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兩個小時,你也能走向人生巔峰
作者:阿何
01
想要升職、加薪,然后迎娶(嫁)白富美(高富帥),走向人生巔峰?這里有兩個辦法推薦給你:
辦法1:你天賦異稟且身負機緣,自小無論學什么均一點即通。進入公司3個月就做出重大成績,得到老板賞識,有意將自己年方豆蔻,如花似玉的女兒許配給你……。這種情況下,你啥也不用干,繼續浪就是了~
辦法2:你要善于利用下班后的時間自我提高。
辦法1適用于韓劇主角、小說主角等天生自帶“主角”光環的人物。這個辦法實施起來簡單,輕松,唯一的要求就是投胎的時候選擇正確的體位和姿勢,否則這輩子基本上沒戲了。
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人生的主角?第一眼,看看你住的房子(租的就算了),有沒有超過200平米?第二眼,看看你的銀行存款,有沒有超過200萬人民幣?如果這兩條標準你都尚未達到的話,OK,基本可以確認你和本人一樣,不適合玩主角模式了。
對我等凡人來說,要想實現人生的逆襲,最重要的便是下班后這段時間了,而且這短時間也不多,大概也就2-3個小時左右。
不相信?且讓我來簡單分析一下:
我們每個人的時間大概可以分成以下4大部分:
睡覺:大概8個小時左右
工作:大概8個小時左右
碎片時間:上廁所、上下班通勤、吃飯、洗澡等,大概6-7個小時左右
下班后、睡覺前時間:大概2-3小時
我們來看看,睡覺的時間你基本是啥也干不了的。工作的8小時你也基本是聽別人指揮,沒啥自主性的。而生活中,有無數的瑣事將我們的時間分割的支離破碎,這些碎片時間你想要好好學習其實也不太可能。
到最后,是不是只剩下“下班后睡覺前”這段時間了呢?
假設你下午6點下班,7點回到家,然后做飯、吃飯、打掃衛生等去到8點半到9點左右,那么9點-11點就是你的黃金學習時間,差不多也就是2個小時左右。
那么,如何利用好它呢?
想要“用好”,無非涉及下面幾方面的要素:
1、應該用來干啥(學習什么?)
2、如何提高效率
02
在學什么這方面,很多人都犯過錯誤,最典型的錯誤就是:
主題雜亂不明確,缺乏規劃。在“你覺得很重要其實沒啥卵用的知識”上面浪費太多時間,但是在“你覺得不重要但幫助很大的知識”以及“你覺得很重要確實也很重要的知識”方面投入的時間又不夠。
對了,關于能夠學習的知識,我簡單用思維導圖羅列了一下:
比如我認識的一個小伙子阿超非常勤奮,每天下班之后最少都會抽出2到3個小時來學習??墒撬d趣愛好實在太廣泛了,所以幾乎每天的學習主題都在變化,比如周一是運動健身方面的,周二是網絡寫作……等等。不能說這樣的學習全無意義,但每一個課題都淺嘗輒止,浮于表面,除了博得一個“愛學習”的好名聲之外恐怕再也給不了你更多的東西了。
還有一種人是“沖動學習者”,短時間內會因為受到外界的某種刺激而將某些事情看得特別重要,從而陷入到浪費時間在“你覺得很重要其實沒啥卵用的知識”的困境當中。
事實上本人便曾經犯過這樣的錯誤,在創業的早期,因為好的程序員很難招,公司項目又急著要完成。我便視圖通過自學的方式將自己打造成一名程序員——事實上我幾乎做到了,差不多用了幾個月的時間,我成功掌握了基礎的前端知識和Python語言知識,也能用它們來解決一些問題了。
然并卵!作為公司CEO,有太多事情要我忙了。盡管程序也非常重要,可在它之前至少還有不下10件優先級更高的事情。所以最后的結果是我成功的具備了程序員的基本素質,卻根本沒有用武之地。
而盡管好的程序員難找,可倘若我能把花心思學習編程的一半功夫用到招聘上的話,這個問題或許早就解決了。
所以你要追求姑娘,不一定非要把情書寫到跟莎士比亞那么好,有這功夫,不如多花點功夫陪陪她。這時候,真心實意比啥花言巧語都來得實在。不要把生命中一些短暫性的需求當成多么重要的東西,要想清楚你學習到底是為了啥。
正確建立學習主題的第一步,是你要想清楚,自己為什么要學習。
你的目的可以是現實而功利的,比如我學習就是為了升職、加薪、迎娶白富美。那么很明顯,你應該將90%的時間都聚焦在專業技能、職場關系、期望管理這些直接掛鉤的內容學習方面。至于琴棋書畫,陽春白雪是和你無緣了。
你學習的目的也可以很烏托邦,比如你覺得我就是不差錢,我學習就是為了快樂。那基本上我得說誰也管不著你了,你想怎樣都行!事實是有錢任性也是本人的最終目標,只不過為了達成這個目標,我首先得有錢。怎樣變得有錢呢,首先我得現實而功利地學習……
滿足欲望之前,你要先學會控制你的欲望!這也想學,那也想學是不行的。你的時間真的沒你想象的多!
建議的做法:
選擇1個核心主題,1個輔助主題,80%的時間用在核心主題的學習上,20%的時間用在輔助主題上。核心主題,應該是和你切身利益相關的,通俗點說就是能幫助你升職加薪的。輔助主題,可以選一個你感興趣的。
為啥不是100%核心主題呢?因為人畢竟不是機器,一成不變的主題學習,只為了利益的學習是非常容易讓人疲憊的。20%的時間放在輔助主題的學習上,其實是讓你得到充分的休息!
03
在本節,會介紹一些能提高你學習效率的小技巧、小工具。
先介紹一個神奇的軟件叫“SelfControl”,顧名思義,就是用來進行自我控制的軟件。這個軟件用來干啥呢?它能添加若干網址,并且設置這些網址的屏蔽時間。設置好之后,在屏蔽時間范圍內,你就算重啟電腦,都無法恢復對這些網站的訪問!
是的,這便是給大家提高學習效率方面的第一個建議:專注。
很多人都有在學習的時候刷微博、刷淘寶的壞習慣。其實自己也不清楚到底要看啥、買啥,但不刷一下就是渾身不舒服。有了SelfControl這樣的軟件,分分鐘治好你的壞毛病。
還有個更狠的類似軟件,叫Freedom,它的作用是切斷電腦上的一切網絡連接,重啟電腦也沒有用。因為SelfControl只有MAC版本,而Freedom是MAC和Windows雙平臺都支持,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嘗試一下。
再給大家介紹一本書,叫《番茄工作法》。
看完之后,請大家吸取其核心思想,然后把很多復雜的操作方法全部忘掉!核心思想是什么呢:人的注意力是有時間周期的,你要學習一會兒休息一會兒。
是不是覺得很傻比?這道理難道還有人不明白嗎?
你還別說,還真是這樣的。到今天,還有很多人膚淺地將“刻苦學習”理解為“長時間學習”,恨不得在書桌上趴到天荒地老。
具體多少時間周期合適,我覺得是因人而異的。我個人來說,保持35-45分鐘高專注度學習是沒問題的,再長就不行了。在這里還有個特別接地氣的做法,你可以把一些生活的瑣事安排在兩個學習周期中間去做,從而達到“休息+完成瑣事”一舉兩得的目的。
比如說我就喜歡在兩個學習周期中間去晾曬衣服,燙個腳或者收拾下明天的行李之類的。
生物學上還有一種理論,意思是說大腦其實是不需要休息的,它最好的“休息”方式就是轉換使用模式。比如你從學數理化切換到語文英語學習,對大腦來說其實也是一種休息。而你從腦力勞動切換到體力勞動,也是一種非常好的休息方式,都比你單純躺在床上啥也不干的效果要好!
提高學習效率的第三個建議,是建立反饋機制
關于這一點,我在《如何保持長時間高效學習》一文中有過詳細的闡述,大概的意思是:人其實很功利現實的,別用一些虛幻的理由來哄騙自己學習,要玩就玩真的!
啥意思?比如“我學習是為了做更好的自己”,這理由現在你拿去騙小學生都不一定行得通,還指望拿來騙自己?所以,它的效果是遠遠不如“學會這本書,我就給自己買部蘋果電腦”,又或者“考過CPA,我就去美國旅游半個月”來得有效!
全方位地為你的學習建立短期、中期、長期的獎勵反饋機制,你不再是為了高大上卻虛幻的理由而學習,自然動力十足!
第四個建議:把學到的東西用起來
學會一門技藝最好的方式就是實踐它。
不要做翻書俠(只看書不實踐)和筆記俠(只看書記筆記不實踐),即便再困難,都建議你從學習的第一天開始就一邊實踐一邊學習。
倘若你想學習寫作,那么學會幾個詞語后,便可以嘗試用這幾個詞語造句了。如果你學的是攝影的話,看完1個章節,就應該拿起相機勇敢地去拍了!
換句話來說,年輕的時候也不建議大家去學習太多形而上,雄于思辨而乏于實踐的知識。不是說我們不需要,而是我們在時間方面還沒奢侈到能禁得起如此浪費的地步。
第五個建議:能用錢解決的盡量用錢解決
很多人吃很豪爽,穿很大方,偏偏在學習這件更重要,還能幫你賺錢的事情上摳門的很。
怎么個摳門法呢?下面列舉了一些典型行為,看看你有沒有犯:
1、特別熱衷在網絡上下載各種視頻教程、電子書,電腦里資料都攢了幾百個G,自己看過的卻寥寥無幾。
2、花幾百元去聽個明星演唱會眼睛都不眨,卻從來舍不得花幾十元聽個線上課程,或者幾百元參加個線下的培訓班。
3、在每個月的消費占比中,學習方面的比例幾乎從未超過10%。
4、在網絡上學習,只要看到收費課程便馬上繞著走,敬而遠之。
這種消費理念,看似沒什么害處,但長遠來看可能影響你一生能夠達到的職業高度。
那么正確的消費理念應該是怎樣的呢?
首先,只要你不是窮到沒法過日子了,那么你應該盡量用錢來搞定一些費時的事情。你的時間比你想象的更寶貴,你應該盡可能將它花在提升你的潛力、提升你的賺錢能力方面。其次,年輕的時候,最好要將可支配收入的30%-50%花在提升自己方面。
網絡上下載免費的視頻教程和電子書,這種行為看似是“免費”的,其實卻消耗了你大量的時間。同樣的資源,可能在淘寶你花200元就全部搞定了。
互聯網上的資源,免費的不是說一定是不好的。但收費又暢銷的,確實優質的概率更高。你付費去購買一些資源,一方面是得到了優質的課程,另一方面也省下了大量篩選的時間成本。長遠來看,你在這些方面花的錢,很快會在其他方面10倍,100倍地賺回來。
上面說了這么多,最后以最重要的一點收尾:
最多的方法、建議、技巧,首先你得行動起來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