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沉迷哈利波特。理由似乎有很多,但要確切的講,又像吹散的柳絮,有影無形。
第一次見到這本書,是在我八歲那年去表姐家做客。那時我一頭短發(fā)亂蓬蓬,又瘦又矮,像只灰溜溜的小老鼠。表姐比我大5歲,扎著高馬尾,別著一枚精致的小魚發(fā)夾,躺在她的藍色小床,手里捧著本書看的入迷。
窗外知了不歇地鳴唱,日光照的房間像個發(fā)脹的白饅頭,我咬著手指問:表姐你看的什么書呢。
表姐將嘴里的牛奶糖換了個方向,含含糊糊地回答:哈利波特。
哦,哈利波特,哈利波特,我在心里輕念這個書名,像一片羽毛輕落在水面,心里泛起一點漣漪。
大概我是那樣的小孩,貌不驚人,沉默寡語,小小年紀(jì)就滿腔心事,縱有傾訴的欲望,也無人可訴。幸而家樓下有一家書店,辦卡即可借閱,每日放學(xué),總先溜去書店看書,并不知書中內(nèi)涵,只是喜歡翻閱,真真不求甚解。可巧,我就借到了哈利波特。
書中很多話語,很多場景都是我長大后才懂得,但就像冰塊融化在水中,它們已經(jīng)嵌入我身體。
故事的開始如果我還記得,是哈利躺在灌木叢偷聽弗農(nóng)姨夫家正在播放的新聞。他有一雙翠綠色的眼睛,像極了他逝去的母親,頭發(fā)永遠不羈地亂長,和他父親一模一樣。此時他還是個平凡的不招人待見的“麻瓜”。
一般的英雄人物似乎都是這樣,從小父母雙亡,命途多舛,外表平凡無奇,內(nèi)心寂寞空虛,偶然機會發(fā)現(xiàn)自己具備超能力,于是英雄換裝一番,閃亮登場。
幼時的我是被書里神奇的魔法世界吸引。會飛的掃帚和汽車,唱著神秘歌謠的分院帽,瘋狂的打人柳,大大的耳朵眼睛似燈泡的小精靈多比。我甚至枉想也有一只信使貓頭鷹會給我送信讓我去九又四分之三車站坐上開往霍格沃茨的列車。還有鐵三角固若金湯的友情,勇敢的哈利,善良的羅恩,聰慧的赫敏。不管哈利被外界的人如何誤會,羅恩赫敏都堅定不移地支持他。即使赫敏固執(zhí)己見,身邊沒有知心朋友,哈利羅恩也選擇陪在她身邊。他們勇敢善良才會走到一起,他們孤獨,也許都有點自卑,才會互相依靠。
當(dāng)我長大后再看,在很多地方都流下了淚水。小天狼星臉上的笑容還未收回就掉進了帷帳,這個英俊的,放蕩不羈的,在阿茲卡班無辜被囚了十幾年,為了見哈利寧愿吃老鼠,為了保護哈利出生入死的男人就這樣尸骨無存的消失了。他是個勇士。
斯內(nèi)普教授,初期讓人恨的牙根癢癢,不茍言笑,一本正經(jīng)地欺負哈利,我?guī)缀蹙驼J(rèn)定他是個反面人物。直到他死前,他盯著哈利翠綠的眼睛說“l(fā)ook at me"。喔,原來他一直深深的愛著哈利過世的母親,這份愛讓他忍受著孤獨,愧疚,死亡的威脅,乃至所有人的誤解,擔(dān)當(dāng)了“雙面間諜”這個注定悲慘的角色。他是最勇敢的人。
也許沒有絕對的壞人,背叛哈利父母導(dǎo)致他們慘死的蟲尾巴也會在快要掐死哈利的時候松開手,即使他自己都難以置信。
我依然記得悠揚的海德薇曲,當(dāng)它響起時,霍格沃茨的列車正穿梭在密密叢林,霧氣彌漫,車窗上隱隱有一只跳躍的小青蛙。目的地就在看不見的前方。
我想給我送信的貓頭鷹明天就到了,也可能,永遠不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