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江月 ▍《不歸河》
哪里來那么多垃圾?
The river of no return
7
清晨聽著屋后竹林里的鳥聲醒來是永紅回鄉后最開心的事,讓他覺得回到了在梧桐園讀書的時光。
蒙蒙亮的天光里,母親披著衣服舉著玻璃罩子燈推開房門,輕輕叫他們兄妹起床,等他穿好衣服,母親已經在灶間燒熱了洗臉水。
這時,梧桐園的起床鐘聲也敲響了,瘦瘦的老校工佝僂著背,舉起鐘捶擊在那口銹跡斑斑的大鐵鐘上,先是輕輕慢慢的三聲“當……”鐘聲悠長地響起來,余音裊裊,隨著晨風送到校園的每一個角落;又從梧桐樹的葉之間飛出去,傳到四周的村落。
不疾不徐的三聲后,老校工會重重地敲7下,鐘聲清晰地響亮起來,一聲一聲中充滿了威嚴的緊促感,梧桐園里的寄宿生們的宿舍立即送去了電,教師宿舍樓的燈光也亮起來,安靜了一晚的梧桐園開始展露生機。
寄宿生們端起水盆牙刷,去食堂的大鍋爐邊,排隊從大師傅那里領來滿勺的滾水,回到各自宿舍外,洗臉刷牙;
20分鐘后,早鍛煉的喇叭開了,體育教員站在操場的國旗臺下,班主任老師找到各自班級的位置,走讀生從四面八方涌進校門,小跑的腳步聲,桌椅板凳挪動的聲音,教室門開合聲……
微微的晨光中,熟悉的國歌聲響起,師生們排著整整齊齊的隊伍,唱起了國歌,五星紅旗在清冷的晨風中冉冉升起。
升完國旗后,做“第六套廣播體操”,還有三圈繞操場跑,一個班級一個方陣,一個方陣接著令一個方陣,體育老師吹起尖利的哨聲,在操場內組織這場規模浩大的全校運動,“刷刷刷”的衣服摩擦聲,“咚咚咚”的腳步聲,還有學生們跟著體育老師一起喊的“一二一,一二三四”的口號聲……
當梧桐園的每一間教室里傳來朗朗的讀書聲的時候,東方的天空中,云霞才有了一絲紅色的曙光。
年復一年,梧桐園的早晨都是這樣生機勃勃而又秩序井然。
那時候的G鎮甚至更遠的地方的人們,都不約而同地以梧桐園為中心,跟隨學校的鐘聲,起身勞作,燒水煮飯,甚至婚喪嫁娶,也要合著學校的節奏。梧桐園的鐘聲是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這所公立鄉間中學生活清苦,卻以淳樸的學風、優質的教育和高升學率而成為一方百姓心中最神圣的殿堂。
從這里走出的學生吃苦耐勞,課業扎實,人品純良,他們從這偏遠的鄉間,走向了武漢、上海和北京這樣的大城市,甚至漂洋過海,遠去異國他鄉。
后來進城的永紅雖然沒有靠進大學,卻一直以身為梧桐園的學子而驕傲。
在城里打工的歲月里,他總是不由自主地回想起梧桐園的日夜。
G鎮的早晨曾經是在梧桐園的鐘聲里醒來;現在,學校拆掉了,大鐵鐘被人當廢鐵賣掉,只有當年掛鐘的梧桐樹桿上,還留著一圈深深的舊痕,那是掛鐘的鐵索深深嵌進去的痕跡。
這個清晨,再次在鳥聲里自然醒來的永紅,立即起身去院子里,從剛鉆下的新水井里泵水,永紅嬸一會兒要水洗菜做飯洗衣服。
一陣“轟隆隆”的卡車聲打破了小鎮的寧靜。
永紅跑到院門外,兩輛綠皮卡車相跟著開過,都拖著滿滿一車皮的生活垃圾。
卡車經過的路上,不時灑落下一團團黑色的污水,散發著惡臭。
永紅跟在后頭跑,車子徑自開到梧桐園的操場上,“轟”地一聲抬起后面的車斗,就往下卸下垃圾。
永紅走到一輛卡車前敲車窗:“你們這是哪兒的,怎么跑這兒來倒垃圾?”
司機從車窗伸出頭來,不耐煩地打著哈欠:“不知道,就是讓把垃圾拉過來,倒在這兒?!?/p>
話沒說完,又有3輛卡車拖著垃圾開進來,前面倒完垃圾的卡車合上車斗,準備開走了。
司機都沉著臉,不理不睬。
幾輛卡車倒空垃圾后,又轟隆轟隆地沿著原路快速開走了。
剩下永紅站在破爛的操場上,看著面前的五座垃圾。
村子里,只有幾個女人站在自家門口張望。
永紅的好心情一下子崩壞了,他環顧四周,梧桐園早已不是從前的模樣,村子也破敗寂寞,因為人們都進城了。
鄉下的秋晨,更要清冷幾分,突然發生的這一切,讓永紅感覺憋得慌,他想和人說說,卻找不到人,只好自己自言自語。
“這么幾大車垃圾都倒在這兒,也不處理,又是蒼蠅,又是蚊子,臟水流得滿地都是,臭氣熏天的,這周邊的人家怎么辦?”
他在梧桐園曾經的操場上,無助地轉著圈兒,對著幾大堆垃圾手足無措,哪兒來的垃圾,誰讓送來的,為什么送到梧桐園?
他伸手去掏褲兜里的煙,發現煙已經被永紅嬸收走了,手指觸到了手機,他想起了頭天在省城碰到的楚黎。
《不歸河》
千江月
2017年8月版
八個年輕人因彼此間的關系相聚在一起,友情、愛情不可避免地發生或者重啟;
清幽的梧桐園被政府征用做濱江市的垃圾場,垃圾圍城讓他們的故事上演有了新場景,過去的人事在當下的時空里重來,上代的恩怨在后輩的生命里延續……
原來,過去并沒有隨著時間過去,曾經的人和事也不會輕易消失,生命就像一條不歸的河流,換一個身份和樣貌,該來的躲不開,該去的留不住。
原生家庭的羈絆,現實生活的困境,男性女性都在尋找的自我,又都急需在精神的故鄉里突圍。而急速城市化的進程中,不斷被犧牲的鄉村將在哪里找到出路?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不要怨這個時代,時代是我們自己造就的。
(下集預告)
【梧桐葉落的秋天,在故園的月明中,她記起了那個白衣黑發的少年,在清朗的月光中,他們揮手告別;很多年后,她看到他一身蓬勃的欲望,這欲望隔開了她對他的記憶,也許只有少年,才有那樣羞澀純真的笑容?!?/p>
楚黎從來沒有想到,她會以這樣的方式回到梧桐園,她用理性克服這感性,一直不停地在心里告訴自己:這只是工作,這些都只是為了工作……當草草地做過現場探訪后,戚姜的到來,讓她不得不留下,若干年后重新在梧桐園的夜晚,往事就如河水一般……
-The end-
編輯 | 萬里天
制作 | 萬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