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蜜跟我抱怨:“老覺得我婆婆在跟我搶孩子。孩子的事情大包大攬,什么都不讓我插手。每次我帶孩子出去玩,也是東問西問,讓我別帶出去,難道我會把她孫子賣了不成。”
?為什么會有婆婆在跟我搶孩子的想法呢?
首先是價值感的問題。
孩子還小的時候,無論是當媽的,還是當奶奶的,生活重心都放在孩子身上,孩子對自己的需要,成為自身價值感的重要來源。
可是,孩子只有一個,大多時候有一個大人跟她在一起就夠了。
孩子媽和孩子奶奶都需要通過被孩子需要來滿足自己內心的價值感,所以會產生一種婆婆在跟自己搶孩子的感覺。
?其次是婆婆可能擔心你年輕,照顧不好孩子。
婆婆總認為自己已經養育了一兩個孩子,生活經驗比你豐富。平時看你自己都不怎么能照顧好,怎么能照顧孩子呢。所以會大包大攬關于孩子的大小事情,不希望你插手添亂。
最后,還有可能是雙方話語權爭奪的問題。
全家重心都在孩子身上,對于孩子大小事務,該采取什么樣的處理方式,每個人意見可能不會統一。比如冬天穿衣服的問題,我認為小孩子愛動,容易出汗,穿衣服跟大人差不多,或多一件半件就行。婆婆會擔心孩子感冒,總喜歡給孩子多穿一些。
意見不統一,雙方都想堅持自己的意見,這種話語權的爭奪,也會通過照顧孩子體現出來,產生爭搶孩子的錯覺。
?怎樣避免因“搶孩子”產生的家庭矛盾?
?如果真的出現雙方有爭搶孩子的心理,很容易造成家庭矛盾。這種矛盾無論對家啊人感情,還是對孩子,都會造成一定傷害。該怎樣避免因為教養孩子產生矛盾呢。
?1、小事上適當放手給婆婆。
婆婆年紀較大,生活圈子更小,可能比我們更需要通過孩子滿足自己的價值感,孩子的事情上,如果她愿意操心,做法沒問題,我認為可以放手讓她來。一方面滿足了婆婆的心理需求,一方面自己的時間更多難道不好嗎。
如果你覺得婆婆實在對孩子傾注了過多的心血,也可以鼓勵婆婆多花一些時間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比如跟老伙伴們去跳廣場舞,散步健身,幫她找一些喜歡看的電視節目。
當她的生活圈子更廣闊了,自然可以從多方面獲得生活愉悅感與自我價值感,也就不會有那么多精力來跟你“搶”孩子了。
2、證明給婆婆看,你能帶好孩子。
如果婆婆是擔心你年輕,沒有帶孩子的經驗,怕你照顧不好孩子而不讓你插手孩子的事情。
那你確實要反思一下,自己是否確實做到讓婆婆放心。很多時候都是年輕人在外上班,婆婆在家帶孩子。孩子的生活作息,她可能更熟悉。自己帶孩子的時候,也要考慮孩子和老人磨合出來的作息時間,不要隨意打亂,以免造成婆婆更多的麻煩。
比如平時孩子跟婆婆都是固定一個時間睡覺,你回來了,一時興起,帶孩子玩到很晚,然后孩子可能出現鬧覺,婆婆就會認為你帶不好孩子,反而給她添亂。
平時也要在婆婆面前積極主動,把關于孩子的大小事情安排妥當,讓婆婆放心。證明給她看,你在用心照顧好孩子,孩子在你的照顧下也非常開心健康。
3、對婆婆的付出給予足夠的肯定
如果你認為婆婆在通過孩子跟你爭奪話語權,你可能要反思一下,平時對婆婆的付出是否不夠重視,讓她感覺自己不夠尊重。
現代社會的婆婆,跟婆婆擺架子的畢竟是少數。婆婆幫自己帶孩子不容易,多多在孩子和家人面前肯定婆婆的付出,感謝婆婆的的辛勞,讓婆婆知道自己的付出是被你看到的。老人家,千辛萬苦,總歸是希望孩子好。
4、堅決捍衛自己育兒的主動權。
在育兒的原則問題上,比如行為規范、健康及教育問題上,當媽媽的要把好關。
如果跟婆婆存在育兒理念上的沖突,認為婆婆的觀念不科學,更要主動溝通,讓她理解因為不科學的育兒方式,可能帶來的危害,明確表示自己的擔憂。同時堅決捍衛自己在孩子教育上的主動權。
比如,我家孩子愛看動畫片,婆婆看孩子看動畫片的時候那么開心,有段時間毫無節制地讓她看。
這當然不行,長時間看電視不僅損傷視力,而且孩子會因此缺乏運動,與人缺乏交流,不利于孩子的身體健康及智力發育。于是,我認真跟婆婆溝通,告訴她看電視給孩子帶來的危害,婆婆很快就控制孩子看電視的時間了。
孩子也是她的寶貝,她當然希望孩子好。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做法,理智的婆婆都會聽從你的意見。
總之,娃是自己的,誰都搶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