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
這本書作者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海明威,美國人。我對這個作者印象很深,他的一生充滿傳奇,當過記者,打過仗,打過拳擊,做過間諜。同時他對他的愛好也充滿好奇,海明威這一輩子,非常喜歡冒險,喜歡旅行,喜歡狩獵,喜歡去大海釣魚,也喜歡女人。匪夷所思的是一輩子結過四次婚,還有另外的女情人死在他在哈瓦那莊園的游泳池里,也就是說公開的女人就有五個,至于其他秘密的女人就不得而知了。也許在海明威的世界里,女人也是獵物吧,可以盡興的去追,沒有太多的顧慮。當然這么一個有個性的人,他死的方式也很特別——自殺,用他經常去非洲狩獵的獵槍,含著槍管然后把自己崩掉,時年62歲。
這本書篇幅很短,故事的主要情節也非常簡單,甚至可以說只有兩個人物,一個老人,一個小孩;然后就是兩條魚。其實整個故事無非就是在寫,一個84天都沒有捕到一條魚的運氣很背的老人在大海里捕魚,終于有一天很意外的收獲到了一條碩大無比的馬林魚,他老人家的運氣似乎來了。但是萬萬沒想到的是,在歸家的途中遇上一群聞到血腥味的就獸性大發的鯊魚,于是鯊魚開始掠奪這條老人千辛萬苦釣上來的大魚,當老人回到他的村莊時,這條原本碩大無比的魚只剩下魚骨頭,想想真是心酸,好不容易釣到條大魚,又被掠奪了。
故事就是這么簡單啦,這么簡單的人物關系,簡單到不能再簡單,再簡單就只剩下大海的浪濤聲了,但海明威卻寫出了非常精深,非常博大的內容。是平地拔起的高樓,是以一當百的意味深長。我曾不止一次兩次的思考,這本書的意義在哪?老人代表什么?孩子又代表什么?馬林魚和鯊魚呢?海明威到底怎樣在一個情節非常簡單的故事當中,把一個人物豐富的內心烘托出來,塑造出來的?
想想一個以出海捕魚的老人近三個月一條魚未捕到,他的生活一定陷入困境,可是并沒有放棄,在終于看見曙光時,半路卻又殺出個程咬金,最后仍舊一無所獲。那么老人他到底是不是失敗了呢?那些努力地活著的人,好像依然不能過上令人順心的好日子,他們是否也是一敗涂地呢?“生活不是拉鋸,是抵抗之后的節節敗退。明知要輸,但不肯投降。因為這抵抗就是我們要完成的功課本身。”我想,這句話用來形容老人與海的故事,最為恰當不過了。換個樂觀的說法,倔強如牛,又好像看到自己的身影,曾在選擇的道路上犯過錯,依舊堅持走完,或許大多數人說浪費時間,但何嘗不是另一種收獲呢?那么我算是一個失敗者嗎?我想是的,因為我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
記得王小波曾說過:“什么叫失敗?也許可以說,人去做一件事情,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這就是失敗。”但是,那些與命運斗爭的人,那些做接近自己限度的斗爭的人,卻天生地接近這種失敗,比如老人與海的老人就是一個不斷接近自己限度的人。
其實這本書表面上只是講述了一個老漁夫的故事,但我覺得這個故事,卻揭示了人類的共同命運。我們佩服老人,佩服他的勇氣,不屈不饒的斗爭精神。同時也應該佩服所有在人生道路上不斷拼搏的,為了生活永遠不妥協,每一天都在努力的人們,每一個你,和我。
錄于20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