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看過一篇文章,作者有兩個朋友,一個是被成為“義工君”,一個被稱為“咖啡君”,他們看起來都很快樂。
前者是一個什么都想要,并且什么都會爭取的人,哪里有免費的禮品贈送、免費的門票、哪里有打折,有大型演唱會招聘的志愿者,但凡有機會、有時間,他都會爭取。
有人覺得他貪小便宜,但是他總是笑著說“這些機會本來就是人人均等啊,你覺得是小便宜,那是因為不好意思去爭取吧?”
而咖啡君就完全不一樣,他看起來什么都有,一副什么都不需要的樣子。他朋友圈里全是優質生活的標簽:咖啡店、新款的電子產品、高檔的美食、美麗的風景……
朋友圈也經常看到那些與世無爭的句子,比如,“接納是最好的溫柔”、“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可是有一天咖啡君突然找到了作者,目的很簡單,就是想借錢,而且一筆不小數目的錢。
問了原因,作者才知道,這些年咖啡君因為追求“歲月靜好”,開了一家頗有情調的咖啡館。但是誰知道經營咖啡店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咖啡君因為經營不善,已經砸了很多錢,這些錢都是父母的養老錢,這兩年的入不敷出已經耗掉了父母的投資和耐心,如今他只能找同學借錢。
作者建議他,先攢錢、積累經驗,然后三五年后再開咖啡店也不晚。
但是咖啡君卻沒有聽作者勸,他說現在咖啡店已經負債累累,再者這兩年已經遠離職場對職場已經不適應了,那里勾心斗角、辦公室政治,哪里是工作,簡直是刑場。
最后作者沒有跟他爭辯也沒有借給他錢,因為他知道咖啡君喜歡慢悠悠的生活……
送走咖啡君,作者打開義工君的朋友圈,剛剛曬出獲得五百強優秀員工的獎杯,出于好奇,作者看了許久沒有在意的義工君的朋友圈。結果作者驚呆了。
爭取來的學生會干部機會,爭取來的贈品和打折物品、爭取來的演唱會現場、爭取到的出差機會和爭取到的升職機會……活脫脫的一部個人奮斗史。
義工君從農村出發,在親戚的幫助下來城里讀書,在草垛旁背單詞,爭取到學校的勤工儉學,看宿舍、送水賺錢,假期就去打工,一直不知疲憊、一直努力的樣子。
而且作者看來,這些年他一直如此,不管遭到什么樣的打擊和坎坷,都樂觀的面對。
兩個人的成長點醒作者:唯有敢于直面生活的人,才有資格說“歲月靜好”。
比如,義工君就一直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并一直為之親,他知道努力給他帶來的哪些好處,也知道為了自己想要的一切,必須目的明確地付出努力,他嘗試過,奮斗過,所有他才有別人所沒有經歷過的“歲月”。
反觀咖啡君,一直都自詡為“靜好的人”,佛系的活著,但是他的“靜好”是建立在父母替他負重前行上面,他沒有得到歲月的任何嘉獎,反倒被所謂的“靜好生活”蒙蔽了雙眼,白白浪費了本該奮斗的青春。
如果一個人在二十幾歲就已經開始向什么時候可以退休,什么時候可不努力、什么時候可以休息的,那么他的人生必然也是荒廢的。
02
朋友A畢業五年已經買了三套房、兩輛車,現在找到一個漂亮嫻熟的妻子,生了一個洋娃娃一樣的寶寶,在大企業擔任中層。
但是他的家庭條件并不好,所有的這一切都源于他相信一點“功到自然成”。他上的大學不是什么好大學,是一所普通的學校。
他覺得自己不止于此,于是在大四的時候準備考研進入了名校。畢業的時候到深圳工作,當時的薪酬已經非常可觀,后來為了照顧父母,他回到了家鄉那邊的企業,當時企業之前有一波團購房,但是他沒有趕上,于是他托人問還有沒有名額,最后一個同事因為要辭職剛好把名額給他,他就在大學不到一年,用自己的攢下的錢買了一套房。
再后來他又是通過做兼職,賺到更多的錢,后來買了一套房,通過一些關系拿到了品質好房,五年一連買了三套。
他總是盡力實現自己的目標。比如某次升職競聘,本身他已經非常有競爭力,但是他還是會到領導面前表明自己的態度,自己特別珍惜這次機會。
雖然領導不會因此提拔他,但是他為自己積極爭取的態度已經給領導留下了許多好印象。努力,比別人做的更好一點,哪怕一點點,功到自然成。
03
現實生活里,我們都希望“現世安穩,歲月靜好”這種方式。特別這樣的觀念已經在年輕人的世界里流行起來。
“現世安穩,歲月靜好”并沒有什么不對,但是年輕人在說這句話的時候,無意間流露一樣本質的東西,那就是“懶”——毫無擔當的玩樂主義,毫無建樹的享樂主義。
有人說,世界上最難看的姿勢不是撅著屁股往上爬,而是懶。
其實換句話說,年紀輕輕的人,最讓人討厭的,不是穿著打扮花里胡哨,不是說話膚淺、行為懶散,而是過早的追求歲月靜好。
你才多大呢?二三十歲,還沒有在職場里大展拳腳呢,還沒有為夢想一意孤行呢,還沒有看過、品嘗過生活的堿性呢,你的歲月薄的像一張白紙。
你卻為賦新詞強說愁,說為了夢想如何如何,剛進入職場沒兩年就成為小油條,熟焾所謂的職場潛規則。工作能拖則拖,能推則推,羨慕著那些退休的人們。
沒有沉甸甸的歲月,也不可能真的靜好。
你剛畢業,家里人正希望展翅高飛呢,你卻一心與世無爭。
你剛結婚,本來可以努力讓生活更加幸福呢,你卻渾渾噩噩,整天打游戲,家里的生活越變越差?
你可能會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但是也僅限于吃飽喝足而已,當你想看一場話劇、想聽一場演唱會、想出國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或者換季了給自己買一件心儀的衣服時候,囊中羞澀是否真的“靜好”?
年輕的我們啊,你心中所謂的歲月靜好是真的,還是為了掩飾我們的不爭與懶惰。
當你本來可以有一個好身材的時候,但你懶得運動;當你本來想著學一項技能的時候,但是你懶得看書,刷起了抖音;當你想把工作做好呢,卻覺得太麻煩;當你想擠出時間培養興趣呢,但是每天卻懶得早起?
你維持了表面的亮麗與光鮮,但是過了之后卻什么也沒有,過去了歲月就只有年齡、就只有愈加發福、不見長進的自己,就只有羨慕那些本來同一起跑線甚至不如你的人現在過的都比你好。你所謂的“歲月靜好”不過是為了逃避生活而找到借口。
連生活都不敢面對的人,那不叫歲月靜好,那叫迷失。
軟弱的人才著急歲月靜好,強大的人只會誠實面對、勇敢擔當,而我愿你是后者!
自薦首頁文章(閱讀量上萬、過千贊或評論多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