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親家庭,我想本應該是一個中性詞吧,現在卻往往含有了貶意的內容。
前段時間在某個相親類節目中前后看到過兩位男嘉賓都是因為是來自單親家庭而被嫌棄,最終令相親告吹,主要原因是來自家長們的反對聲音,尤其是來自母親的反對,可能認為來自單親家庭的孩子有這個那個的由于單親家庭而帶來的各種毛病以及單親家庭本身的一些不足,會給以后的小家庭和大家庭帶來不良的隱患和問題。雖然節目中表示嫌棄單親家庭的家長最后也道了歉,但其內心未必真是馬上認識到自己的言行有何不適,哪里不當。
其實在相親中,任何一種選擇都是自己的自由,選擇的本身無可指責,但前提是不要對單親家庭先入為主,甚至妄貼標簽。
單親家庭,大多無非是以下幾種情形,一種是夫妻雙方感情破裂離婚造成,一種是夫妻某方因病或意外去世,還有一種是未婚的男方或女方帶有孩子的。單親家庭,因為父親或母親角色的缺失,家里可能會少了一份角色關愛,就像構成一個面的三點少了一點而成了一根線,其家庭生活的各方面會變得薄弱些,夫妻單方承擔了家庭所有的責任和負擔,時間上的、經濟上的、家庭日常生活上的、對孩子的陪伴和教育上的,還有來自家長自身的工作和情感上的困惑和困難,難免會給這個夫妻單方帶來各種壓力和不良情緒,也會讓孩子在這種環境里感受到壓抑和不安全感,孩子可能會孤僻、內向,也可能會暴躁、叛逆。因為是單親家庭,孩子可能會更依戀自己的父親或母親,也可能會因為被動成了單親家庭的孩子而怨怪家長、排斥家長。確實單親家庭所面臨的各種困難比雙親家庭要多,也因此很可能對孩子的成長產生一些不利的影響,只是凡事都有兩面性,單親家庭既有其不利的因素,也會因此產生些有利的促進因素。事實上很多單親的孩子懂事更早,更能體會父(母)的不易,獨立堅強,勇于擔當,更愿和父(母)交流溝通,更能成為彼此的依靠,從而更加深家庭成員之間的感情。只是奇葩的是這個在任何家庭里都會被渴望的濃厚親情又成為單親家庭孩子戀愛婚姻中的“一宗罪”:戀母或戀父。
其實所有單親家庭可能出現的負面影響和后果在雙親家庭中也照樣可能出現。現實生活中,我們看到太多的雙親家庭里也會因夫妻不和,常年是吵吵鬧鬧,甚至大打出手,家庭里沒有和諧平靜、沒有關愛融洽,只因為要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勉強湊合在一起,或因涉及家庭財產分割難以平衡、也或者出于對夫妻一方出軌的所謂報復心理而貌合神離。殊不知,這樣的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往往傷害更大、隱患更深,孩子會在父母爭吵的狹縫中無所適從,也或是左右逢迎、利用父母雙方的溝通盲點達成自己不恰當的需求,同時也易讓孩子產生罪惡感、自卑感或暴戾的脾氣。
其實衡量一個家庭是否幸福,孩子能否健康快樂長大,有無什么可能影響以后婚姻家庭生活的不良性格和心理,家庭是單親抑或雙親不是標準。關鍵是要看這個家庭里有沒有愛的氛圍:家庭成員之間互敬互愛,父母關心子女,子女也孝敬父母,家里有爭論,也有說笑,有理解有包容。這樣的家庭無論是單親還是雙親都是健康的,讓人感覺溫暖的,而這樣家庭成長的孩子也會是快樂的、有擔當的。
我不知道有嫌棄單親家庭想法的人其家庭本身是否是一個幸福有愛的家,若是,他(她)應更能理解單親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的不易,也更應能涌起那份父愛和母愛,只要孩子之間是適合的、相愛的,其他的難道不能因愛而化之嗎?若其雙親齊全的家庭充滿了不和諧,不是也該能體察孩子身處其中的痛苦和無奈?況且處于家庭風暴漩渦里的家長自己不也會時常想著與其如此還不如分開的好嗎?
單親家庭這個詞語的重點是家庭,在這個家庭里,只要成員之間是相親相愛的,即使家庭因素有所缺失,但它不會妨礙幸福的完滿的,而單親的孩子更不應被貼上標簽歸為另類。就如車票上的單雙號,搭乘的人既無法選擇,也無可嫌棄,只要自己位置坐得舒服,旅途感覺愉快就可以了,至于途中的風景喜好以及目的地的不同更是無關座位號的單雙了!
朋友,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