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大家閱讀今天的閑話五分鐘,我是小宋。
在字典中,“桀”的意思是兇暴,也就是兇狠殘暴,而這似乎非常符合我國古代諸多典籍對夏桀的評價。
只是史書向來是由勝利者書寫的,為了展示自己取代夏朝統治的正當性,作為開國君主的成湯自然也會對夏桀進行一定的丑化。
既如此,那真實的夏桀到底是一個怎么樣的人?
夏桀并非是他的本名,而是成湯在滅亡夏朝后給他的謚號。
作為夏朝的滅亡者,成湯自然不可能給夏桀什么好的謚號,可以說,這“桀”的謚號,本身就是成湯抹黑夏桀的一種表現。
夏桀的本名叫做姒癸,是夏王發的子嗣。夏桀繼位的時候,各諸侯國都已經不再朝拜夏朝了。
也就是說,夏朝滅亡并非是夏桀一個人導致的,而是夏朝末期的諸多帝王不思進取的結果,而夏桀只不過是恰好成為了導致夏朝滅亡的最后一根稻草。
夏桀為什么會成為導致夏朝滅亡的最后一根稻草呢?
想要知道答案,我們必須要知道真實的夏桀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而他在位期間又做了什么。
據《淮南子?主術篇》記載,“桀之力制觡(gé)伸鉤,索鐵歙(xī)金,椎移大犧,水殺黿(yuán)鼉(tuó),陸捕熊羆(pí)。”
從這篇記載中,我們可以看出,夏桀能夠在水里擊殺黿鼉,在陸地上抓捕熊羆,這就足以證明夏桀本身是一個擁有超絕武力的強者。
其實,面對史書,我們應該用一個平常心去看待。
帝王也是人,作為富有天下的帝王,他們選擇繼承人也絕對不可能選擇一個傻子,就像我們在讓后人繼承家產的時候,肯定是希望將家產留給有能力的子嗣。
甚至,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就算自己比較廢柴,肯定也希望自己選擇的繼承人能夠幫助家族振興。
夏王發選擇夏桀當繼承人的時候,肯定也對夏桀抱有很大的期望,期望夏桀能夠挽救夏朝危如累卵的江山社稷。
夏桀是一個擁有強大武力的人,而他征討有施氏和岷山氏得到了妺喜、琬和琰不假,但這似乎也可以證明夏桀也是有武功的。
要知道,在人王治世的年代,征討不臣本身便是一個君王該做的事情。
這也足以證明,夏桀繼位后,并沒有史書上記載的那般昏庸,不思進取,沉迷酒色,他也曾打擊不臣,鞏固夏朝的江山社稷。
只是,不管是在如今,還是在過去,打仗都需要耗費錢糧,而錢糧只能來自大眾百姓。
縱然夏桀討伐有施氏和岷山氏是正確的,可百姓不會理解,因為他們受苦了,他們并沒有從夏桀的征伐中得到多少好處,所以百姓有了怨言。
百姓埋怨夏桀,這份埋怨連同對夏朝后期諸多帝王的不滿一起爆發了。
他們詛咒夏桀,希望夏朝的江山傾覆,而這恰好了就給天下的其他諸侯一個逐鹿天下的機會。
昆吾氏是第一個站出來公然討伐夏桀的諸侯,成湯在昆吾氏發兵后也趁亂而起,一場瓜分天下的盛宴也就由此展開。
在這場瓜分天下的盛宴中,成湯在伊尹和妺喜的幫助下笑到了最后,成為了最終的勝利者,建立了商朝。
可以說,夏桀并沒有太大的過錯,若是有錯,那就是夏桀不應該在百姓困頓的時候急于討伐有施氏和岷山氏等不臣的氏族震懾天下群雄,而應該整頓吏治,輕徭薄賦讓百姓擁有更好的生活。
如果夏桀真的選擇了整頓吏治,輕徭薄賦,或許歷史將會走上另外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只是,歷史是一條單行道,沒有如果,只有結果。
這是今天的閑話五分鐘,感謝大家閱讀!
歡迎各位關注公眾號【宋青殊】跟我一起探討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