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老師就教導我們,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是一個人獲得知識最便捷的方法,而如何讀書,如何有效的將書本上的知識轉換成自己的財富,因每個個體的吸收水平而不同。
讀書攀比數量,如同兩人比較在同一醫院上班的時間長短,若你屬醫生類,每天面對疑難雜癥,工作十年,必將成為該領域專家。你若屬清潔工類,就算在多上個10年班,你也是低水平重復建設,沒有多少提升。
所以,讀書首先要給自己定位,想好一個問題,自己究竟是想當醫生還是清潔工。如果只是消遣,過眼不過腦,那么讀書對你的價值十分有限。
許多人想當然的認為只有讀的多,就收獲的多,請認真思考一下,你從小學到大學,該讀了不少文章吧,為啥仍然下不了筆,分不出經典和雞湯區別,而是選擇每天喝點毒雞湯,麻痹自己的心智,在幻想中度過一生。
例如繪本?一寸蟲?,一寸蟲可以量知更鳥的尾巴和蜂鳥的全身,饑餓的夜鶯想吃掉一寸蟲,故意要它量自己的歌,但歌能量嗎?一寸蟲會被吃掉嗎?看到這里,很多人都覺得很小兒科,這故事哄小孩的吧?
我們來看看這個淺顯的故事里隱藏些什么:
1生存還是發展。當你還是一寸蟲的時候,只能委屈求全的求生存,幫別人量個尺寸啥的,面對夜鶯,面對強大的敵人,為了存活下來,只能暫時退讓,保存自己,不被別人吞噬。如勾踐,臥薪嘗膽,東山再起。當你還是弱者的時候,是沒有和強者談判的資格。
2誠實和欺騙。一寸蟲逃離的時候,采取欺騙的方式,這種善意的慌言,是一種智慧,生活中經常用到,對壞人,你能實話實說嗎?否則那是太傻太天真吧!
一本簡單的圖畫書,極少的字數,傳遞給我們太多信息,你只有靜下心來,慢慢品味,才能發現繪本之美,這樣走心的讀書,會讓你受益匪淺。如果你連這幼兒繪本都讀不懂,請真要好好反省一下自己讀書的方式了。
如果你只注重讀書的量,讀書都是淺嘗輒止,那么讀再多都沒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