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間4:20,醒來。
不錯了,比起昨天,又晚了一個小時。
深夜,在不能打擾室友的情況下,躲到衛生間看書。
7月14日出門,到7月22日,8天。
聽
聽過了《網易云音樂》里幾百首歌,無數遍的單曲循環。
隨時陪伴的有《得到》的萬維鋼,吳伯凡,梁寧,喜馬拉雅的《冬吳同學會》,《混沌》的洪蘭,許玉林,薛兆豐,泰勒本-沙哈爾。
看
讀了3本書,《你不知道的自己》《終身成長》,《規模》。
當當買了三本實體書,送到了上海家里。
微信讀書和當當云閱讀買了4本電子書,準備這幾天讀完。
寫
寫了7篇文章,碼字約13000,其中5篇,平均每篇花費3~4小時。
睡
碎片化的睡眠,一天基本上2次,一次2小時左右,一次4小時左右。
雖說沒有傳統意義上的大段睡眠,倒也發覺精神狀態不錯。
尤其是在營地期間,網絡又差,又有時差,每天半夜看書碼字,倒也覺得很是享受這份安靜。
吃
美式營地里,孩子們對吃的適應程度再一次表明了未來真的是他們的。
我的中國胃充滿了對中國美食的思念,以至于有朋友給我語音描述了中國的面條,讓我充滿想象力和期待。
我自覺自愿在營地里把餐飲降為一日兩頓。
運動
跟營的日子,營地很大,每天走路約10000步,或是徒步去森林,或是去山里的攀巖場,或是跟隨去采藍莓,或是就在營地里看個日出,或是騎著山地車去營地外面逛逛。
這短短的8天,好像做了好多事情。
什么是這一切的動力?
我的心里,
有著彭于晏的靈與肉,
喜歡才是一切的動力!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