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山行》一部韓國電影,劇情是關于喪尸與病毒感染的。而這一話題也正好與我們現在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契合。這新型冠狀病毒由武漢發起,如今全國確診4萬多,武漢占了二分之一,這便足以說明新冠蔓延速度之快。《釜山行》中的喪尸病毒的蔓延速度比新冠還要快,人們一旦被喪尸咬傷,便足以致命……在這樣的情況下,人性的本質暴露無遺。究竟誰善誰惡,也在喪尸面前徹底展現了出來。
“人之初,性本善”或“人之初,性本惡”這樣的理論在這部電影中都站不住腳,因為善與惡混雜在一起了。
首先,電影中的男一號石宇是一個典型。石宇是女一號秀安的爸爸。他在電影前半部分是一個自私的人物形象。秀安給老奶奶讓座位,爸爸去否定他這樣的做法,甚至還對她說“這種時候自己最重要,知道嗎?”后來當他路過一節車廂,看到一個流浪大叔一動不動地背對走廊半躺在座位上,他瞥了一眼那個大叔,便若無其事地離開了。在動車上,他得到了一個消息——去東廣場的通道是唯一安全的出口。下動車后,他準備帶著秀安偷偷走去往東廣場的通道。那個大叔又跟了上來,他卻不愿救助大叔,讓他跟著大眾去主廣場。竟還對女兒說“不要管他們,現在只能各自逃命”。但正因為他有一個女兒,內心深處仍藏著人性之中那些美好,因此不至于自私到“以我為尊”的地步,他仍然會以德報德。
劇情中我們知道,那一對夫妻曾注意到了石宇與眾不同的舉動——去往另一個通道。后來當他們到達主廣場后,喪尸成群蜂擁而上,此刻他們肯定知道了石宇走的那條路是安全的,而他卻沒有叫上大家一起走。面對這樣一個如此自私的人,他們卻在最后關頭為他留了一扇小門,冒著被喪尸“啃”的風險讓他趕緊進去。這對夫妻還帶了他的女兒秀安一同奔跑。這樣的一系列舉動激發了他人性之中“善”的那一面,他不在自私,開始幫助別人,營救那些素不相識的一起逃難的陌生人。
另外,人性中還有“三情”——親情、友情與愛情。然而這些“情”使大多數人動了善念,也使某一些人產生了惡念。
男四號英國與石宇一同營救他人時,遇到了已經尸化的同學們,曾經的同學變成喪尸,看到這一幕的他,停住了,遲遲不肯下手。這是友情,喪尸也無法驅散的友情。
英國在女三號貞熙尸化的過程中無動于衷,他愛她,他要陪著她一起成為喪尸,哪怕成為喪尸后會完全喪失人性。這是愛情,喪尸都不能改變的愛情。
結尾,石宇也尸化了,但僅僅是外表,他腦中還念著那些美好的回憶,與秀安在一起的回憶。這是親情。喪尸能使他的外表尸化,卻不能使他的靈魂尸化。
這“三情”中,不包括陌生人和陌生人的關系。因此可以說,陌生人和陌生人是沒有“情”的。既然無情,為何還要“舍己救人”?
本可以漠不關心,卻要拼死一搏。這就是人性的偉大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