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一個朋友籌備了一場草地民謠音樂會。
一個一無所有,快沒錢交房租,還要搞音樂聚會的四十幾歲老男人。
一群自發組織的民謠“散粉”。
公眾號發出草地音樂節這條信息之后第二天,
我在朋友圈看到有個朋友在問:
上海有沒有適合安靜的聽聽歌的民謠酒吧?不要鬧的,求推薦。
我曾經也有和他一樣的困惑,于是迅速安利了這次活動。
一群純粹的愛好者,在我朋友的聚集之下,自發組織了一次像模像樣的草地音樂節。
沒想到,效果驚人地好!
活動當天的分工早早定好
負責給大家買零食的小伙伴
九點多就出門到世紀公園旁的超市采購
有人大老遠從莘莊送了樂器過來
有人十點多就在里面踩點
占了湖邊絕佳的位置
有人特地從江蘇打高鐵來獻歌
有人拉了自己的同事、同學……
各種小伙伴來湊人氣
可能春天本身就是個
充滿旋律的季節,萬物蘇醒
我們就這樣被召喚而來
“想歌唱,就站到天空與大地間去
外國友人Andy第一個為我們表演了吉他和手鼓,一群非業余歌手開始紛紛上臺,
越來越多圍觀的人。大家開始詢問,我們是個什么組織?
我們就是一群喜歡聽歌的人呀
彼此甚至都不了解。
唯有音樂能跨越一切界限。
他們是十多年的好朋友,來自不同地方,不同的工作,只是因為熱愛民謠而一直惦記著對方。
他們是新認識的朋友,卻一見如故,聊八卦,搶零食~
他們是來圍觀的路人,一首簡單的歌,可能會讓不同的你,聽出不一樣的感觸。
還有一位一位退休老人,攝影協會會員。全程幫我們記錄下這些美好的瞬間。
走的時候他很高興地說“我今天八十了!”
大家齊喊——爺爺你好帥!
八十的年齡,二十的內心,對生活一直保持熱情,世界永遠是春天一般生機盎然的景色。(好吧,我又灌雞湯了……)
公園管理員擔心圍觀的人太多,會引起騷亂,于是我們輪班到路口維持秩序。遇到一個六七歲的小男孩,聽了我的解釋后,非常認真地提醒路人要小心,不能亂踩踏破壞花草。末了還跟我要了電話?;厝サ穆飞线€真的打過來,認真地詢問我們平時都在哪里聚會,天空與音樂工作室的具體地址,還說要帶爸媽一起去。
所以,音樂是生活的氧氣,可以跨越一切界限。
我的朋友來自彩云之南,
行囊里裝著,
云貴高原的質樸和美麗,
背著吉他,在浮躁的繁華世間,
在永恒的天地間,行走著……
充滿激情地追尋著,
理想與現實擁抱時的平靜。
他說要讓音樂走進生活,
把這個活動繼續辦下去。
4月11日,忽然發現朋友圈在懷念王小波。
“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p>
這話聽著著實矯情,就好像有些人對民謠的看法,除了悲風傷秋,姑娘憂愁,還有媽蛋時不時就來的比大姨媽還不規律的孤獨。
當然不是,嚴重曲解。
民謠是最近于生活的一種音樂,沒有流行音樂的華麗熱鬧,沒有搖滾樂的爆發和宣泄。
民謠,是我們抵抗現實生活的堅硬外殼下,柔軟,真實且持久的感受,
朋友給自己的工作室取了個名字——天空與大地音樂工作室,
寓意:理想像天空一樣高遠,做事像大地一樣質樸。
我們懷念王小波,因為終于知道好的文字,好的內容有多重要。
我們舉辦民謠音樂會,因為城市太缺好的文化生活內容。
“我們將發起“City-Echo”行動,定期舉辦小規模的音樂會,沒有華麗的舞臺,只想要純粹真實的聲音,一起去街角,去草地,去天臺……認真唱歌!希望能召集那些默默無聞的音樂愛好者上臺,讓音樂縈繞在每一條街角,每一個窗邊。”
這是朋友說的。
他的工作室弄了半年多,每周免費提供零食飲料給大家唱歌練琴,玩桌游。
他孑然一身。
他行走在天地間。
他讓我知道了,真的有一些人,不會被這個社會所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