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粉紅牢房效應:綁架思維、感覺和行為的9大潛在力量》這本書的分享時,覺得這本書的名字很有趣,而且當時分享的內容是顏色,理所當然地也以為這本書就圍繞顏色的,沒想到看完今天的分享,再一次顛覆了自己的認知。
01競爭者與競爭力
畢業以后也參加過很多公職考試,每次報完名后,都要查查報這個崗位的有多少人,比例是多少,自己勝算有多大。如果比例在200:1左右,那自己覺得還行,努努力肯定有機會的;如果比例在500:1左右,那就純粹的打醬油心態,就湊個人數。
不管是人多還是人少,自己都會關注競爭者的數量,再來衡量自己的競爭力,而不是關注提高自己的競爭力。這個想法是錯誤的,即使人再多,也總會有前幾名,為什么不能是自己呢?
02責任分攤
對于群體性冷漠事件,自己保持的態度是沒面對過的事,也不知道自己會如何表現。但看完今天的晨讀,再聯想自己平時的工作表現,自己一定會是袖手旁觀的那個。因為在平時的工作中,如果是明確分配到自己頭上的工作,那絕對會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如果是小組或部門的任務,在沒有明確分工的情況下,自己就回覺得其它人會完成好的,只要靜候佳音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