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顏小海長高了,而殷嫣的頭發也慢慢到達了及腰的長度,戚楓的眼鏡不知道換了第幾個,幾乎每個月都能看見他帶著新款的眼鏡出現。
所有的事物都在變,瞧,窗外的那棵梧桐樹已經長高了一大截,教室后面的黑板報也從原來的涂鴉變成正正經經的幾個粉筆大字,上面寫著:“距離高考還有某某天”。
看著桌子上一天一天累積起來的教科書,大家似乎都成了習慣,每天除了做作業還是做作業。
只有每天傍晚的時候,殷嫣和顏小海一起站在教室旁邊的陽臺上,一邊欣賞著落日美景,一邊喝著可樂,這是他們最愜意的時光了。
高二的他們已經分了文理科,顏小海的文科很差,你問他“海上生明月”的下一句是什么,他一定會告訴你,“天涯若比鄰”!
你問他為什么,他一定會斬釘截鐵地告訴你:“海面上出現了月亮的倒影,海天一色,不是比鄰是什么?”
看,他就是這么多歪理。
戚楓的理科很好,每次物理課的時候,他都能完美的解答殷嫣看著就暈的問題,比如:無中生有為隱性,生女患病為常隱,生男患病找女病,父子皆病為伴性……
這些句子就好似緊箍咒一般纏繞著殷嫣,每次看到生物的書就是一陣頭疼。
其實殷嫣原本選的是文科,但是恰巧他們這一屆屬于“斷層”現象。什么是“斷層”,那就是他們這一屆的人特別少,幾乎比上一屆或者下一屆的同學少了幾百號人。
不僅僅是他們這個學校,放眼這個省都是這個情況!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觀,老師經常因為這件事情鼓勵著他們:你們是幸運的,這一屆的學生少,這也就意味著你的競爭對手少了一大半!
實際上殷嫣最初報的就是文科。但是當天晚上班主任就苦口婆心的教育了一番,給她講述著多年來文理的利與弊,其實總歸一句話:今年報文科的人太多了,你不適合。
晚上回到家里,破天荒的發現父母都一本正經的坐在沙發上。這樣的場景讓殷嫣稍稍有些不適應。
“嫣嫣,你過來,我們好好談談。”媽媽朝著殷嫣招招手,示意她過去。
殷嫣沒有說話,只是默默走到了他們對面坐下。
“你們老師跟我們說明情況了,你是不是想要報文科?”
這是詢問再詢問她的意見嗎?殷嫣有些詫異的抬頭,但是下一句話讓她瞬間明白了剛剛那一句根本不是征求她的意見,只是在判斷這件事情的真實性罷了。
“現在文科的工作不好找,而且高考的分數線文科普遍偏高,媽媽認為你應該選理科。”
“你媽媽說的不錯,你媽和我都是理科過來的,文科好有什么用?文科的專業不好找。”爸爸在一邊補充道。
“知道了,我先去做作業。”
這一場難得一見的家庭聚會在不過五分鐘的對話中結束了。
“媽……”走到房門口的時候,殷嫣的手搭在了門把手上,但是終究還是停了下來,轉身道,“我理科不好。”
殷嫣想要一個可以支持她的人。她不喜歡物理化這些東西,她選擇了文科有什么錯?難不成那些選擇文科的人現在都沒有理科的人那般有著喜歡的專業和工作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