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26蔡曉燕
? ? ? 當讀到《如何給孩子讀繪本》文圖合奏的力量,特別喜歡里面說的文字,尤其關于詩的描述,詩就是不斷地“重塑語言”。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詩是有韻律的語言,讀起來朗朗上口,其實唱起來更令人難忘。記得以前二十四節氣每個節氣說的頭頭是道,但現在基本都忘光了。而二十四節氣歌(“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還記憶猶新,用它推論二十四節氣完全不費勁。
? ? ? 詩也讓人愛上大段文字,背它覺得小菜一碟。就如同今天早上看到打雞血的鼓動文字,會想到紅樓夢的好了歌解注。記得當年開始看到這段真長,不說背,有的意思都要仔細推敲。仔細一讀喜歡的不行,榮枯對比,盛衰急變,喜喪沖突。感覺美妙不可方物,多讀上幾遍,便喜不自勝。一有余暇,常常誦讀欣賞,甚是美哉。不用特意背誦,已經銘記于心了。附上原文,與君共享。
? ? ? “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蛛絲兒結滿雕梁,綠紗今又糊在蓬窗上。說什么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昨日黃土隴頭送白骨,今宵紅燈帳底臥鴛鴦。金滿箱,銀滿箱,轉眼乞丐人皆謗。正嘆他人命不長,哪知自己歸來喪!訓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強梁。擇膏粱,誰承望流落在煙花巷!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杠,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是故鄉;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 ? ? ? 詩不僅是現在的誦讀,他還有吟唱,屬于文化傳統瑰寶,而這些很多都流失,快要滅跡了。希望通過讀書活動推動,詩歌的傳播,你我他的努力,把他活躍重生,再次源源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