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你覺得你很勤奮,老板卻總不給你升職加薪?
為什么你覺得你很真誠,朋友卻不跟你分享心里話?
為什么你覺得你很理智,自己卻總是做出后悔決定?
如果你也有類似的疑問,希望這篇文字對你會有幫助。
作者Kyle是一名普通的90后,本科畢業后,在外企當過管理培訓生,目前混跡于一家互聯網初創公司,業余經營時間管理公眾號選擇自己。
畢業頭三年,如何做一枚心智成熟的小鮮肉?
一、承認自己不成熟,是成長的第一步
以前認為一個人成不成熟,就是看雙商,智商和情商,只要你智商還可以,情商沒有什么問題,那么你就算是心智成熟了。
15年,自從關注了開智的公眾號后,陽老一系列的文章讓Kyle重新認識了心智這個詞,理論基礎主要來自于斯坦諾維奇提出的人類心智的『三重心智模型』,心智模型告訴Kyle,自己為什么不成熟,哪里做的不好,應該怎樣完善。
自主心智
簡單來講就是祖上遺留給我們的一些規律性的現象,例如我們都喜歡強壯的伴侶,看見蛇都會本能的害怕,學習開車后永遠都不會忘記等等。我們可以稱之為本能。算法心智
簡單來講就是智力,根據CHC理論,一般分為流體智力和晶體智力兩種。流體智力主要體現是記憶力、信息處理速度、邏輯推理等受制于先天的能力,而晶體智力則是語言等后天習得的能力。反省心智
上面兩種心智都沒有辦法解釋“聰明人做傻事”這種現象,反省心智相當于是上面兩種心智的監控器,幫助我們執行決策與判斷。反省心智強的人,我們通常認為他們很理性。
大家對這方面理論感興趣可以直接關注開智微播,Kyle這里就不再搬運了哈。
Kyle這里想強調的一點是,理性可以學習!
二、如何重新安裝我們的系統
今年有幸跟著朋友蹭了不少大師的課,大師們上課時都會特別強調放空自己,我們很多時候并不是不聰明,而是心里裝的東西太滿了,因此放不下更好的東西,想想也是挺可惜的。
Kyle在聽這些課的時候,放下了絕大多數的判斷,將每次的課當做是一顆種子放進心里,也是一種可能性,至于發不發芽,誰知道呢?
首先學會放空自己,為自我改變騰出空間和可能性。
三、安裝怎樣的系統呢?
有一句話Kyle挺贊同的,你是你身邊5個最親密的人的平均水平。
選對參照系很重要,很多小鮮肉們在剛畢業的時候不小心進了比較“坑”的公司,你沒有在一個“對”的環境,你的成長就很難找對方向。
改變自己現實生活的5個最親密的人,由于各種原因,大多數人是很難做到的,把握不好還會弄巧成拙。
比較可行的方法是,找到你夢想成為的人,讓他們成為你最親密的人。
如果你想寫小說,她可能是JK羅琳。
如果你想學投資,他可能是查理芒格。
如果你想學商業,他可能是James Alucher。
當你選定了以上偶像的任何一個,按照下面的方法學習3個月,你很有可能習得他們的系統。
查閱關于他網絡上能找到的所有資料,包括維基百科,他寫的書,博客,推特,Facebook,Quora,上過的電視節目,講過的話,這個階段,是為了盡可能多的獲得他的有效信息。
重點分析他的生平幾個重要轉折點,思考為什么他會做出這樣的決定?如果你在第一階段的閱讀到位了,你應該能知道他做出選擇的原因,你也會做這樣的選擇嘛?為什么?
最后一步 ,留意他的最新動向,他將會做怎樣的決定,如果你是他,你會怎樣做?
核心的思路是用主題閱讀的思路來深入“閱讀”一個人,通過最少3個月的“深度閱讀”,你會比絕大多數的人更了解他,你的思路會被潛移默化的被升級,當我們用這套方法學習完5個人后,你的成長速度會非常快。
Kyle目前在研究的是李笑來老師和James Alucher,歡迎大家跟Kyle交流。
四、學會抓關鍵,才能學得更快
這個世界上牛人很多,每個牛人都是一個巨大的信息源,如果我們有幸認識其中的幾位,你會發現信息嚴重過載,他們會提供非常長的書單,大量的作業,學習起來很吃力。
不要迷信牛人,我們并不是為了學習牛人而學習。
這個時候學會Pull很重要,Pull的意思就是抓取,我們要找到自己想做的項目,作品,然后從牛人身上抓取一些能幫助到我們的信息或資源,這樣有針對性的學習才會讓我們效率提高。
希望大家喜歡,么么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