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原生家庭帶來的童年傷害來看成人世界背后的殘缺
? ? ? ?著名的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蕾德·阿德勒說過:“幸運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 ? ? ?隨便在網上輸入“童年不幸福”,大概有1千7百多萬的結果,而隨之而來引申的搜索關鍵詞有“童年不幸福的人命苦”、“童年不幸福的人一輩子不快樂”……看起來就仿佛感知到這樣的場景:深夜間有過這些遭遇的人隔著發光的熒光屏,千瘡百孔的心情下敲下這些字眼,令人心疼。
1、父母離異后沒有人要的“野孩子”
? ? ? ?小甲是一個非常獨立,很快能夠跟大家熟絡起來的姑娘。起初被她爽朗的個性所吸引,我們很快成為朋友,她很愿意找我聊天。每每聊到家庭,她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就是個野孩子】。父母離異后,跟在奶奶身邊長大,因為是女孩,在重男輕女的思想籠罩的奶奶家沒有得到親戚們的一絲關愛,更多的只是嫌棄她是一個“拖油瓶”。
? ? ? ?在小甲的回憶中,親人的冷漠、鄰居的白眼、同學的取笑,仿佛充斥著她整個童年,她只想逃離。父親母親仿佛只是存在于別人口中,教科書上冷冷淡淡的字眼而已,僅此而已。從來沒有見過母親,父親也只是那個過年期間見一面,牽著現任妻子、抱著兒子的中年男子的形象罷了。
? ? ? ?從小到大一直都念的是寄宿學校,高考報志愿也是抱著離家越遠越好的想法。年紀不大,輾轉的城市不少,她親口說【不想結婚,老了之后安樂死,不想給自己和別人添麻煩】。
2、想逃離母親的強勢干預?
? ? ? ?小乙是個很歡脫,很毒舌,經常一語中的擊中要害但又做事很認真的男生。因為心思很細膩,而且又很熱心腸,辦公室的姐姐們都很喜歡他,待他像弟弟一樣。記得一年前小乙的媽媽來辦公室找他,媽媽打扮非常利索,沒有一絲累贅,氣場很強大,毫不夸張地說所有氣場圈外的人都不自覺退避2米開外,周圍無人作聲,只聽見小乙怯生生地站起來叫了一句“媽”。這個場景至今我印象還非常深刻,因為當時的小乙和平時跳躍、歡脫、夸張的他判若兩人。
? ? ? ?后來說起這件事,小乙一改往日嬉笑的狀態,無可奈何地嘆了口氣說【我媽一直很強勢,強勢到讓我喘不過氣】。在小乙的表述中得知媽媽是個女強人型的事業型女性,對待事情的掌控欲很強,希望兒子按照自己為他所鋪設的道路走,而爸爸和媽媽關系不好,爸爸婚內出軌很多次,但是父母雙方都不提離婚,婚姻關系實則名存實亡,他們只要一見面就會吵架,甚至相互動手。他們一吵架,小乙就習慣用被子緊緊地捂住頭。
? ? ? ? 這么多年小乙不想讓媽媽傷心,努力扮演“孝順仔”的形象,讀媽媽讓他讀的專業,選媽媽讓他做的工作。上次母親來找他也是因為媽媽讓他去相親,而小乙實在不愿意放了女生的鴿子。小乙表示他現在很心累,以前讀書工作都聽媽媽的話,之前的感情也因為母親的干涉而結束,現在連挑選結婚對象也得按母親的意思來。小乙說【他沒辦法阻止媽媽干預自己的生活,但是他想逃跑,他不想回家,想喘口氣】。
3、每一種性格缺陷都是由童年的不幸造成的
? ? ? 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生活中類似小甲、小乙這樣的例子有很多,許多名人自述、電影書籍也會對于原生家庭帶來的童年傷害造成日后人生中殘缺都留有一席之地。
? ? ? ?似乎經歷過原生家庭帶來不幸童年的人都有共同的性格缺陷敏感、多疑、自卑、不會表達愛、不敢愛卻又渴望被愛等。隨著年紀的增長,童年時埋下的種子會越來越伸出枝丫,不斷撕扯,以為已經愈合的傷口卻時不時隱隱作痛。
? ? ? ?張愛玲從小陰沉冷酷的環境里長大,繼母與父親帶給她的是殘酷的折磨,她已經將自己的內心與世界筑起屏障而隔離,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恐懼和懷疑。也許是從原生家庭帶來的的不幸中,張愛玲總結出了自己的人生信條“人是最靠不住的”。冷漠、孤僻、清高、世故、急功近利這些負面的性格標簽也來源于那個陰郁無情、冷酷的家庭。原生家庭的傷害好像是一只“虱子”,在年幼的張愛玲心中便已扎根,成了她一生不能克服咬嚙性的心事。
? ? ? ?少年的叛逆與倔強使得自己不會覺得心中的殘缺會給自己帶來怎樣的痛。眼看周遭各家各戶燈火闌珊充滿煙火氣,長大后只身一人想要接近卻又不敢上前。
? ? ? ?如果有幸這些孩子在長大后能夠遇到溫暖和有愛的人幫助他們愈合那些創傷,或許可以讓他們重新感受愛和溫暖。只是很多時候沒有被注視著的,沒有的機會感受愛和溫暖的孩子,他們長大后的殘缺該怎樣被彌補,該怎樣被愈合,都需要很長的時間自愈和被治愈,很漫長,也很困難。
? ?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說:“最黑暗的時刻出現在黎明之前。”或許經歷過家庭創傷的孩子,黑暗和創傷讓他們更能懂得平凡的愛與溫暖彌足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