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把菜刀,弄得自己好累。
是的,我說的是網購。
如果去實體店買,此刻,新菜刀早就已經成為二手的了。
家里那兩把可以砍骨頭的菜刀,先后于年前和年后都“光榮下崗”了。
這二位,倒也不是到了“退休年齡”非退不可的那種。
畢竟,過了“當打”已經好多年的兩把菜刀,都是以勤儉持家著稱的妻子,從日雜商城里,與小商小販討價還價之后,買回家的“便宜貨兒”。
很多人都懂“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妻子當然也懂。
不過,不同的人,在對待”性價比”這個問題的著眼點基本一致的前提下,最后的落腳點,也是各有各的不同。
在價格相對低廉的情況之下,她就很容易把性能和質量問題忽略掉。
而且,凡是她認準了的東西,旁人的建議,基本上都屬于“耳旁風”的范疇。
年前和年后,先后下崗的那兩把菜刀,如果本身的材質沒有硬傷,完全可以按“彈性退休制度”,延長它們的退休年限。
可是,可但是,這兩把隔三差五,就要被我給干卷刃了的菜刀,就連開著電動三輪車滿大街繞圈圈的那位磨刀師傅,都勸說我倆“省兩個磨刀錢兒,快換兩把材質好一點的菜刀吧!”
磨刀師傅大概也是因為之前勸說我倆次數過多的原因,之后的一段時間,再給我們磨刀的時候,人家連善良的規勸都懶得說了。
說來可笑至極,如果不是年前,砍排骨的時候,已經被我干卷刃了的那把菜刀的刀把兒突然斷掉的原因,妻子那“用刀不疑,疑刀不用”的決心,還真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才得以撼動呢。
當終于得到她可以換兩把菜刀的指令之后,我是“三步并做兩步”,根本不想等到第二天,再去實體店里去買。
直接打開“抖音”選品廣場,輸入俺們需要購買的菜刀,所必須要有幾個關鍵詞。
比如,是用來切片,還是用來砍剁。
不管咋樣,畢竟,咱還趁一個抖音小店不是么?
抄個近道兒。來個捷足先登。
不過,選品也并不是一件輕松的差事。
什么這個鋼,那個鋼的,光那些咱們局外人看不懂數據,就令腦瓜子嗡嗡地。
都說“會說的不如會聽的”。那也得分分人家說的究竟是什么事兒。
不過,多翻翻購物者們對目標商品的評價,對于我們來說,還是挺有借鑒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