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開始讀的《楚辭》,在讀到《湘夫人》的時候,不禁想到了《橘頌》,大概因為都是屈夫子的名篇吧。
而《橘頌》最令我留戀的,就是在宏繡會館里聽到的一位師兄的吟誦,很有感染力。我記得那是一個很好的秋天,我喜歡的秋天,也是那時候連帶著喜歡上了《橘頌》。有一種感覺就是,此時此刻,只此一詩,入我一顆心。再加上后來一直沒有找到音頻,時間越久,心中的執(zhí)念便越深。
好在念念不忘,必有回響。這個端午,百川在朋友圈里分享了他與伯毅老師吟誦的《橘頌》,我如獲至寶,連聽了好多遍。
后皇嘉樹,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深固難徙,更壹志兮。綠葉素榮,紛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圓果摶兮。青黃雜糅,文章爛兮。精色內(nèi)白,類可任兮。紛缊宜修,姱而不丑兮。嗟爾幼志,有以異兮。獨立不遷,豈不可喜兮?深固難徙,廓其無求兮。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兮。閉心自慎,不終失過兮。秉德無私,參天地兮。愿歲并謝,與長友兮。淑離不淫,梗其有理兮。年歲雖少,可師長兮。行比伯夷,置以為像兮。
這回重拾《楚辭》,也是機緣巧合。某一天,看到書友在讀《論語》,覺得這個誦讀版本還不錯,于是就檢索了整個系列,其中就有《楚辭》。
重溫屈子的舊夢遺愿,我也想品品木蘭之墜露與秋菊之落英,也想望一望南國的湘水江渚和沙洲橘樹。
原諒此時尚且膚淺的我,念著《橘頌》的同時,竟有點想念橘子的味道了。香?甜?酸?不管是什么,我都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