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班,正準備去上瑜珈課,卻接到棋哥電話:“媽媽,我生病了,又吐又拉肚子痛頭痛,你快來!"
從來,生小病他都不吃藥,靠自己抵抗力抗過去,此次他主動叫我去,應該是病得不輕。
他無精打采伏在桌上,小臉焟黃,全然不是以前的樣子,從下午一點起,他吐了六次,腹瀉無數次,腹痛無比,還發著燒,但也堅持到我要下班才給我打的電話,美其名曰不影響我上班。
夜晚的醫院陰森森的,先是彩超驗血八般武藝用盡,醫生要求至少輸液兩天,我沒同意,開了藥吃。
“這么嚴重的感染都不輸液,明天請老師觀察到,若燒不退,馬上來輸液!"醫生不滿意的叮嚀道。
折騰下來,回到家已近晚十點。
晨起,邊做早餐邊學習《精力管理》第三天的課程,剛好是情緒管理。
棋的情況似乎并不見好,但今天有兩個不得不參加的會議,又無法調期,我有些心煩意亂,工作固然重要,但棋哥更重要。
我告訴自己往好的方向想,堅信很少吃藥的棋吃藥的效力遠大于常吃藥的孩子,我相信,他能自已應付,他能很快恢復。
《想要最佳的表現需要保持積極、愉快的情感狀態:快樂、挑戰、冒險和機遇。》
我一咬牙放他自己在家,并囑咐他控制住腹瀉就自己去學校。
第一個會議是部門會,必須要解決一些問題,不斷地接到信息:媽媽,我還在拉肚子。肚子還是痛。吐了一次。我堅持去學校了…
初時有些急燥,想起書里“心流"的方法,既然目前管不到他,急也沒用,只能憑他自己了。于是專注于會議內容。
《心理學時將一種良好的工作狀態的體驗稱為“心流”:在工作時全神貫注,而忘記時間以及對周圍環境的感知,即便沒有報酬也樂在其中。》
下午,兩個會議結束,又處理了手上的事,方心急火燎地趕往學校。
棋說不用接他了,好了很多。我堅持等著見了他,雖然還是焟黃的小臉,但背己伸直了,說:“我沒事,你也不看看我是哪個!"
這份對自己身體的自信,也源于我的樂觀吧。
在回來的路上,完成了這篇文的初稿。雖然是很繁忙的一天,但此時仍精力滿滿。
這個三八節就這么度過了,值得高興的是,群里男同胞好多都發了紅包,哈哈,這就是女兒節的可愛之處了。
紅包多多益善啦,謝謝紳士們。
當然今天我的案例只說明了其中兩點的運用,而中間還有一個重要的理論:“把你的時間和精力留給真正重要的人,用陪伴來表達愛。"并不適用我今天的案例。
每周六下午和周日,我會推掉一切活動,只專注于陪棋哥,并在與他相伴的日子里,獲得新的積極的能量。
言歸正傳,開始《精力管理》第三天:情感能量——靈活駕馭豐富情感
書里也有很多案例可供大家參考。
今日關鍵詞:
積極情感,消極情感,情感穩定器,情感承受力,情感容量
如何獲得正面情感
精力管理認為,和體能一樣,人的情感狀態也會影響其效能表現。為了達到最佳表現狀態,我們需要保持積極的情感狀態,消極的情感是有害的。
消極的情感會損耗大量精力并導致效能低下,長期的負面情感甚至會導致一系列生理紊亂和疾病。長期情緒消極(特別是生氣和抑郁),也會導致背痛、頭痛、心臟病等疾病。
在組織中,有負面情緒和能量的人危害很大,因為這樣的情感容易傳染給其他人。如果我們讓他人產生害怕、生氣、挫敗等情緒,我們就是在損害他人的效能。
而積極的情感不僅能促進個人能效,對組織也有著深遠的影響。
蓋洛普調查發現,在預測員工生產力的各項指標中,員工和直接上司的關系是最重要的風向標。他們是否感受到上司的關心?在過去7天里,他們是否得到認可和表揚?上司是否定期鼓勵他們的進步?員工的表現與上司能否持續和員工進行積極的交流呈正相關。
要使情感效能最大化,就要在情感肌肉的定期鍛煉和周期恢復之間達到平衡。
如同過度勞累會損耗我們的心血管承受力,我們的情感精力也是如此。如果不斷支出而得不到及時的恢復,我們的情感也會衰竭。
當情感肌肉很虛弱或無力滿足要求時(如缺乏信心或特別不耐煩等),我們就必須系統地對情感肌肉進行鍛煉,設計出相應的改造模式,迫使自己超越現有的能量極限,然后恢復,進而增強自己的情感承受力。
你每周有多少個小時是純粹為了開心和補充精力?
你覺得非常放松的時候所占的比例有多少?
你最近一次完全拋開工作,又是什么時候?
很遺憾,大多數人所從事的工作或參加的活動并不能真正讓他們開心。不過,別灰心,我們只需要對生活方式做些簡單的調整,就能讓情感重新得力。
改變的關鍵就是給自己留出時間,做你真正感興趣的事情。任何令你感覺安全、愉悅的,有成就感的活動,都會激發積極的情感。
也許是唱歌、跳舞、練瑜伽、跑步、爬山;
也許是讀書、聽音樂、看展覽、參觀博物館;
也許是忙碌一天后獨自度過一段安靜的發呆時光……
無論做什么,重要的是你要定期為自己提前預留享受放松的時光。不管是每晚臨睡前的安靜一刻,每周一次的偷得浮生半日閑,還是每季度一次的度假旅行,請把它們優先排進你的日程表,把這段享受放松的時間看得和工作同樣重要。
活動本身的吸引力、豐富程度和生動性,會影響你情感補充的深度和質量。
比如,看電視是大多數人放松和恢復的基本方式之一。然而,很多電視節目如同思想和情感上的垃圾食品,雖然可以提供暫時的放松,但基本沒什么營養,而且容易“攝入過量”——追劇時一不小心就熬到了深夜,反而第二天更累。
日本管理大師大前研一寫過一本《OFF學會玩才會成功》,分享了他在工作之余通過探索和發展興趣平衡人生的智慧。
他建議人們在業余時間暫停使用電子設備,充分享受旅行、戶外活動和運動的樂趣。
如果你也想學習如何走出壓力和焦慮,下面這個案例可以給你一些啟發:
焦慮生硬的艾麗卡
目標肌肉:增加靈活性
目前現狀:工作充滿壓力,缺乏個人時間,很少體驗快樂時光
表現障礙:焦慮、生硬
期望成果:享受、平衡
調整計劃:
周一、周三、周五:在植物園午餐,走進大自然,閱讀喜愛的小說;
周二:下班后參加熱愛的舞蹈課程,替代單調乏味的跑步機健身;
周六:9:00—11:00,參加讓她感覺美妙的園藝活動。
前期準備:報名舞蹈課程、選擇三本小說閱讀
調整效果:
工作中開始鼓舞他人,為同事提建議和指導,自己也越來越高效了;下班后上完舞蹈課回家,感覺更加放松了。
讓人際關系促進精力再生
你和另一半可以無話不談嗎?
你多久為自己安排一次和家人獨處的家庭日?
當你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可以毫無顧忌地和家人或朋友傾訴嗎?
關系是每個人的情感穩定器,深度關系是需要用心經營的。一段穩定的深度關系包括奉獻和索取、交談和傾聽、稱贊和被稱贊,這是一種周期性的互動。
如果在一段關系中,一方付出很多,得到的回報卻很少,不免會感到空虛和失落,長期下去將影響友誼的健康發展。然而,維持一段健康的關系卻可以帶來積極的情感精力及其更新。
經營情感關系主要分為兩種情形:發展新關系和加深已有的情感。我們可以通過分析書中的兩個案例來學習背后的思路。
芭芭拉:從新的朋友圈中找到精力補充源泉
芭芭拉是一位營銷主管,除了每天長時間工作外,沒有什么朋友,也沒什么興趣愛好。通常,下班后的她總感覺精疲力盡,甚至悲哀絕望。
意識到自己的精力管理問題后,她報名參加了健身課程,并且意外地由此認識了一群有共同興趣愛好的朋友。隨著相互了解的加深,她開始定期和愛好健身的伙伴們外出聚餐。在工作上遇到煩惱時,及時與新朋友聊天也會讓她擺脫煩惱變得開心起來。隨著她們之間的理解和支持越來越多,她也開始努力回饋朋友們。
這些養分補充了她的精力,也為工作儲備了更多積極的情感力量。她上班時情緒變得愉快,精力也更集中,更能積極地投入工作了。
案例點評:從興趣愛好入手,在志同道合的伙伴中間最容易快速建立新的友誼。這種在家人和同事之外的情感關系,常常可以超越利益或固有觀念,給人很好的滋養。隨著最近幾年互聯網社群的迅速發展,人們也越來越容易找到有共同興趣愛好或價值觀念的伙伴。請你也試試,給自己打開一扇新的窗戶。
杰德:通過深度交流發展親密關系獲得養分
48歲的杰德是一家廣告公司的創意主管。不管是和公司的同事、下屬,還是和家里的妻子、孩子,都很少有深入的交流。他感覺和外界的關系變得淡薄,流于表面。
在意識到問題以后,他開始建立家庭日:每周六上午留出一個半小時專心和妻子聊天,以彌補平日交流的不足;每隔一周的周三晚上,他們會固定約會一次,如果出差,就擇日補上;和女兒約好每周一晚上一起出去吃飯,方便太太參加感興趣的網頁設計班。
杰德很快發現,和妻子女兒的獨處時光非常愉快,她們顯然也很期盼和他待在一起。這些歡樂時光也給他帶來了更多精力,讓他工作起來更有活力和動力。
案例點評:親密關系是每個人一生都要修習的課題,婚姻和家庭也是需要用心經營的。定期陪伴家人,和他們一起做些喜歡的事情,共同度過快樂的時光。
這種積極的深度關系會為你帶來源源不絕的情感能量。把你的時間和精力留給真正重要的人,用陪伴來表達愛。
積極擴充情感容量
通過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讓自我享受放松一刻,或者重新認識新朋友、加深原有關系,這些都可以為我們提供源源不絕的積極情感能量。
可是,面對像自卑、缺乏安全感、急躁或挑剔等消極、負面的情感能量時,我們該如何是好呢?
就像身體肌肉可以通過鍛煉增強承受力一樣,我們也可以通過走出舒適區,有意識地訓練自己增強對負面情感能量的承受甚至轉化能力。
下面,我們通過幾個案例來看看可以怎樣走出負面情感能量:
朱迪絲:自卑、缺乏安全感
朱迪絲作為一個獨立設計師,雖然事業成功,內心卻一直認為自己不夠好,害怕別人深入了解后會不喜歡她。雖然她在社區或通過工作認識了一些可能成為她潛在客戶的人,但由于怕被拒絕,她從來沒有采取行動去爭取他們,這導致她無法積極發展新客戶。有時,面對一些客戶對她設計提出的質疑,朱迪絲會不敢完全展示自己的設計理念,這給人造成了不夠權威的印象,也會流失一些客戶。
朱迪絲的改變是從突破自己的脆弱變得勇敢開始的,她作出了以下調整:
目標肌肉:自信、勇敢、坦率
表現障礙:自卑、缺乏安全感,回避沖突
期望成果:拓展業務、相信直覺
調整行動:
周一、周三:9:00—12:00,給潛在客戶打跟進電話;
周五:14:00—16:00,向所有客戶反饋設計方案的真實想法。
調整效果:增強自我肯定;勇敢表達自己獨立想法;獲得新客戶的認可。
艾倫:不會傾聽,缺乏共情
艾倫不愛交流、挑剔和態度強硬的工作風格讓同事和下屬感覺自己不受重視,甚至覺得受到了侮辱。
他決定通過練習共情技巧以提高靈活性,更專注地傾聽他人的意見,嘗試站在別人的立場上去交流。
目標肌肉:共情
表現障礙:糟糕的傾聽,不顧及他人感受
期望成果:有深度的人際關系
調整行動:從傾聽而非講話開始,用自己的話復述對方的意思,并給予反饋。
調整效果:下屬發言更積極有活力,越來越自由地表達想法。
學會接納不同情感
人為地把情感能量分為積極和消極、正面和負面雖然有利于我們快速識別情緒狀態,卻也容易讓人產生厚此薄彼的對立不接納心態。
我們傾向于選擇自認為積極、向上的一面,重視某些情緒技巧,忽視甚至看輕另一些。比如,我們可能過于看重堅強而蔑視脆弱。其實兩種品質對情感肌肉同等重要。很多品質是互為對立統一、不可偏廢的,像慷慨和節約、開放和審慎、自信和謙遜、耐心和急迫、激情與沉靜等等。
如果花時間評估目前的情緒廣度,你很可能發現自己在某方面的情緒肌肉遠遠超出其對立面。
我們要學會不以非此即彼的心態面對不同的情感能量。情感容量的最高境界,是足以駕馭所有豐富情感的能力。情感層面的全情投入,也需要不加評判地接納對立統一的所有品質和情緒狀態。
我們都是復雜和對立的結合體。因此,我們必須在失衡之前建立足夠強大的情感能力。我們的終極目標是能夠在對立面之間自由靈活地切換。
今日總結
今天我們主要對影響精力質量的情感能量進行了深入學習。
想要最佳的表現需要保持積極、愉快的情感狀態:快樂、挑戰、冒險和機遇。
為積極情感提供動力的關鍵“情感肌肉”是:自信、自制、有效處理人際關系和理解他人。
同時,我們重點從自我關系、親密關系和日常人際關系等不同維度,探討了如何系統地優化自己的情感精力模式,從而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情感能量,進而提高工作效能。
要點:
消極的情感不會致命,但卻極其消耗效能。我們可以通過享受放松的時刻來獲得正面情感能量。
想訓練諸如耐心、信心和理解他人等能促進效能的“情感肌肉”,需要迫使自己走出舒適區迎接挑戰,然后在定期鍛煉和周期恢復之間取得平衡。
任何愉快的、有成就感的以及能達到自我肯定的活動都是情感補充和恢復的源泉。
只需要對你的生活進行簡單調整,就能讓情感重新獲得動力:即做你真正感興趣的事,定期為自己提前預留享受放松的時光。
關系是每個人的情感穩定器,深度關系是需要經營的。一段穩定的深度關系包括奉獻和索取、交談和傾聽、稱贊和被稱贊,這是一種周期性的互動。
蓋洛普調查發現,保持持續高效的關鍵因素之一,是在工作上至少有一個好朋友。
思考與討論:
1、你之前是否有注意到情感對自己工作效率的影響?
答:注意過,但沒深入研究。
2、你現在對情感能量的管理是否得心應手?你打算如何優化自己的情感精力模式?(請給自己定下一些相關的目標)
答:有一定心得,但說不上得心應手。在自己還沒有能力將周圍的負能量轉化為正能量之前,暫時遠離負能量,有能力之后再學會在對立面之間互相切換。
3、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一名拳擊手,正在進行一場冠軍爭奪賽。離比賽結束只剩下最后10分鐘了,雙方比分還是咬得很緊。此時你忽然分神了,或者腦海中閃過一個消極的念頭“我快撐不住了”,猜一猜結果會怎樣?
答:輸掉比賽,最后比拼的是信念和意志力。
在本書作者吉姆和中量級拳擊冠軍雷·曼西尼合作的過程中,曼西尼分享過一次類似的經歷,他說:“單單是一個消極的想法就會讓你臉上中一拳。”
分心、消極、固執、呆板等等,這些思想分散和僵化的行為有時就像地雷,會毀掉我們的工作成果和職業前景。
4、心理學將一種良好的工作狀態的體驗稱為“心流”:在工作時全神貫注,而忘記時間以及對周圍環境的感知,即便沒有報酬也樂在其中。
你體驗過這種心流的感覺嗎?你上一次全神貫注是什么時候?如果經常不能保持專注,你認為問題出在哪,又該如何改善呢?
答:體驗過,我能經常保持專注。因為從小覺得自己不夠聰明,那就勤奮啰。
5、假如你現在的工作是產品設計、廣告文案或者商業企劃等,是否需要經常和創意打交道?回想一下,當你靈感不斷時,通常是在哪些地方和場合呢?當時你正在做些什么?這對你有什么啟發?
答:冥想和聯想時會靈感不斷,清空自己的大腦,心無旁鶩。或想打動自己的人事物。
6、回顧你過去的人生,你學到的三個最重要的教訓是什么?它們為什么重要?想想誰是你尊敬的人,描述他最讓你欽佩的三個品質。
答:1、靠自己,不可依賴他人。2、切不可因待別人太好,因顧及情面,而讓別人掌控自己。3、學會愛自己。
女人唯有愛自己,自己掌控自己,才能獲得豐盈的人生。
尊敬的人:善良、正直、幽默大氣
7、你處于最佳狀態時是什么樣子?如果將來要在你的墓碑上刻一句話來描述你的一生,你會刻什么?
答:最佳狀態:陽光明媚。
刻六個字:她來過,她無悔。
8、你最近三年的目標是什么?支撐你不斷向前的動力是什么?
答:上班時間,踏踏實實做好本職工作,無愧于自己拿的工資。
下班時間看完150至200本書,并作好讀書筆記,每天堅持碼字或涂鴉任選一(周日可停,專心陪棋哥),每周兩次瑜珈和一次舞蹈。每年和棋哥出去旅游一次(以增長棋見識,也尋找我的寫作題材)。
支撐我前行的動力是:和棋哥共同成長,找到真正的自己、豐盈的自己、棋哥和我深愛的自己,不讓自己白活!
我的答案已透明,你的呢?敢不敢秀出來?敢接的可寫在評語下,哈哈哈
本文摘自《精力管理》吉姆·洛爾和托尼·施瓦茨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