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mon文件解析出來之后生成的excel表格,有幾十個sheet;下面就這些sheet所列指標的含義進行分析。
Avg tps during an interval:每個間隔時間內,平均每秒IO數,也可以理解為提交處理的次數
Max?tps during an interval:每個間隔時間內,每秒最大IO次數;
Max tps interval time:最大傳送次數出現的時間點;
Total number of Mbytes read:整個監控時間內讀的字節數;
Total number of Mbytes written:整個監控時間內寫的字節數;
Read/Write Ratio:讀寫比率;
3.右邊的為CPU的總體數據,可以獲取如下信息;
cpu被User/Sys/Wait所占百分比;
cpu整體平均空閑率/占有率,以及最大的空閑率/占有率;
cpu各項數據最大值和平均值的比率;
監控操作系統,最關注的幾個指標分別是CPU、內存、磁盤IO、網絡等。下面對幾張關鍵圖表進行分析。
1. CPU_ALL:所有CPU概述,顯示監控系統所有CPU的平均占用情況,包含User/Sys/Wait/Idle狀態
a. User%,用戶模式下執行的程序所使用的CPU百分比
b. Sys%,內核模式下執行的程序所使用的CPU百分比
c. Wait%,等待 IO 所花的時間百分比
d. Idel%,CPU的空閑時間百分比,此值和User%,Sys%,Wait%之和等于1
e. CPU%,CPU總體占用情況,這個值通常等于User%+Sys%+Wait%
f. CPUs,CPU核數,即操作系統是多少C的
圖12
2. DISK_SUM:總體disk讀、寫以及I/O操作
a. Disk Read KB/s ,每個磁盤執行采樣數據(磁盤設備的讀速率)
b. Disk Write KB/s ,每個磁盤執行采樣數據(磁盤設備的寫速率)
c. IO/sec,每秒鐘輸出到物理磁盤的傳輸次數
3. DISKBUSY:每個hdisk設備平均占用情況
單位為%(百分比)
4. MEM:內存使用情況描述,包括物理內存和虛擬內存
a. memtotal,物理內存總大小
b. swaptotal,虛擬內存(即交換空間)的總大小
c. memfree,剩余物理內存大小
d. swapfree,剩余虛擬內存大小
e. cached,已占用的文件系統緩存大小,由物理內存分配
f. buffers,文件系統緩沖區大小
g. swapcached,虛擬內存中已分配出來的內存大小
h. inactive,最近不常使用的內存大小
5. NET:系統中每個網絡適配器的數據傳輸速率(千字節/秒)
a. Total-Read,網絡適配器每秒接收的數據包總大小,單位是KB/sec
b. Total-Write (-ve),網絡適配器每秒發送的數據包總大小,單位是KB/sec
c. eth0-total,網絡適配器每秒接收和發送的數據包總大小,單位是KB/sec
Sheet名稱
描述
SYS_SUMM
系統匯總,藍線為cpu占有率變化情況,粉線為磁盤IO的變化情況;
AAA
關于操作系統以及nmon本身的一些信息;
BBBP
vmtune, schedtune, emstat和lsattr命令的輸出信息;
CPUnn
顯示執行之間內CPU占用情況,其中包含user%、sys%、wait%和idle%;
CPU_SUMM
每一個CPU在執行時間內的占用情況,其中包含user%、sys%、wait%和idle%;
DISKBSIZE
執行時間內每個hdisk的傳輸塊大小;
DISKREAD
每個hdisk的平均讀情況;
DISKWRITE
每個hdisk的平均寫情況;
DISKXFER
每個hdisk的I/O每秒操作;
JFSFILE
本sheet顯示對于每一個文件系統中,在每個間隔區間正在被使用的空間百分比
NETPACKET
本sheet統計每個適配器網絡讀寫包的數量
PROC
本sheet包含nmon內核內部的統計信息。其中RunQueue和Swap-in域是使用的平均時間間隔,其他項的單位是比率/秒
ZZZZ
本sheet自動轉換所有nmon的時間戳為現在真實的時間,方便更容易的分析
http://blog.csdn.net/flyaway_07/article/details/50378319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