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線下排名

p2p線下排名
為什么會形成兩種截然不同而對立的觀點?現金貸和P2P網貸一樣,它們都是在信息技術推動下,應市場需求而生,本身無好壞之分,關鍵看從業者如何去做。但在中國幾乎一切都在“向錢看”的商業化浪潮中,現金貸的發展也是泥沙俱下。有誠實的經營者,以信息技術為基礎,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注重用戶體驗,確實為消費者提供了海量而及時的現金借貸服務,賺取了豐厚利潤;但也有經營者,看到龐大的市場需求,想到的只是錢和暴利,不管技術、不提升用戶體驗,只想通過高利貸形式來做現金貸,自然會給整個行業帶來負面影響。如此,業界形成兩種對立的觀點,也不足為奇。
事實上,現金貸在國內的爆發式增長,主要得益于以下三個方面的因素。
一,需求決定市場。中國有近14億人口,但在央行征信中心收錄的8億人數據中,只有3億多人擁有有效的借貸數據,而剩下的5億人基本上是一片空白。換言之,中國目前仍然有5億多人沒有從傳統銀行那里獲得相應的金融借貸服務,這些人中絕對多數是藍領、剛畢業的大學生和剛走入社會的年輕人,他們面對生活、工作和學習等各方面的事情,有著不同層次的資金需求,但由于他們沒有有效的征信記錄,基本上很難從銀行獲得貸款。而這5億的龐大群體,正是現金貸、P2P網貸等互聯網金融所要服務的小微群體。
二、信息技術和大數據征信為海量小額貸款的線上發放提供了可能?;ヂ摼W金融在中國的興起,得益于以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眾所周知,互聯網金融本質是金融,金融核心是風控,而風控的關鍵在于權威的大數據征信體系。以螞蟻金服、財付通、京東金融等巨頭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企業,正逐步將大數據與云計算技術相結合,不斷嘗試解決互聯網金融的核心命題——風險控制,并且已經在實踐中不斷應用。比如微眾銀行的微粒貸和阿里的小額信貸,其發放都是基于大數據征信技術。海量現金貸的發放,也是依靠這些信息技術來實現。
三、移動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不斷普及,為現金貸發展提供了長足的市場空間。據美國Zenith最新研究報告,到2018年,中國智能手機用戶數量將達到13億人次,位居全球第一?,F在,人們已經越來越習慣通過智能手機來解決日常衣食住行中的問題,包括借款和投資。另據虎嗅網報道,在App Store中輸入“借款”或者“現金貸”,APP搜索結果都超過了600個線上借貸公司。這兩組大數據,充分說明現金貸市場有著龐大的潛在市場空間。
不過,現金貸最近兩年在飛速發展的同時,也有不少人士對這一互聯網金融模式提出質疑,甚至認為這個行業就是傳統小貸、高利貸的全面互聯網化,并開始線上線下同步蔓延。對此,筆者認為,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其兩面性,現金貸也一樣,既有市場機遇向好的一面,也有隱藏著危機的一面。具體的講,現金貸里面所隱藏的危機,就是從業者只想通過現金貸來急速發財,只看到現金貸所帶來的暴利,而忽視金融核心的風控問題。
目前,國內現金貸的發展已經出現了不少讓人擔憂的局面。比如,只要一個認證的手機號,就能獲得一定額度的現金貸,忽視風控;又比如,據統計,有的現金貸年化利率超過100%,一些極端的甚至高達600%;還有,目前現金貸平臺壞賬率普遍在20%以上,很多平臺往往通過不合理的高利率覆蓋高壞賬率,導致平臺無視貸前風控,隨意放貸。這些,都是現金貸在發展過程中,由于從業者不遵守誠實經營,以客戶為中心的原則,所產生出來的負面效應。對于這些問題,如果從業者不認真對待和解決,現金貸極有可能步校園貸的后塵,被政府嚴格整治和監管。
關于誠實經營與發財的問題,《圣經》中有句話說:“誠實人必多得福,想要急速發財的,不免受罰?!边@一經文告誡我們,誠實經營的重要性,而那些想要急速發財的人,必定會受到市場或法律的懲罰,這或許就是現金貸火爆背后所隱藏的人心危機。也正如互聯網金融專家薛洪言所言,金融業務不同于其他,火爆往往不是件好事。金融業務始于實體經濟的需求,實體經濟的發展是線性的,而金融業務的發展則可以是指數級的,從趨勢上看,二者總是容易出現背離。當一類金融業務變得“火爆”時,往往意味著其發展速度已經超過了實體經濟的線性增速,便出現了脫實向虛,埋下了風險的種子
——以上內容來自網絡,如損害到您的權益,我們將刪除內容。
p2p線下排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