中。
安心就是要不斷地待在自己的真心上,不斷的去看破幻相世界,我們的心就徹底安了。
在四祖之前以《楞伽經》應心,到了六祖之后,都是以《金剛經》,就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來應心的,就是讓我們回到自己的真心上。
你看六祖慧能就是因為這句話: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當你知道這個幻相都是假的時候,都是空花水月的時候,都是幻相的時候,都是你的空性所投射出來的幻相的時候,你看一下,你是不是無所住了?你不住在這個世界,你也不住在自己身體上了,這個時候你的心是不是立馬就安了?親愛的,所以就是這樣子。
心不安的時候就是迷了,迷了心不斷地跟著這個去動,跟著那個去動,心猿意馬,心慌意亂的。
所以我們在看這些或者說我們在聽課的時候,我們都要知道在語言、文字背后,我們要悟到這樣的境界。
所以真正的佛的意思,是以心應心,離一切的文字相,離一切的言說相,用心去悟,明白嗎?親愛的。
大家可以看一下自己的這個心,你的心安嗎?大家問一下自己,你的心安嗎?你的心安、你的世界里面就安,你的心不安的時候、混亂的時候,你的世界就是混亂的。所以首先不管我們學佛也好,我們修任何的法門也好,我們都要首先是安心,將自己的心安下來。
這樣一次次的去回到自己的真心上,跳出隨著幻相世界去動的這個心,心待在萬物的旁邊,這個心慢慢自動就會安了。
《金剛經》里面講: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怎么樣去降伏其心?我們自己的這顆心首先就是要看清實相,知道這個世界都是在空性里面所升起的幻相,我們不住在空上,也不住在有上,時時刻刻見諸相非相,時時刻刻能夠用我們的心地法眼去不見一物,知道時時刻刻無所住,這一切都是假的。
我們跳出這個幻相世界的時候,就是安住,心自動就熄滅下來了,心自動就清靜下來了。
另外一個就是放下我們所有的執著,親愛的,你看: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皆以妄想和執著而不能證得。
那這個執著是什么呢?就是我們無始劫以來的習氣。
親愛的,對這個相還有任何的動,我們所執著的這些地方,那我們在這個相來到的時候,我們心里面就會有煩惱,對不對?那我們就一次次地看破,先看破這個實相,然后一次次地走入自己的內心,看著自己煩惱的習氣,看著自己這個情緒,我們所有執著的地方都會有情緒存在,所有著相的地方都會有情緒存在,親愛的,這個時候你就是先看破這一切都是假的,我看著我對這個相我還有執著,有情緒我就跟我的心待在一起,去讓這個情緒去流經掉就行了,一次次的、你又更多的去放下了,不斷的去看破于放下,不斷的去除掉自己的這份執著,當我們習氣頓空的時候,心不用、就是說不用去降服它,不用我們要去降住這顆心,而是我們時時刻刻跟自己的心待在一起,不管它處于什么樣的狀態,我對你沒有任何的評判,我對你沒有任何好壞、對錯,我也沒有想要逃離這種壞情緒的感覺,或者說我這幾天的狀態怎么,我的能量怎么這么低,我想要逃離,我想要去到高能量,我們都要把這些二元對立的思想給它放下,好壞、對錯的這個思想給它放下。這些信念系統,什么樣的情緒,恐懼、悲傷、憤怒、高興,這些概念全部放下,所有都放下的時候,看一下你是不是在什么樣的狀態你就待在這里了,對不對?你就允許這了,你永遠跟自己的心呆在一起了,允許它、釋放它、流經它。
你練習久的時候你就自然而然的就會很安祥、寂滅,心清清靜靜的,親愛的。
所以任何降服自心的這個時候,都是因為我們這個習氣,無始劫以來的習氣,包括我們自己執著的地方,它都會引發出來。
當我們能夠心空無住的時候,你看一下你的自心,你看一下你的內心,親愛的,它停下來的時候就是菩提。
你就會發現內心它涌出這種情緒出來,那我就跟它待在一起,我陪著你、我看著你、我允許你、我愛你,就這樣這種感覺。
所以你看,我們的心如果隨著這個幻相世界去動,我們的心就不停的動,也就是所謂的狂心不歇,如果狂亂的這個心歇下來的時候,我們要不斷的去放下這個幻相世界,心隨著幻相世界所有去動的這個心,叫但盡凡情,為什么呢?所有凡間的這些情,七情六欲都是因為你的心跟著他去動了,比如說你愛某個人,你跟著他去動了,是不是?那這個心是什么呢?它是凡心,它是你抓取的這份心,它是你想要得到的這份心,但是這個不是真正的我們自己的這份真心。
比如對孩子的這份心,對老人的這份心,對朋友的這份心,對身邊的所有七情六欲的這份心,它是動的,對不對?它是分別的,它是著相的,因為我們有他是誰,對不對?我們產生了不同的情緒,那這個時候你看一下,是不是這些還是跟著這個幻相去動呢?
真心是不動的,真心是無情的,真心是一視平等的,真心是什么?就是無條件的這份大愛,所有人的這份心都是一樣的,都是慈悲、大愛的這份心,所以叫大道無情。
當你能夠真正的看破一切都是幻相的時候,你一切都不執著,一切都能放下,對一切都是無條件的允許和無條件的大愛,雖然有時候境界來到的時候你一下透不過去,那你就釋放、回到你自己的實相上,釋放你的執著,釋放你的情執,或者說釋放我們自己的情緒體,自然一下子就會解開,你又會回到了自己的本位上,回到自己的這份空性上。
非常明白、真正的去看破放下的時候,知道真正像《金剛經》里面講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沒有我呀,首先我執給它放下了,無我相,無人相,也沒有這些眾生,無眾生相,也沒有這些眾生,什么都沒有,無壽者相,無壽者相也就是說沒有我生生世世的生生死死,也沒有死后我的靈魂不滅,是要一世世似的去輪回的,這些全部都是幻相。
所以當你知道所有一切都是幻象的時候你看一下,《金剛經》里面講: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有非想,若非無想,我皆令入無余涅盤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大家記住這句話:實無眾生得滅度!何已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既非菩薩。
很多人還有這些欲望,我要去幫助別人,我要去度這些人,那這個時候你都是著相,因為根本都沒有人可以度,一切都是空空的,一切都是空花水月,度誰呢?只有你自己自度度他。
親愛的,當你自己的心能夠完完全全空掉的時候,當你滅度的時候,你世界里所有的這一切都會隨著你一同滅度。我皆令入無余涅盤而滅度之。
所以《金剛經》里面都講得很清楚了,所以一切你想度人的想法,你想幫助人的想法都是你內在你的心里所生起來的這種欲望,所以大家放下,只是待在自己的一個真相上面,心空空蕩蕩,心空無住,不著任何的相,任何的相來到的時候,我都知道它本質上是空,它是我的自性所投射出來的幻相。
所以一切的眾生畢竟都是寂滅的,從來沒有生過,就像你一樣,你從來沒有生過、也從來沒有死過,所有的這些生生滅滅都是幻相,都是迷在幻相的大夢當中,就像你做了一場夢,生生世世的輪回,當你夢醒的時候,那是什么?就是你自己的這份空性,這個才是真正的你。
所以,沒有一個眾生得滅度者,親愛的,這個也沒有我、也沒有人、也沒有壽者,沒有四相的時候,所有就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個才是真正的菩薩。如果有一個相存在的話,你都是著相了,親愛的,這個就不能稱為菩薩。
不管是我們修行人,不管是我們自己也好,我們都要知道時時處處觀無我,無我就沒有人,無我無人,所有的一切都沒有,那么眾生界自然寂滅,眾生寂滅時我們就待在自己的佛果上逍遙了,親愛的。就是說什么呢?就這個佛果它已經不遙遠了,我們就已經待在這里了,大家可以看一下,佛需要你去求嗎?需要你去證得嗎?不需要,只是你一念迷、悟之間。
一念覺即佛,一念迷即凡夫。
所以當你明白的時候,你看破了這個時候,你一下子就已經是了,你何必需要再去……
當你沒有的時候,你認為我不是的時候,我才需要去追求開悟,追求成佛。
當我們明白這一點的時候,就是說:知一切法無我,得成于忍。
所以這個才是真正的菩薩,當你能夠時時處處知道無我,一切無我,沒有我這個身體,也沒有所有的這一些,把所有的一切就好像什么呢?大家好好去悟,前期的時候先明白這個真相,先不斷的把自己拉回到這個實相上面來,到后期就會成為這種自動模式。
時時處處知道我自己的身體是幻相,時時處處知道這個幻相世界都是我的意識所投射出來的,那這個時候你看一下,無我,沒有我了,沒有這個小我,而一切都是我,一切都是幻相,我既是什么都不是,我又是全部的,所以這個才是真正的菩薩,這個時候的菩薩的心量廣大,無邊無際,無量的慈悲,無盡的這份愛。
所以當你的心到了這里的時候,你所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無我利他,親愛的,這個時候你看一下你內在的心量是不是不斷的去敞開,不斷的去擴大,這個時候內在也能真正的去感受到這種一體性的這種法喜,這種清凈。
無我的時候,一切都沒有的時候,我們的心就安住了。我們就是要安住在這里,一切都是我投射出來的這個幻相,不管你做任何的時候,不管你遇到任何事的時候,都是首先要達到這種無我、一切都是在我之內,或者說以大我的形式存在了,只是觀無我為主,無我則無人,人我兩忘,這個時候我們的心自然寂滅,心寂滅的時候,那么一切的眾生自然寂滅,當眾生寂滅的時候,則佛不必求。這個時候心自動熄下來了,這個時候我們的這個妄心,對這個世間所有的這些七情六欲、貪嗔癡慢疑的心也全部一下子都沒了,這個時候內外皆空,心,這個一顆心,金剛不動的這顆心如如不動,那這個就是真正的安心之法。
所以你看將你的心收回來,讓你的心、神識收回來,元神歸位,就是這樣子。
就是用這個方法讓你回到自己的真心上,知道這個世界的真相,一切都不想了,心不再去動了,人我相忘,那么這個心寂滅,有的人就說好像什么?眾生度盡對吧?那這個時候眾生一切都寂滅了,一切都是幻相,一下子不都度盡了嗎?
所以這個時候那你看一下,也就是佛法里面講的三輪體空,三輪體寂,那這個時候只有什么存在呢?只有一個空空蕩蕩的、無邊無際的,什么都沒有的,本來無一物的、清清靜靜的、無邊無際的自性,或者說我們的空性去存在了。
那這個空性我們也不著,親愛的,不要著在任何的這個地方,這個空性有的家人講,就是說空性心里面就有一個概念,空,你想一下,如果你有出現這個概念,有這個念的時候或者有這個形象的時候,它也是相,立馬把它放下。所有的這些相,時時處處明白:見諸相非相。
只要出現一個相,立馬把它釋放掉,它是幻相來的,一切都是空的。
就是因為無相,因為時時處處知道這些相都是幻相,就是因為這個因,我們能夠看到這個實質,看到宇宙萬物的實質。我們就是因為這個因,如來的相,我們也就得道了。
這個就是如來,這個就是佛,不要說這個佛是有形象的,或者說我已經是佛的這個念,或者說時時處處的我待在這個空性上的這個念,把這個念也全部都放下,就是什么概念都沒有。
自自然然的這份狀態,但是我心里沒有任何的概念,一旦有一個概念出來,一旦有一個念出來,或者說有一個相出來的時候,立馬把它放下。
我知道這個事情,我知道這個實相,但是我心里面沒有這些概念,沒有這些念頭出現,這個很難理解起來的,親愛的。
這份空性就是如來的法身,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真正的法身。
所以我們要明白佛陀教給我們真正的法身的這個意義,或者說真正的讓我們在生活當中如何去運用這顆心,就是這樣的簡單。
見到這顆心,然后時時處處待在自己這顆心上,時時處處見諸相非相,知道一切都是幻相,這個時候你就是時時處處見到如來,時時處處也就是待在你自己的法身上。親愛的。
所以就是:以無相之因,契無相之果。
不必要再去追求我要去成佛,我要去開悟。
不需要,只要你心放下了的時候,你沒有索求的時候,你就已經是了。
時時處處見到這份真心,心立馬就息下來了,立馬就平靜下來了,無所求、無所證,當你沒有靜下來、沒有息下來的時候,因為你還沒有明白這個真正的意理是什么。親愛的。
當你回到這份空性上的時候:因果具空,人法雙眠。
是什么意思?它都是空的,本來都是假的,只有你迷在這個幻相世界里面的時候,隨著幻相世界里面的宗教或者說倫理道德或者說這些信念系統去走,有因果的這些概念,當你一旦跳出來這個幻相世界,不屬于這個幻相世界,你看一下,這些還影響到你嗎?你心里面空空蕩蕩什么都沒有,這個時候也就:人法雙眠。什么都不存在了。
你心里面沒有任何的束縛,沒有任何的概念,沒有任何的角度,沒有任何的戒律去存在,所以大家一定要用心地去悟一下。
真正的這顆心,只有你回到自己這里,心沒有任何的掛礙,沒有任何的恐怖,照見五蘊皆空,這個幻相世界好像離我很遠,我已經不屬于這個世界了,親愛的,就是這種感覺。
夠相信這個方法的人都是不同尋常的人,都是因為我們修無量的、不是說這世修行了,而是一佛、二佛、三佛、四佛、無佛,無量善根了,種無量的生生世世的修行,才能相信這個方法或者才能悟到這個方法。
所以是大根性人、上上根人,我們一旦相信的時候我們就是福報是無量的,為什么?
因為:無相之福勝過所有有相所求之福。
所以《金剛經》里面也講過: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所得福報都沒有我們這個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布施大。
所以無相布施,三無布施,沒有布施的你,也沒有我,也沒有布施的東西,本來都是空的。當你回到這份空性上的時候你看一下。
如果你著相布施看一下你所得的福報,跟你的無邊無際的本來的你來比較一下,是不是一粒微塵?只有你回到你無邊無際的、空空蕩蕩的你,這個時候所有的這些七寶,所有的這些財富,各個空間維度諸佛、國土的,包括地球、宇宙只是一粒微塵都在你之內,不都是你投射出來,你看一下這個福報有多大。
所以也就受三界供養,天地供養。
這個的才是真正的大福報,為什么《金剛經》里面講:為人講四句偈福報都大過它很多倍?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告訴你真正的真相是什么?你迷了這個幻相世界你做任何的更多,你即使把你生生世世所有的財寶全部布施出去了,你也是一粒微塵,就這么簡單。
因為你跟你的真正的實相比起來,你就是這樣一粒微塵,你只是迷到這一粒微塵里面了,所以你沒有看清真相,當你回到無限上來看一下,你的福報是無量的,你做的這些著相方面做修行、做這些布施、修這些福報,是不是就恒河里一粒沙子一樣的渺小。
契入無相的人得福是最多的,整個宇宙都是為你而來的,我們這個時候福報才是最大的。
所以我們時時處處自己要明白:一切相都是空。
無法相亦無非法相。
為什么這么講呢?就是說一切都是空的,就像佛陀當年他講法一樣的,這個世界都是空的,哪來的這些法,也沒有這些非法,都是空花水月一場。
我們時時處處要知道心不取任何的相,離一切相,就是一切都要知道時時處處離相。
也沒有這個念去取非法,著到法或者說著到非法向上面,所以一切都是心里面空空蕩蕩的,心境都是空的,不取什么、心空空蕩蕩,沒有任何的概念。
大家可以去感受一下,當你心空無住的時候,非法、非非法這些跟你有關系嗎?一點都沒關系了,或者說世間的這些法跟你有關系嗎?沒有關系了,一切的法都是在這個空性里面衍生出來的,一切的佛也是在這個空性里面所衍生出來的,所以當我們從這里入的時候,人法皆空,頓離就什么呢?就好像這種取舍一下子就離開了,一下便…超三界了。
所以佛在《金剛經》里面講: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這個時候一切都可以放下了,只是心空無住了,心空空蕩蕩、什么都沒有。
所以我們講過,不需要你再去學大量的知識了,而是你只要錨定了自己,心空無住的心上,心空空蕩蕩,時時處處不隨任何的相走,心不隨著任何的相去動就可以了,親愛的。
無所住也就是《金剛經》里面的根、精髓。
無住是真理,時時處處當你心空無住的時候,知道這一切都是幻相的時候,就是讓我們了脫生死,也就是在安住涅槃。
當你心空無住的時候你在哪里呢?這個地方就是,親愛的。
但是我們心在這里的時候,我們沒有佛的想法,我們是佛的想法,或者說我們沒有說有涅槃的想法,雖然住在這里,但是沒有住在這里的想法,大家明白什么意思嗎?就是說哪里都不住,沒有這個想法了,心里面什么概念都沒有,大家一定要記住!就是心空空蕩蕩,什么念都沒有,什么概念都沒有,哪里都不住,涅槃、佛果、空也不住。
我們住在空性上,待在萬物的旁邊,但是我們不做這個想,能明白什么意思嗎?就是我知道是這樣子,自自然然的這份狀態,但是我不做空想、我不做涅槃想、我不做佛想,親愛的。沒有這些概念,永遠都是心里面空空蕩蕩的,哪里都不住,這個時候我們一個心、一個念都不生,這樣一直的去練習下去就可以了。
時常的這樣練習,只是這樣去不斷地去做,已經自自然然的就是佛了,所以不要去再追求什么佛果或者說住在什么佛果上。
講是這樣講,但是我們前期需要這樣的去錨定,錨定一段時間以后,就把這些概念全部都給它放下,親愛的。
其實如果我們還覺得有一個修行的方法也是錯的,佛在《金剛經》里面講:如來昔在燃燈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
沒有任何的法可以得,也就是告訴我們時時處處我們只要這樣去做的時候,時時處處無所住的時候,那么這個就是了,這個就是究竟。
我們如果說還有通過這個方法讓我們去修行,讓我們去證得佛果的時候,我們又走偏了。
只要你心空空蕩蕩的,心空無住的時候,哪里都不想去,什么都不是,哪里都不想成為,只是當下這一刻存在了,這個時候你就是什么呢?人神合一。就是你的法身、報身、化身合一的境界。
怎么樣講這個境界呢?就是自自然然的這份狀態了,不需要你再刻意的去提起它了,當你哪里都不住的時候,幻相世界不住、你看一下,菩提不住、空也不住、佛果也沒有所得的時候,這個時候你看一下,你的心是不是清靜無為的?
當你有所求、有所欲望的時候,你的心肯定都是不清凈的,心里都是有所擔心和有所恐懼的。
只有在你清靜無為的狀態下,你的佛土自然莊嚴、清凈,所有的事你不求自得,當你一求的時候就又反了,因為你本來就是,只是你不相信,親愛的。
所以我們要明白這一點,佛不是修成的,佛也不是求成的,只是在這里你見到,叫什么?頓悟,你悟到以后,你就在生活當中不斷地去成為就行了,你不斷已經是了就行了,只是直接呈現就可以,直接做就可以了,這個就是安心。這個就是覓心了不可得。
當你的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而生其心,因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時候,你的心立馬就安靜下來了。
沒有說我們要成佛的,沒有成佛的這些概念,也沒有要涅槃的這些概念,什么都沒有,就是在這里。你看一下,這個時候就是清凈,心自然清凈,那么佛土自然清凈。
所以你看像現在的這些修寺廟,這個就是著在這些相上面去,都是執著這些幻相,都是還沒有見到這些真理。
真正的佛土、凈土,我們要知道心凈則佛土凈,那么心不斷的去清凈的時候。
那染業是什么呢?
當我們跳出這個幻相世界的時候,我們雖然在幻相世界之前所做的這一切,它都是空的,都是假的。那這個時候你看一下你的心是不是自然清凈,自然莊嚴了。
菩薩莊嚴佛土都是自凈其心,心凈則佛土凈,而不是通過外在的這些相讓我們看到這種清凈和莊嚴,所以要修行,要想這一生了脫生死,必須讓自己見到自己的這顆真心,見到自己的這份清靜心,但是又不住,沒有清凈心的想法,明白嗎?不著清靜心想,都不住在清凈心上,這個很難理解。
所以大家先去做好當下,就是說先看破這個幻相,不待在這個幻相,不隨著幻相去走。時時刻刻的去練習自己的這顆金剛不動心,任何境界來的時候我都立馬能夠抽離出來,能夠跳出來,跳出來以后好像一攬大局的形式去再待在萬物的旁邊,待在幻相的旁邊,打個比方這樣子講。
所以一次次去練的時候,就跟我們的心待在一起,看著我們自己的這個心。這個時候我們的心自然會清凈,我們的心自然也會慢慢的去安下來。你也會發現生活當中不管發生任何的事情,只要你這樣去做的時候、認真去做,你會發現一個月、兩個月你的生活改變了,你會發現外面的這些相或者說人、事、物全都會隨著你而改變,親愛的。就是因為你變了,因為在你的世界里面,你自己的世界就是你自己的佛土,對不對?你自己的心變了,你自己的佛土里面自然變,你心清凈了,你佛土自然清凈、莊嚴。
你的心是混亂的、跟著相去走的,那你的世界里面自然是混亂的,所以我們時時處處要知道抓住心,以心為根本。
抓住安心的妙法,那么就是按三祖講:莫遂有緣,勿住空忍。
就是說莫遂去追遂世界里面的這些境界,或者說著到相里面,勿住空忍,當你心空無住的時候,跟自己的心在一起的時候,就是忍辱。
忍辱不斷的去釋放,看破世界是幻相,我不執著,我就跟我的心待在一起,一次次的去釋放。
降伏自心,看住我自己的心,釋放我自己的心。
這個時候你就會真正的去經驗到自己的心不斷地安下來了,自己的心越來越如如不動了,自己的內在的法喜也就越來越多,清凈也就越來越多,你就會發現外在的相,外來的世界,你的世界,你所看到的、你的世界就變了。不管你在哪一方面,是金錢方面、是健康方面、家庭方面還是你的為人處事方面或者事業方面,你只要這樣去做的時候,你都會發現一次次的為你而改變,這樣子。
六祖就是因為聞到這句話就頓悟了,所以希望大家也都能夠因為這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時刻刻的待在自己真心上,時時刻刻的用真相來看待世界上所發生的這一切,那么每個人的力量都會不斷地收回,每個人都能夠在世界去經驗到自己的人神合一的境界,親愛的。
所以今天就跟大家分享這么多時間,真的過的好快,好像上一秒剛講一樣的感覺,明天我們再繼續分享,今天感恩大家。
以上文字整理如與音頻有出入,以音頻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