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4月18日收到蔣坤元老師寄來的五本書,至今天2020年8月17日,眨眼之間,已過去4個月了。
很感激蔣老師的親筆贈言和簽名。他在《四十才是青春》一書里為我寫的:“玲玲文友,八窗玲瓏,讀書快樂? ? 蔣坤元 2020.4.14”;在《我就是那一只墻外的蘋果》里寫的:“玲玲文友,愛書,就是愛人生? 蔣坤元? 2020.4.14”!
對于同樣熱愛文字的我來說,是值得一生珍藏的財富。
我一直想等自己有大片空閑時間,能夠靜下心來,好好研讀一下蔣老師的書,準確把握蔣老師的人格精髓。誰知,這一等就是4個月。
人世間,很多人和事都經不起等待,因為人生短暫而有限。而那些能經得起等待的,就愈加顯得彌足珍貴。
我感覺,蔣老師和他的著書,是“裸露著的寶藏”,靜等著我的開采。雖然早已有不少人采掘,但那些寶藏都是他們的。只有我自己開采出來的,才能成其為我的。
正好借著放暑假,處理完學校各種事務,才終于能夠靜下心來,認真仔細地閱讀蔣老師寄過來的每本書。
蔣老師在《四十才是青春》里寫道:“在當今社會談休閑養生的人多了,談理想與奮斗的人似乎少了。但我愿意是后者,矢志不渝地走自己的路,因為我感覺為夢想而奮斗著是幸福的。”
蔣老師正是從四十歲開始確立了自己的創業夢想,并為之不斷努力奮斗,所以他說:“四十才是青春”。
1
青春般的激情從擁有夢想開始
蔣老師最初創業的夢想,是為了“自己有小車開,我創業的想法其實很簡單。”
2002年是蔣老師夢想的起點,剛好蔣老師四十歲。2002年9月,蔣老師以“九牛拉不回之勢”,“我心飛翔”的誓言出來辦廠了。他由此將自己的工廠名字命名為“正翔”一一正前方,我飛翔。
實現夢想第一步就是建造自己的廠房。為此,蔣老師向村里拿了11畝地,開始建造屬于他的雙跨廠房。
實現夢想的第二步就是做大公司的供應商。
首先必須通過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
然后做大公司的供應商,才能借助大公司的優勢來發展。
之后,蔣老師再拿土地建廠房,“我要把這個工廠做大做強,哪怕吃再大的苦,我也心甘情愿”。
“剛辦廠時,別看我工廠還小,但我卻‘志當存高遠。’我把工廠的目標定格為專業制造汽車零部件。我覺得汽車行業前景廣闊,所以我要花大力氣打進無錫那家汽車零件大公司。”
再“買幾十畝土地,把兒子創業的平臺搭得大一些,到陽澄湖買地這一想法便應運而生了。”
2006年10月,蔣老師第三次造28000平方米的房子!
2008年6月,蔣老師終于打開了無錫一家汽車零件公司的大門。距離另一件無錫汽車零件大公司近了一步。“我的目標就是加入無錫那家大公司的供應商行列。”
2008年7月,正翔成功加入一家減震器公司的供應商行列,離目標“無錫那家大公司”又近了一步。
之后通過努力,得償所愿。
2012年3月9日始,蔣老師最大的心愿就是讓兒子晴谷繼承他的事業,延續他的夢想。所以,他又用心培養兒子。
2013年8月,晴谷終于大學畢業在一家蘇州大公司歷練了兩年之后,回到正翔。晴谷在蔣老師的指導下,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晴谷將在我的基礎上創造更多的財富。”
蔣老師的人生,在夢想中一次又一次飛翔,飛得越來越高,越來越遠。
2
青春般的奮斗勇于克服所有的艱險
《四十才是青春》一書里,其實篇幅最多的還是創業中所遭遇的艱辛和險阻,“每個人的創業史,都是一部辛酸的血淚史”,然而因為擁有夢想,蔣老師充滿了青春般的激情奮斗,“即使生活一千次將我逼向懸崖,我還是要一千次感謝生活”,他苦再累都不怕,在艱難困苦時,始終心懷希望,一路向前,奔跑飛翔。
蔣老師創業的第一步是建造自己的廠房。可是剛開始,他只找了100多平米的墻壁黑乎乎的小屋作為廠房,以此激勵自己造更大的廠房。
剛開始的廠子,連蔣老師在內只有5個人。所以,蔣老師自己要干很多活,他不僅學會了做沖床,還有做儀表車床。
2002年的冬天,蔣老師的廠房正拔地而起,過幾天就要蓋屋面,可是卻偏偏下起了一場大雪。還好雪來得快,也去得快,對廠房影響不大。
2002年底至2003年的非典,讓蔣老師無法出去跑買賣,所幸沒過多久,非典過去。
自2003年7月底,新廠房竣工,機器搬進廠房后,蔣老師在車間一角放了一張床鋪,晚上睡在車間看守,整整七個月。
剛開廠,到處需要花錢,諸如找廠房,買機器設備、買原材料、制造模具,發放員工的工資等。蔣老師從親戚朋友處籌到一百多萬,解了燃煤之急。
上了注塑項目后,需要做模具,蔣老師由于沒有自己的模具師傅和模具廠,需要到外面找其他人做模具,所以歷經種種挫折和磨難。
正翔廠每次向常州廠家預定四五噸精密鋼管,有一次跟著貨車去提貨的時候,因為超載被路政查到,連人帶車被扣了,后來叫一部空的卡車過來駁載,并罰款1200元才結束。
2004年秋天,無錫一家大公司陶經理,打電話告知正翔廠生產的外鐵件在天津一家大型汽車廠發生質量問題。第二天,蔣老師就和質量科科長坐飛機趕到天津那家汽車廠,想辦法解決了這起質量問題。
2005年1月24日~2月23日,也就是春節前后一個月,文副總和周廠長帶來一個大訂單,急需一批塑料零件盒。正翔廠注塑車間每天二十四小時連續作戰,蔣老師一個月沒脫過外衣睡覺。最后終于圓滿完工。
2005年,正翔廠有人帶來沖壓模具的加工產品訂單,要求沖下來的廢鐵給他的朋友。結果他們在磅秤上做了手腳,至少吃掉了30噸廢鐵。蔣老師經由這事便把模具一副不少地退還,他不與心術不正的人打交道。
2005年,一個在吳江開廠的老板,有外加工塑料業務發放,產品專供日企,質量要求很嚴格。結果加工的產品送過去,至少50%退回來。三個月后,蔣老師坐下來與他結帳,一分不賺還虧本,蔣老師很果斷地結束了這樁生意。
2005年的春節,由于找不到春節值班的人,蔣老師只得一個人在廠里值班。
2006年,蔣老師和文總到陽澄湖買地,前前后后所需的各種款項,都是靠蔣老師憑借多年積累起來的信譽保證借來。蔣老師也才得以在2006年10月,正式開始第三次造廠房。
2007年6月12日之前,蔣老師一直騎著摩托車。有一次下雨天,蔣老師騎摩托車從陽澄湖回來,為了避讓路上的潭,結果摩托車倒地,蔣老師長褲都跌破了;還有一次從陽澄湖騎摩托車回來,摩托車前輪破了,蔣老師摔倒在地,兩條手臂都劃破了皮,鮮血直流(創業的艱難困苦可見一般)。
2007年的中秋節,本來是團圓的日子,結果疼蔣老師的老祖母卻永遠地走了,享年93歲。老祖母留給蔣老師最大的人生財富就是:堅韌、任勞任怨,面對艱難困苦,不要灰心喪氣,要抬起頭來,勇敢向前走。
2007年的一天,蔣老師為了開拓業務,到某公司送樣品。結果測量下來,樣品尺寸偏差很大,被判定為不合格。他們公司一位采購人員,將蔣老師罵了差不多一個小時,讓蔣老師很受傷。
2008年,蔣老師更是經歷了前所未有的“苦雨凄風”:春節的一場漫天大雪,把正翔工廠的三間附房,還有100多平米的車庫都壓壞了,一下子損失了好幾萬元;2008年5月25日,工廠又發生一起特大的工傷事故;由于鋼筋混凝土價格猛漲,未竣工的好邏輯廠房建造成本一下子增加了150多萬元。
在建造陽澄湖好邏輯廠房時,由于考慮不周,電梯設置三部太少,蔣老師于是決定安裝兩臺升降機。后來,陽澄湖鎮安全部門來公司進行安全檢查,升降機不符合安全規定。蔣老師只得找正規的電梯公司,花了近50萬元,安裝了兩部室外貨梯。由于剛開始沒有考慮到安全工作,致使蔣老師損失了好幾十萬元。
2008年,蔣老師在陽澄湖的好邏輯廠房建造好后,有一次遇到了騙子,他們一共來了5個人,說是要租廠房。但要求一邊搓麻將,一邊簽合同。原來他們是想以搓麻將為名,拉蔣老師去賭博。蔣老師慧眼識出他們是騙子,后來撥打110報警。
2009年,正翔廠因為開發一支出口德國的異型管,蔣老師費盡周折,開車跑無錫一家減震器公司不少于50次,很好地詮釋了什么叫“百折不撓”。
2009年8月,蔣老師突然接到無錫大公司電話,說管子在上海發現混裝了,要立即派人到上海的流水線分揀。上海負責處理這個問題的是位女大學生,蔣老師遞給他一張名片和寫的一本書《正前方》,讓女大學生很佩服,或許被蔣老師的真誠感動,于是允許蔣老師他們將有質量問題的拖到倉庫一個角落里分揀,然后又將質量好的產品入庫。這次質量問題才算解決了。
2012年1月10日早晨六時許,蔣老師最親愛的父親心臟永遠停止了跳動,享年77歲。蔣老師父親留給蔣老師最大的一筆人生財富,就是:“曾經遭受過無數困苦的父親,什么困難都不能將他打倒,他挺起胸膛在風雨里走著”。
2013年6月30日,租蔣老師好邏輯廠房的黃總跑路了,討債的人從四面八方涌過來,幾十個警察將好邏輯團團圍住。蔣老師損失慘重。
2013年10月,蔣老師將600平方米廠房租給本地的一個女子。之前與她簽訂租房協議時,講定廠房裝修她負責,而蔣老師三年之內不收她房租,結果,“她竟然氣勢洶洶地要追討所謂的裝修費22萬元”,蔣老師只得用法律手段與她解決糾紛。
2015年10月的一個星期天,好邏輯廠房由于空調沒關,電力超負荷引起大火,幸虧一位司機開車經過看見火苗上躥就及時報了警。好邏輯被罰款5000元。租用的電器公司負責修復廠房。蔣老師消防設施整改,花去了十幾萬元。
2017年,正翔承接做的天津一家工廠的新品,出了質量問題。整件事的半年多時間里,蔣老師和晴谷都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不知道這件事情如何解決。不過后來,這件事情還是圓滿解決了。
“晴谷和我一樣,每天都在拼”“現在,我還不老,我還干得動活,所以我要繼續拼搏!”……
生命不息,奮斗不止。成功從來就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包含了無數的艱辛、困境,無數的艱難險阻,可是,它更包含了百折不撓、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堅強、勇氣、毅力和信心。
蔣老師對苦難有著自己的獨特理解,“享受奮斗吧,把苦難當作幸福,把痛苦當成磨礪,挺起你的胸脯,朝前走,你也會成功!”
一個把苦難當作幸福,把痛苦當成磨礪的人,遇事便能堅韌不屈、百折不撓,再多的困難和挫折都是他通向成功的墊腳石,又怎么可能失敗呢?
蔣老師以他青春般的奮斗,勇于面對種種磨難與挑戰,始終不曾放棄夢想和希望,他的事業他的人生,在他堅定的意念和行動中,一點點地朝著他的夢想靠近,直至實現。
3
收獲的人生財富就是青春般的美麗
于蔣老師而言,青春般的美麗不在于外表,在于為實現夢想不斷激情奮斗,從而收獲一筆又一筆的人生財富。
2002年,蔣老師從租100多平米的小屋和三臺沖壓機起步創業。
蔣老師通過自己送書的真誠,正翔廠順利通過了ISO9001質量認證。
2002年11月正翔廠房開始破土建設,至2003年7月底,建成了雙跨廠房。
由于幫一家物流公司用120噸沖床免費加工了一兩百只零件,這家公司的周廠長和老總為了感謝,讓正翔廠成了他們的供應商。
正翔廠接近2000平方米的第二個車間,建成之后,很快就租出去了。
蔣老師先是買回一臺50噸的注塑機,后來又購買了一臺100噸的注塑機。
2004年10月,正翔廠正式成為蘇州最大的電動工具公司分公司的供應商。
后來,正翔又成為日本一家物流公司的供應商。
2005年,正翔廠注塑車間配備了技術師傅,操作員工。兩三年后又添置了幾臺大型注塑機。
辦廠第三年,蔣老師終于開始還錢了。
2006年,蔣老師又和文總到陽澄湖購買了25畝土地。2006年秋天,蔣老師在陽澄湖的創業正式拉開了帷幕。
正在陽澄湖買地時,蔣老師招收了一名小吳姑娘做助理,她能吃苦,為人又好,做蔣老師的助理十幾年,后來又成為兒子晴谷的助理。
2007年6月12日,蔣老師花了12萬元買了一部面包車,從此告別了騎摩托車的歷史,“像海鷗在海面上輕盈地飛翔”。
2007年8月,蔣老師買土地一年左右,土地價格由每畝15萬元漲到22.5萬元,等于蔣老師買的土地增值了100多萬元。
陽澄湖廠房設計電梯時,蔣老師妻子建議將里開門改成雙開門,一下子節省了五六萬元。
2007年8月28日凌晨兩點,蔣老師胸口突然痛得從夢中醒來,兒子晴谷堅決讓蔣老師到醫院,做切除一只膽囊的手術,妻子也不怕苦不怕累地陪護著,這些愛都讓蔣老師覺得很幸福。
2007年正翔廠年產值超過500萬元。
2008年7月,正翔廠終于成為一家減震器公司的供應商。
2009年12月,蔣老師如愿拿到了好邏輯的兩本房產證。
2010年,正翔廠年產值已達到1000多萬元。
每年秋天或春天的時候,蔣老師都會找旅游公司租一輛大巴車,組織全廠員工去旅游。已經去過蘇錫常一帶好多名勝古跡。在烏鎮游玩逛街時,蔣老師一路為廠里十幾位女工買水果和好吃的食品,與員工像一家人一樣。
2013年,蔣老師從零開始創業,過十一年的辛勤積累,工廠初具規模,并且與國內幾家知名企業建立了供貨關系。
2013年8月,蔣老師兒子晴谷愿意回到正翔廠來。
2014年,蔣老師和家人第一次在陽澄湖過春節。
蔣老師和兒子晴谷建立起注塑車間。后來晴谷又買了制造模具的先進機器,并招聘了制模人才,成立了模具車間。
正翔先后開發了“無錫那家大公司”的沖壓零件六十多種,而且大多數零件都是連續模生產。“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新產品的開發,正翔才有美好的未來”。
兒子晴谷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夢想打造自己的團隊:一是要添置先進的機器,二有招聘技術人才,三要引進先進的管理經驗。“晴谷將在我的基礎上創造更多財富”。
這些豐碩的人生財富,有如青春般的美麗閃耀,照亮了蔣老師和家人的人生路途,也成為我們無數后來人“裸露著的寶藏”,只要用心開采,同樣也能成為我們人生中青春般美麗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