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了不起的蓋茨比》,看完有點“飄”,因為尼克的旁白也好,因為思緒跟著電影轉(zhuǎn)也好。好的電影總能觸動人的價值觀,引發(fā)思考,忍不住把原著小說也找出來看了一遍。
2013年萊昂納德版的《了不起的蓋茨比》對原著改編較多的是黛西這個角色,明顯弱化了黛西自私拜金的性格,對于這一點我在下文會談點想法;其他內(nèi)容還是很尊重原著的,看原著的時候甚至有邊看邊回憶電影情景無縫連接的感覺,很多細節(jié)在電影中表現(xiàn)的很出色。
還記得最單純的那個夢嗎?
蓋茨比并不是一個讓很多人認可的角色,甚至有很多讓人厭惡的特點:賺黑心錢、虛偽編造、機關(guān)算盡,這些人性中黑暗的一面在蓋茨比身上非常明顯。電影源自生活,也可以超越生活的層次去塑造一些藝術(shù)角色,蓋茨比就是這么一個藝術(shù)角色。他貪圖金錢從事違法行業(yè),為了給黛西營造一個物質(zhì)豐富、光鮮華麗的世界;他虛偽編造身世捏造事實,為了給外界更給黛西呈現(xiàn)一個紳士雅容,事實上他的為人的確非常紳士;他機關(guān)算盡一步步地挽回黛西的心,為了最單純的那個夢——年輕時兩心相許的美好愛情,他相信這份愛情即使時光荏苒、世事變遷都不變。
你可以把這些當做蓋茨比的說辭,但正因為種種極端性格的碰撞讓蓋茨比的形象超越生活,以一種藝術(shù)的形象引發(fā)人們的思考。世上沒有所謂的完人,有血有肉的形象更具真實感,越是單純的信念和追求越容易打動人,即使背負著太多讓人厭惡的東西。人類億萬年進化中,犧牲了很多身體功能,相應(yīng)地獲得了很多真正讓人類這個物種長久生存下來的技能,永恒的東西不需要太多,而是讓它永恒的那一個點。蓋茨比這個形象的永恒在于追逐不滅的夢想、堅持不變的癡情,而這個,已經(jīng)足夠了。
尼克說,蓋茨比是他見過的最樂觀的人,他可以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樂觀地相信存留他腦海中曾經(jīng)的印象和想法,不管外界的任何變遷。這種唯心主義的樂觀讓蓋茨比堅持一個簡單的信念,付出任何代價去實現(xiàn)那個不滅的夢,外人會覺得這是很傻的行為,因為的確很傻,尼克曾說“她(黛西)的聲音似乎充滿了···”“充滿了金錢?!鄙w茨比忽然接過去說,對的,他其實知道眼前的黛西已不是曾經(jīng)單純的黛西了,但他仍然執(zhí)著地想挽回那段美好的愛情,一切重頭再來他不會多想任何問題。
可是,那個單純的夢誰說人人都記得呢?
她的臉龐憂郁而美麗,有兩只明亮的眼睛,熱情的嘴,她的聲音里尤有一種格外激動人心的特質(zhì),那是迷戀過她的男人都難以忘懷的:一種格外抑揚動聽的音質(zhì)。黛西有著吸引男人種種致命的特質(zhì),蓋茨比也是被吸引者,而他的紳士氣度以及個人魅力也成功虜獲了黛西的芳心。他終于吻了她,經(jīng)他的嘴唇一碰,她立刻就像一朵鮮花一樣為他綻放,于是這個理想的化身也就此完成。以后的歲月中,蓋茨比就是憑借這個不滅的理想去創(chuàng)造一個為黛西打造的世界,即使這個過程讓他丟失了很多東西,甚至是人格意義,他也在所不惜地保護那個最單純的夢。
原著中黛西在蓋茨比調(diào)往歐洲參加一戰(zhàn)后也曾情緒低落、思念守望了幾個月,她的確也是深愛過蓋茨比的,而在來年的春天,黛西覺得應(yīng)該換一種生活,找一個生活和精神上的依靠,于是又投入到漸多的社交活動中,在恰當?shù)臅r間和機會,富家子弟湯姆的出現(xiàn)就成了黛西的依靠。很快,黛西和湯姆舉行了盛大的婚禮,蓋茨比知道后內(nèi)心備受煎熬,但他仍不放棄,相信通過他執(zhí)著的愛和豐富的物質(zhì)能夠挽回黛西的心。
黛西婚后生活過的并不幸福,紈绔子弟湯姆在外花天酒地、包養(yǎng)情婦,黛西即使知情也是態(tài)度模糊、得過且過,曾經(jīng)對愛情和婚姻的憧憬在現(xiàn)實生活的磨練下已經(jīng)并不那么重要,在黛西的世界中,金錢和物質(zhì)更是依靠和安全感。曾經(jīng)相愛的人兒,在時光的洗刷下,蓋茨比仍然堅持不滅的理想,但是黛西早已不再那般,而這注定是一段無緣的愛情。人對物質(zhì)生活從來都是沒有真正被滿足的欲望,因為物質(zhì)也根本無法滿足一個人的內(nèi)心,金錢能夠給人暫時的安全感,但永遠無法填滿精神的空虛。黛西用兩段感情實踐著這些赤裸裸的結(jié)論,蓋茨比也用癡情的追逐、極度的樂觀站在另一方演繹著。
電影將黛西的形象美化了不少,黛西自私、拜金的性格明顯弱化了,對于這點,我個人是持支持意見的,不知是因為先看電影的先入為主,還是對蓋茨比和黛西這段感情的一種期待。細細想來,可能后者的因素更多,電影中黛西坦誠面對內(nèi)心:她也曾愛過湯姆,但真正愛的人還是蓋茨比。影片結(jié)尾時湯姆和黛西準備出外旅行時,黛西當時并不知道蓋茨比已經(jīng)被威爾森(湯姆情婦的丈夫)謀殺,更不知道威爾森其實是被湯姆挑撥造成的。原著中黛西是故意挑逗蓋茨比,尋求刺激,而且最后也知道蓋茨比被謀殺,并且露出嘲諷的笑容。但是,蓋茨比等待的那個電話終究沒有打進來,電影戲劇性地表現(xiàn)為:尼克打進來的電話讓蓋茨比誤以為是黛西打的,但在去接電話的時候被威爾森槍殺了···蓋茨比死前還認為這是黛西打過來的電話,這也算是導演設(shè)計的一個某種程度滿足蓋茨比追求的一個結(jié)局吧。
尼克在告別蓋茨比的時候說:他們都是一幫混蛋,他們就算一幫人放在一塊兒也遠比不上你!蓋茨比遇害后,尼克更認清了湯姆和黛西的真實面目:他們是粗心大意的人——他們砸碎了東西,毀滅了人,隨后就退縮到自己的金錢或者麻木不仁或不管什么使他們留在一起的東西的之中,讓別人去收拾他們的爛攤子···
曾經(jīng)接受過蓋茨比宴請的“朋友們”沒有一個參加他的葬禮,而媒體的報道把所有責任所有罪過都堆在蓋茨比身上,曾經(jīng)燈火輝煌、華麗無比的蓋茨比公寓成了陰森的古堡,人們在談起蓋茨比時只是無盡的詆毀,而知道事實的只有尼克——蓋茨比唯一的一位朋友。尼克在目睹社會虛情寡意后,心灰意冷,對這個冷漠的城市感到厭惡,黯然回到故鄉(xiāng)并創(chuàng)作蓋茨比傳記。將蓋茨比傳記手稿打印出后,尼克疲憊而顯得莊重,起身離開之時忽然想起了什么,他重新拿起書頁,在打印字“Gatsby”前提筆加上“The Great”——“The Great Gatsby”(了不起的蓋茨比)。
最單純的夢,也是社會最干凈的一隅。
蓋茨比第一次認出黛西家碼頭盡頭那盞綠燈時所感受到的驚奇,他經(jīng)歷了那么多曲折漫長的道路才終于來到了這片藍色的大草坪上,他覺得他的夢一定就在眼前,不可能抓不住的,然而他不知道那個夢很久以前就已經(jīng)遺失在他身后了,遺失在這個城市那一片無盡的混沌之中,在那里,只有合眾國黑黝黝的田野仍在夜色中向前伸展。觸摸內(nèi)心單純理想的時候,世界也變得歡快,然而社會大多時候并非如此。
蓋茨比是如此信奉這盞綠燈,相信這個極樂的未來,雖然它一年年地在我們眼前遠去。它曾經(jīng)從我們的追求中逃脫出來,不過沒關(guān)系,明天我們可以跑得更快一些,將胳膊伸的更遠一些,總有一天,總有一天。
看完電影讓我感覺有點“飄”,看完原著也是如此···同時,腦海仍久久縈繞著那段話:我們拼命地向前劃著,然而卻陷在逆流而上的小舟里,不停地倒退,不停地倒退,直至回到往昔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