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小時候,跟外婆在一起的時間不多,但是喜歡在她家呆著。
? ? ? ? 外婆家在鄉下,那種薺麥青青的村莊。葡萄架子整整齊齊地站成一片,風吹過來,互相擠眉弄眼的嘻嘻笑著。剛剛成串的葡萄還青澀的縮成一顆顆翠色小珠子,吊在架子上懷著夏夜的夢。
? ? ? ? 有些路還沒上柏油,走起來塵土飛揚的。所以路旁的白樺樹干下面都是塵土的顏色,小時候見他們就這樣子,這樣一晃十幾年,他們還是我熟悉的老樣子,大概以后也是這樣了,至少,會在那么多紛繁與變化之中,帶給自己一點點自欺欺人的心安。? ?
? ? ? ? 外婆家有一口大大的鐵鍋,小時候經常會想,如果自己躺進去,加點水就會煮熟咯!?
? ? ? ? 不久以前,鍋底出現了一個小小的洞眼。很小很小的,油也不會漏下去,大家都沒有注意到。可是炒出來的菜卻有了一股煙味,不是像糊掉的那種苦,也不是澀,就是,好像是很自然的那種煙味,一點也不勉強,一點也不突兀,淡淡地攙在菜里,嚼了幾口才能覺察。家里的方言說起來,這就是“煙火味”。大家的筷子在那盤子菜里交錯起來,互不打擾,各自游動,悄無聲息。然后紛紛點頭,說,是啊是啊,一股子煙火味。外婆無比消瘦的臉上溝壑縱橫,她慢慢地嚼著菜,不說話。
? ? ? ? 我不會講外婆家的方言,在一旁聽得差點潸然淚下。一口忠實的鍋,幾茬親手養大的菜,一點點剛榨好的油,滿盤子的煙味。
? ? ? ? 我不知道要用什么樣的隱喻,什么樣的形容詞來表達我當時的感受。只知道,那縷煙味和那個詞,一直繞在我的舌尖,我無法下咽,也無法傾吐。
? ? ? ? 我走出去,跟意猶未盡的爐灶坐在一起,看到幾條燒火棍茍延殘喘。好想給他們一個擁抱,卻又覺得,他們似乎不太需要誰的擁抱。于是我只能呆呆的坐在亭亭如蓋的核桃樹底下,只是坐著。
? ? ? ? 幾顆火星子蹦出來,在地上跳躍著,舞成歡快的姿態。
? ? ? ? 突然記起小時候在外婆家最喜歡下雪,但是外婆怕我著涼,不喜歡帶我出去。隔著窗戶看雪花,毛絨絨的,每一團雪都在招呼著年幼的孩子,出來啊出來啊。我趁外婆不注意,嘩啦一聲打開了紅木雙開門,上面守著的門神還對我笑。我記得那天我穿著紅色的小鞋子,踩在雪地里,像小小的豆子。我還記得回望走過來的路時,外婆在身后笑著,并不責怪我,手上拿著小帽子。?
? ? ? ? 那年冬天真是開心呢,記憶里,那個春節,外婆家終于人能湊齊了。所以鞭炮也格外響亮,噼里啪啦的從年三十晚上一直等我家等到年初二,每個晚上打電話,都是響成一團。我家是姑娘家,大年初二才能回娘家。踏進這個張燈結彩的村莊,所有庭院的門口都是都是大紅燈籠高高掛,所有房間門口都是鞭炮的紅紙皮和黃黃的硝土。
? ? ? ? 外婆家過年時起得早,一推門,就能坐下吃煮好的餃子。那個春節,所有的舅舅家都來得很齊,哥哥也在,舅媽也休息,外婆很開心。天剛剛擦黑,院子里的鞭炮就響起來,先是噼噼啪啪的順著炸開,然后就開始放煙花,呼嘯著上天,最后輕輕的開花。小時候最喜歡的東西就是煙火,或者說是,焰火。反正喜歡那種亮亮的東西。哥哥們還會撿沒有炸開的碎炮,玩出許多花樣。把幾個引線綁在一起,弄成圓形,隨便一點,就能發出很大聲響。或者找個引線很長的,放在瓶子里點燃,會發出一種奇怪的悶響。不管怎樣,每次炸開后 ,我們孩子都會笑成一團,笑聲也亮亮的,像外婆的酒窩。就算鼻子里都是刺鼻的硝煙,我也還是很開心。一直把那時候的快樂記到現在。
? ? ? ? 那個硝煙味,在外婆家的方言里,也叫,煙火味。? ? ? ?
? ? ? ? 我該怎么樣體味這個“煙火味”背后的感情? 或許我從來就不該揣測。
? ? ? ? 墻根下的野草開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