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以下八個方面進行了對比:
1、產品定位
從這個slogan看,天天快報已經與自家的騰訊新聞做了分類,騰訊新聞的“事實派”的目標是占領時效新聞市場,那天天快報的“有料”的目的則是占領泛資訊市場,打造更網絡化、娛樂化、生活化的推送內容。而頭條主打的“你關心的,才是頭條”,側重在用戶關心,有價值并個性的內容,涵蓋新聞、娛樂、購物等等,目標受眾會更廣泛一些。
2、下載量
可以明顯看出,頭條的下載量還是要明顯高于快報的。
榜單來源:https://aso100.com/rank/index/country/cn/device/iphone/brand/free/genre/6009
從2016年8月14日至2017年8月14日,今日頭條下載量預估總計為3800.9萬,而天天快報的下載量預估總計為2153.1萬,兩者差距較大,但快報上市時間較晚,還處于成長階段,所以后期的潛力巨大。
3、功能框架
兩者都將看新聞咨詢作為主功能,個人中心上可以看出,明顯頭條的設置比快報更多,更精細。頭條還比快報多了一個微頭條的功能,在下文會詳細說。
4、主界面?
頭條采用了標志性的紅白設計,且在下拉菜單時,保持了搜索欄的窗口凍結,在下滑內容時,保持頻道欄和搜索欄始終位于屏幕上方,且搜索欄中始終有一些熱門搜索,可以引導用戶關注最近的熱門信息;而快報則保持了頻道欄的固定,搜索欄在下拉后會自動隱藏,且下滑后,要再往上滑到頂端才能重新出現搜索欄——隱藏的搜索欄可以擴大有效閱讀區的面積,但不利于搜索功能的使用,建議可以改成往下滑隱藏,往上滑就出現搜索欄的設計,并在搜索欄中預輸入一些熱點關鍵詞。
5、底部欄對比
底部欄兩者都是分了四類,兩者都將主頁,視頻,我的放在的底部欄,不同的是:快報的底部欄第三項是關注,而頭條的底部欄第三項是微頭條,關注放在了上方的頻道欄第一項中。
可以看出,微頭條的定位和作用類似于一個朋友圈的功能,頭條用戶可以發表一些自己的日常,而快報用戶在快報的手機app上,并沒有發現可以發送短文字、圖片、視頻的功能,只能評論和點贊。
這其實很局限用戶的參與度,用戶僅僅參與評論點贊,是很難能從這個app中找到歸屬感,不是每個人都隨時有話說,能發表長篇言論見解,也不是所有人一開始就知道如何運營自己的頭條號,企鵝號,這些運營感覺都需要培養。初來者可以通過自己發的一些微頭條,尋找自己的風格和方向,增強自己的媒體感,玩著玩著,積累了自己的人脈與粉絲,想法多了,自然一篇文章的書寫也就不太難了;而一些頭條大號,則可以在發表正式文章、視頻之余,也分享一些自己的日常心得和趣事,增強與自己的訂閱者或者粉絲的互動,塑造一個更加全面,更加貼地氣的自媒體形象。
現在的新興自媒體,與傳統媒體最大優勢在于,它使得人人都有發聲的麥克風,大大降低了信息傳播的門檻。不管什么媒體,最終是信息提供者的角色,而信息有效傳遞的前提就是要了解受眾需求。所以,一個自媒體,一邊寫著自己的獨特見解、擅長專業的文章,一邊和自己的粉絲交流打趣,分享生活,培養與粉絲的相互了解,是否比只是在自己的文章評論下面,看看讀者的點評和點贊,形象更加豐滿呢?
所以從這個底部欄的安排來看,我認為頭條更加人性化,更全面一些。畢竟不管是企鵝號還是頭條號,這都是一個自媒體發表內容的平臺,有流量,有關注,信息才能傳播的更有效、更有料。
6、進入入口
其實快報和頭條都是主推,通過大數據處理來描繪用戶喜歡的制定智能推薦個性化內容,快報由于有騰訊的廣大用戶平臺基礎,可以從微信、QQ、手機號三個方式登錄入口,通過用戶在朋友圈、QQ空間、用戶好友的相關信息來猜測用戶的喜好與興趣;相對于快報,頭條的入口更多一些,除了以上三種,還有微博入口、天翼賬號和郵件賬號入口,可以看出頭條在努力從以后和相關的客戶賬號上挖掘信息,與微博和電信合作,但是相對于快報的QQ與微信內部信息,頭條上挖掘的信息不會有騰訊這么全面和深入。
7、不感興趣功能
可以看出,快報與頭條最主要的功能——新聞閱讀上沒有太大區別,都可以通過點擊不感興趣或者關注來制定自己的閱讀內容“套餐”。
如果入口的用戶數據可以挖掘出用戶的感興趣的內容,那么不感興趣這個功能就是幫助系統避免推送、投遞一些用戶不喜歡、甚至于厭惡的內容。這一功能非常重要,很有可能就直接決定了用戶對這個產品的感官,是智能還是垃圾。
用戶信息的挖掘程度不一,也直接導致了兩者對待感興趣和不感興趣信息評價體系有了一定的差別。
快報的界面比較簡單,就是不感興趣,至于具體為什么不感興趣,這個要靠后臺的識別框架來幫忙解決了。頭條將這個按鍵分為了兩類,一類是簡單的不感興趣,與快報一樣,另一類則是具體的不感興趣的原因,是因為看過了,還是因為內容太水,還是因為對這個內容覆蓋的標簽不感興趣。就用戶體驗感來說,肯定是快報這種只有一個按鍵的體驗感會更好,頭條給了這么多選項,對于用戶來說,可能更多也只會直接按不感興趣鍵,而不是認認真真的挑選原因。
本來這兩個app就是主打智能推薦,所以判斷出用戶不喜歡的內容,也交給機器吧,這也會是一個趨勢的,但這也對后臺的算法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需要前期投入大量的匹配和模擬計算。
8、內容標簽分類
從頻道的內容和分類上看,可以明顯看出,頭條的顯性標簽比較多,但快報的隱形標簽更多,且快報的標簽更加細化,且具有地域性的分類。
通過詳細的查看,我們可以發現,快報的分類會更加優于頭條。
首先,快報的總體分類并不少于頭條,快報有84個頻道,而頭條是58個頻道。
其次,快報對于目標用戶進行了形象預測,模擬了多個用戶愛好場景,快報將標簽進行了細分。
比方說,想要地方新聞的可以選擇省份頻道,而喜歡運動的可以從愛運動的分類中找到自己喜歡的標簽,而年輕的喜歡御宅文化的也可以從御宅族中找到自己喜歡的標簽。這也是對微信、QQ用戶一些基本數據統計后得到的群體愛好。
總結:
經過界面、功能等方便的對比,可以考慮從以下幾方面來改進和優化天天快報的客服端。
1、界面設計和配色方面,應該學習頭條的紅白配色方案,快報app要突出自己的色調(橘色);
2、在新聞推薦方面,需要學習今日頭條的挖掘和推薦算法,利用好自己的用戶數據,可以嘗試繪畫用戶圖像,考慮做成男生版、女生版,并根據性別,著重做一些愛好的猜測,如女生版可以多推薦美食、護膚、化妝等等,男生版可以多推薦游戲、數碼等等;
3、手機網絡下節省流量,可以考慮,在有WiFi的條件下自動或者手動離線緩存垂類內容;
4、視頻界面上,可以有每個視頻的大小,幫助用戶判斷是否愿意在3、4G的網絡下用手機流量觀看
5、可以多增加一個類似朋友圈的功能,幫助普通用戶提高手機app的參與度,熟悉app的用法等,也幫助企鵝號用戶多與他們的訂閱者交流、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