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涔汐
前段時間,我看到一則新聞:
華為海思宣布,面向全球招募天才少年,包括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間畢業的全球優秀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
華為海思將為天才少年們提供世界級挑戰性課題、大牛導師、全球化視野、平臺和資源,還有5倍的薪資。
很多網友驚嘆:華為現在招聘的不是人才了,升級為招聘“天才”!
很多人知道華為的工資高,待遇好,我們再來看看19年華為招聘的8位博士的待遇,博士剛畢業年薪在100——200萬之間。
那問題來了,職場上很多人抱怨目前工資低,但為啥不去工資高的地方工作呢?
01、不去的原因學歷太低,沒有知識。
我曾經問過身邊一些親友們,以及讀者們,向他們做過調查:
身邊的一個在南方打工的親戚,小伙子人長得精神,又有奮斗精神,每年過年回家就說:
我在廠里工作不行,工資太低了,一天工作15個小時,從早上7點半干到晚上10點,人太辛苦了,掙不了幾個錢。
我說:怎么不去華為?聽說華為不是工資高嗎?
這個小伙兒回答:
我不行,沒有學歷,高中沒有上完,就跑出去打工去了,典型學渣一個,又沒啥知識,人家招聘的都是211,985,再不濟也是普通的本科,我這個沒學歷的人夠不著啊。
一部分是想去但是沒有學歷,沒有知識的一群人。
02、我如果有本事、有通訊相關技術早就去了,可惜沒有能耐啊。
同學群里,大家都在聊目前的職業發展,有些同學創業當起了老板,有些同學被裁員,閑在家里沒事兒干。
這個時候,有人提起,華為工資待遇各方面都挺好的,年終獎比工資都還要多,為啥不去華為?
其中一個同學回答:
說得輕巧,人家大部分招聘的都是技術人才,高薪的絕大部分也是稀缺的技術人才,我的專業不對口,去了人家也不要啊。
要是我有好的通訊方面的技術,早就去了,可惜沒有他們需要的本事啊。
在知乎上有華為內部員工分享說:
在華為也得分崗位,有些人確實能拿到年薪大幾十萬,上百萬,但是有些一線的工人工資多年還是普通的薪水。
所以,至于能不能拿到高薪,不管你是去華為,還是不去華為,本質都得看你個人創造的價值,華為需要更多的是稀缺性的高科技人才。
03、我才不去,華為加班太嚴重,沒日沒夜的干,又沒有雙休,晚上6點又不能下班,太辛苦了。
我的前同事,成哥典型碼農一個,編程技術過硬,能獨立帶領一個技術研發團隊。
我認識他的時候,他在武漢的月薪大概是15k,后來我問他,你這個技術去華為的話,薪水多少?
他回答:我打聽過了,最少的30K,還不包含年終獎。
我接著問:你怎么不去華為呢?
他不好意思的笑道:
我是一個典型的老婆奴,女兒奴,兩個女兒,孩子都還小,我希望每天回家可以多花時間陪他們娘兒仨。每個周希望雙休可以帶他們出去玩兒去,錢夠用就行了。
但是在華為,你如果想拿到高薪,那是得付出代價的,他們經常加班,雖然有加班費,但是我得犧牲大量陪家人的時間,對于我來說有時間陪家人更重要,而不是花大量的時間成為寫代碼的機器。
知乎上一個華為工作人員的家屬,曾經發表:
華為最出名的瘋狂加班問題,周一二四硬性加班,但其實這一年來幾乎每一天都是10點以后回家,經常有持續一兩個月每天都是12--2點回家。而周末兩天都是在家休息睡到11點,下午三四點再去公司加班到晚上十 一二點。
我對象平常沒有時間跟我約會、逛街、外出旅游,打電話也幾乎不會接到,兩種回答:開會和在實驗室。他高級工程師要答辯的那天我發燒38度,他沒來就是在為了高級工程師做答辯,哭死。
他們的加班文化被稱為“床墊文化”,每個人桌子底下放一個睡袋,用于加班休息。
高薪的背后是要付出代價的,當你貪圖朝九晚五、不熬夜,不加班,能雙休的時候,就不要再想著拿高薪了。
04、壓力太大了,動不動就要評分、裁員,想混日子都混不了。
知乎上有幾個匿名的曾經在華為工作的人員:
A回答:華為的工作對個人生活入侵非常嚴重,不夸張的說它是用錢收買了你的7x24,你以為只要忙完手頭的工作下班就安全了?
如果其他加班的同事需要你支持,或者你負責的項目出現了問題,可能隨時隨地被拉入會議,要求是一直要保持手機通暢,你就是鉆進被窩了也有可能被揪出來去加班。
B回答:都很累,非技術你要盯質量,盯市場等等。其實華為累是因為他們活多人少,其實單位時間大家的效率是一樣的,各個公司都差不多。
如果大家把人招足了,一天工作八小時各個公司的員工工作量和負擔都差不多。華為是明顯需要十個人招六個人,發八個人的工資,公司貪了兩個人的工資,然后還給六個人一種自己多拿了錢的假象。
在華為級別越高事越多,這個不是體現在加班時長上,而是壓力大,即使下班心里也是想著工作,所以說當領導的心累。
C回答::無論你是忙,還是閑,都痛苦。
如果你貪圖安逸,千萬別去華為。
部門突然來了幾個大的項目,讓你忙的焦頭爛額,甚至一周通兩次宵都有可能。睡眠不足,心力交瘁,飲食不規律。除了睡覺,所有的清醒時間都在考慮工作的事情,這時候可以忙得你懷疑人生,感覺自己就是個沒得感情的加班機器。
如果部門業務大砍,或者業務交付壓力小,你天天按點下班,基本周124, 8點半,周35, 5點半。這時候恐怕你心里更慌。
因為你可能馬上被干掉,甚至你們部門馬上被干掉。
忙了,痛苦到沒有個人時間;閑了,痛苦面臨被裁。在華為9/10/6才是大家最期盼的節奏,早上9點上班,晚上10點下班,一周工作6天已經是幸福了,馬云說的對,996是福報啊。
面對考核淘汰制度,D回答:
雖然華為員工收入令人羨慕,但考核極其嚴格。對于個人績效評比,一般來說:10-15%考評為A,不超過45%的B+,40-50%考評為B,5-10%考評為C或D。考評為C或D,三年不能漲工資、配股,獎金當年為0,號稱“一C毀三年”。
其實說起錢多,也只是火車頭錢(高層)多。如果你績效一般,沒有股票,年終獎不多,收入未必有其他互聯網公司多。
華為適合那些出生在貧苦的農村,個人能力和學歷中等偏上,心存夢想,不怕吃苦受累,抗壓能力超級強,想迫切的改變命運的年輕人。
當你在羨慕別人高薪,抱怨自己工資低的時候,你首先看看你付出了多少?
不委屈不受累,不用考核不上進,不用操心無責任,錢多活少離家近,這樣的工作,哪里有,給我也來一打。
涔汐的這篇文章是用逆向思維告訴你:
華為的高薪不是你整天安逸,早九晚五,沒有壓力,不求進取換來了,高薪背后是付出了常人無法付出的血汗和智慧,承擔了常人無法承擔的壓力和痛苦。
當你在抱怨薪水低的時候,你首先應該掂量一下你自身的實力,問問你自己創造了多少價值,承擔了多少責任和壓力?
甘蔗沒有兩頭甜。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古人說得好: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憑什么你只付出一分的汗水,承擔一分的責任,承受一分的痛苦,卻要求得到十分的收獲,這不是強盜思維嗎?
張涔汐:頭發雖長,見識不短;眼光雖毒,嘴巴不毒,以犀利的文筆,讓你的認知突圍。暢銷書《你的努力,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