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刀的寫作方法論
作 者:文刀
公眾號:做到洞察即做到
簡 書:做到
時 間:2017.11.10 05:50-07:50(4PT)
引子
11月1號,“不折騰”的小胖在《躍遷》共讀群的第四章(“破局思維”)領讀小群里發出了《第五項修煉》的聯機閱讀邀請,我看到這條消息的第一反應不是加入與否,而是:
《第五項修煉》是什么?
在請求小胖簡介一下這本書的同時,我就在查詢這本書是否有價值得我搭上注意力來共讀。
《第五項修煉》
《第五項修煉》全稱為:《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踐》,英文版名字為《The Fifth Discipline: 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
單說《第五項修煉》,不知道的人說不定還會誤解為是和宗教有關的修行活動,諸如禪定、打坐什么的。但一個副標題就把整本書的框架精華說明白了——
這本書講的是“學習型組織”構建運營的心法和行動指南。
這就像喜愛習武的你會選擇去類似于“少林寺”、“武當山”之類的武學寶地學武,之所以選擇這些地方是因為你知道:少林武當不只有基本功夫,還有武功秘籍。這武功秘籍就是對應那套武術的心法,心法之下是通用的日常基本功指導訓練。
看到全稱后自己的大腦就開始高速運轉起來——這一刻我就知道,彼得·圣吉的這本書已經勾起我的欲望。這年頭遇到像《躍遷》這樣既有心法又有精細的術指導的書很難,而《第五項修煉》就是這樣的寶典。毫不猶豫,小胖一把報名鏈接發給我,我就報名了——100元共讀費用多嗎,錢還重要嗎?
在認知成長面前,金錢微不足道。
從書名開始
《第五項修練: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踐》(The Fifth Discipline: 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書名就在這兒,你覺得自己能夠理解多少?
- 你知道“第五項(The Fifth)”意味著什么嗎?
- 你知道“修煉(Discipline)”描述的是什么嗎?
- 你知道“藝術(Art)”表達的是怎樣一個境界?
- 你知道“實踐(Practice)”和自己有什么關聯?
不妨在看書之前,結合這幾個問題想一想:
如果我是彼得·圣吉,我會怎么編寫這本本派武術寶典?
咬文嚼字
修煉與Discipline
『修煉』
- 『修煉』→修煉一般指修心煉身。《高級漢語大詞典》解釋為“道教的修道、煉氣、煉丹等活動”。道教貴生惡死,因而道教不但有修心的方法,還特別強調煉身的方法,強調心身并煉。
“修”有整治、改正、修理之意。“煉”原指用加熱等方法使物質溶化并趨于純凈或堅韌,道家用來指煉丹等活動,如通過煉內丹使人“養形煉精,積精化氣,煉氣合神”、“肌肉若一”、“積精全神”而使身體更堅韌、健康。
“修煉”兩字合用,多見于道家典籍, 如《黃帝陰符經》:“ 知之修煉,謂之圣人。” - 修練 →另有人用“修練”。“練”字本義為把生絲煮熟,亦指把麻或織品煮得柔而潔白,有加工、精練、練習之意,但通常無“煉”字高溫加熱使物質變化之意。道家認為通過“煉”可使精神氣三種物質高度合一而使人心身高度健康。
精合其神,神合其氣,氣合其真,不得其真,皆是強名。
(來源:維基百科“修煉”詞條)
@文刀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原來我們的老祖宗在“修煉”上從來都不糊涂,“靈魂和身體總有一個在路上”對他們而言都是低要求——“靈魂和身體要一起上路”,這才是基本標準。
一個“煉”,把那種像孫悟空在煉丹爐里反復的煎熬描繪得淋漓盡致——
好東西總是在反復篩選之后才會呈現。
這就是提純,也就是古典老師說的“萃取知識晶體”的“萃取”之路啊!
『Discipline』
- 『Discipline』 訓練,紀律 →來自disciple, 學習,門徒。引申詞義訓練,必要的紀律,懲罰。
【詞源故事】discipline(紀律):紀律嚴明的古羅馬教育
古羅馬人以紀律嚴明著稱,古羅馬軍隊之所以擁有強大的戰斗力,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士兵們能夠嚴守軍紀。古羅馬人的紀律性是從兒童教育階段就開始培養、鍛煉出來的。古羅馬人認為,教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磨練意志、培養學生吃苦耐勞、遵守紀律等各項優良品質,因此在教學活動中往往融合對學生的意志和紀律的培養,普遍采用體罰手段。
英語單詞discipline來自拉丁語disciplina,指的就是古羅馬的這種教育,字面意思是“指導、教學”,由此延伸出“學科”之意。由于古羅馬的教育強調紀律和懲戒,因此discipline又產生了“紀律、磨練、管教”的含義。與它同源的單詞有disciple(門徒、弟子)。
@文刀 Principle包含了紀律和懲罰。紀律意味著規矩標準,懲罰意味著破壞規矩標準的成本。
規矩標準的核心在于邊界,邊界的確立又來源于自己的最終目的——也稱為『初心』或『本心』。
從前往后捋一捋,可以得到這樣的描述:
為了實現初心,我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為設立了規矩和標準,并承諾違反(即越過規矩標準的邊界)該規矩標準后就必須接受相應的讓自己一定程度上感受到痛苦的懲罰
這就是Principle代表的“訓練”方法!
藝術和Art
『藝術』
- 『藝術』→對自然物及科學,凡人所制作之一切具有審美價值的事物。如詩詞歌賦、戲曲、樂譜、繪畫、雕刻、建筑等,統稱為「藝術」。
(1) [art] 文藝對社會生活進行形象的概括而創作的作品,包括文學、繪畫、雕塑、建筑造型、音樂、舞蹈、戲劇、電影等,如雕刻藝術。
(2) 指富有創造性的方式、方法,如領導藝術。
(3) [conforming to good test;artistic]∶形狀獨特而美觀的。
『Art』
- 『Art』藝術 →來自詞根ar,連接,組合。
@文刀 素材散落時熵比較大,素材通過模板排序(打散后重新組合)而降熵——這排序所用的結構就包含了“信息”,新的信息的引入就如同引入了“負熵”,故而“信息”也被稱為“負熵”。
這里的“排序結構”就是“藝術”——
凡是對信息進行組合創造具有新功能的物品的行為都是“藝術”!
實踐和Practice
『實踐』
- 『實踐』→實行,履行。
(1) [practice;practise]∶指改造社會和自然的有意識的活動,如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2) [make good]∶實際去做;履行。如實踐諾言。
『Practice』
- 『Practice』實踐,練習,訓練,從業,工作 →來自拉丁語practicare,去做,實踐,履行,來自希臘語prassein,去做,行動,可能來自per,向前,前行,嘗試,詞源同experiment,peril。引申諸相關詞義。
@文刀 李笑來老師說一切靠積累——
那積累什么呢?
積累和自己相關的、和世界相關的數據。
那這數據怎么積累呢?
最根本的就是“伸手要”啊!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本質上就是要主動表達自己的需求,以便于更高效地爭取資源來滿足這個需求。
- 向別人要,你就得學會交流溝通;
- 向現實要,你就得學會嘗試踐行。
并且不只是依靠大腦記錄,還記錄在外部工具上,筆記本或者電腦硬盤里。
無論是哪種索取方式,都要求你站起身來,向前行動!
學習和Learn
『學習』
- 『學習』→研習,鉆研
[study;learn] 通過閱讀、聽講、研究、實踐等獲得知識或技能的過程。
(1) 效法。如:我們應學習岳飛精忠報國的精神。
(2) 受教研習。如:我在王老師門下學習。
『Learn 』
-『Learn 』學習 →來自leis,小徑,壟溝,詞源同lore,last。原指跟隨別人的道路,引申詞義學習。
@文刀 學習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follow”——跟著優秀者一起向前走。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從難以望其項背,到亦步亦趨,再到并肩而行,最后到超越榜樣。
這和“規矩”是一樣的,規矩的一個屬性就是“約束”。隨著被約束物體不斷成長膨脹,最后“約束”就成了阻礙發展的“詛咒”,這時候就得破除舊的規矩,建立新的規矩——把“約束空間”擴得足夠大,以便于被約束物體的發展。
故而, “不破不立”——
一旦“立”下便意味著“破”的開始。
組織和Organizion
『組織』
- 『組織』→這里指的是一群人為達特定目標,經由一定的程序所組成的團體。如:「政府組織」、「議會組織」。
(1) [organize;structure;form]∶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務和形式加以編制;安排事物使有系統或構成整體,如組織一個集會并建立一個教堂。
(2) [organization;organized system]∶按一定宗旨和系統建立起來的集體,如黨團組織。
(3) [tissue]∶通常由一類或幾類特殊的細胞與其胞間質(胞間質是結構物質之一)一起組成的聚集體,動植物體即由這些聚集體構造而成,如結締組織。
『Organizion』
- 『Organizion』組織,機構,安排 →來自organize,組織,安排。引申詞義機構。
@文刀 有目標,有結構,這就是組織的兩大特征。
目標決定位置,結構決定關系,進而決定范圍——這就像是一個圓,圓心用以定位,半徑及其與圓心的關系用以定型。
這兩者都需要的基本功則是『比較』:
- 定位需要的技能是『選取參照物』,根據參照物獲得對自已以及外界的認識;
- 定型需要的技能是『確立邊界』,根據獲得的認識分清楚內外等時空關系,抓住自己能夠控制的范圍,明確邊界位置。
總結
其實這種“咬文嚼字”般『剖析概念』的方法實際上在《第五項修煉》中比比皆是,雖然是很模糊的使用——
在重要的關鍵詞旁邊總會配上英文單詞,有些地方還會加以詞根說明。
這讓我更加相信李笑來老師對“快速掌握新知識”所提出的方法論:
概念及概念之間的聯系是學習新知識時需要掌握的最小必要知識。
我認為,這一點,應該是睿智者之間的共識。
我把這個共識再通過本文進一步明晰,希望大家能注意到概念及概念之間關系的神奇魅力所在!
- 我是文刀,以文為刀的文刀。
- 這里是 『聯機共讀』系列,本文是『聯機共讀 | 第8期:《第五項修煉》』第五天的讀書筆記,同時本文也是挑戰開啟“綠色通道”的讀書筆記。
- 如果對文刀有興趣,不妨點個關注,讓文刀陪你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