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公司所在的園區(qū),生意興隆,不僅在大力開發(fā)空閑土地,加蓋新的辦公大樓,并且還在打停車場生意的主意。本來停車都是免費的。后來大廈物業(yè)不顧租住的公司的各位大佬們的聯(lián)名反對,開始立上停車桿開始收費。收費的價格還是比較低廉的。
幾年過去了,大家總算習(xí)以為常,認為停車費意思意思就行了。真地相信大廈的說辭,對停車場收費只是為了更好的為大家提供管理服務(wù),使得停車變得有序,并不以此為贏利目的。
如今,在停車位一位難求的火爆現(xiàn)狀里,大廈終于又要痛下殺手向牛羊了。大廈說,因為新來入駐的公司員工永遠也排不上車位,為了公平起見,大廈要取消固定車位,而采取商圈停車場的管理辦法,車位先到先得,按照小時計費,不再采用月租模式。這樣不僅提高了車位的利用效率,因為長租車位在車主休假的時候,就會閑置,并且還有人占了多個車位,再抬高價格轉(zhuǎn)租給別人。同時,停車費用還要漲價,翻倍的漲價。
大廈量價齊升,好處盡收,卻又是一副為了維護公平不得已而為之的為難相。
誰再認為大廈不把停車場作為創(chuàng)收手段,誰就是太幼稚了。當大廈里的各位精英,絞盡腦汁地爭取成為業(yè)界第一而不斷廝殺的時候,當大家累得項上上頭發(fā)日漸稀薄的時候,大廈卻可以雇傭著人工低廉的保安大爺,保潔大媽,把精英們踩在腳下反復(fù)收錢。收了租金,再搞個飯店收飯錢,再開個咖啡店收咖啡錢,停車場立個桿,再收停車費。一眾精英們被圍在里面成為一個獨立生態(tài)圈,讓大廈可以反復(fù)賺錢。
所以,大家去西部淘金,最賺錢的不是淘金者,而是賣淘金鏟子的人。大家都爭相出國,最賺錢的是幫人考托福的新東方。大家一門心思地搞高科技,賺錢的是開場子讓大家在里面有地方做夢的。大家一門心思炒股票,賺錢的是證券公司。大家一門心思考大學(xué),賺錢的是各種培訓(xùn)班。大家永遠被忽悠,志向遠大地去擠那個獨木橋,卻總有人貓在那里獨自樂呵地在掙那個容易錢。然后,低調(diào)謙卑地祝愿各位爺前程遠大,他卻喵悄地在那里數(shù)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