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紅樓小黑
一面七手八腳葫蘆提殮了,裝入棺材內(nèi),兩下用長命釘釘了。王婆一力攛掇,拿出一吊錢來與何九,打發(fā)眾火家去了(節(jié)選《金瓶梅》)
隨著【長命釘】的釘入,武大郎在人間的存在形式也隨之消失了。或許武大郎不會想到,自己被毒死的現(xiàn)實,不僅沒有在清河縣引起渲染大波,而且紫石街也悄無聲息。鄰里街坊人人都知道武大郎死的不明不白,卻沒有任何人敢多言。一方面沒有人得罪的起西門慶,另一方面縣衙的仵作——何九,已經(jīng)拍板釘釘了。武大郎悲劇的人生走完了,或許對于武大郎而言也是一種解脫。武大郎雖然死了,但是武大一死的影響還是存在的,三個女人的危機感也開始蔓延了,潘金蓮的母親潘母首當其沖。
武大郎死后不久,端午佳節(jié)來臨,潘母來到潘金蓮的二層小樓,她此行的目的,看望女兒是次,給女兒找下家才是主要的。不然武大郎葬禮,潘母應該出現(xiàn),關(guān)心自己的女兒,也應該幫助女兒料理后事,減少女兒的辛勞。但是,潘母沒有出現(xiàn)!她的出現(xiàn)是為女兒的改嫁而來,她的出現(xiàn)是為了求王婆給潘金蓮找新【養(yǎng)家人】而來,母女之間的感情淡如水,薄如紙一般。或許潘母的出現(xiàn)還想著從潘金蓮的再次改嫁的得到一些好處,以養(yǎng)活自己也說不準。榨干潘金蓮最后的價值,也許正是作者筆下明朝末年市井小民的真實寫照,潘母的危機感來自老無所養(yǎng),女兒潘金蓮成為了她的全部依靠。
王婆重新回到自己的茶社,為自己的生活而忙碌著。棺材本的問題解決了,老有所養(yǎng)還沒有,她需要趁著自己能動的時候多掙些錢財。【此時的王婆不知自己兒子的生死,更知道兒子以后的富貴】
且說婆子提著個籃兒,走到街上打酒買肉。那時正值五月初旬天氣,大雨時行。只見紅日當天,忽被黑云遮掩,俄而大雨傾盆……那婆子正打了一瓶酒,買了一籃菜蔬果品之類,在街上遇見這大雨,慌忙躲在人家房檐下,用手帕裹著頭,把衣服都淋濕了。等了一歇,那雨腳慢了些,大步云飛來家。
蘭陵笑笑生的這段描寫,讓讀者看到了王婆生活的辛酸和不容易。如果不是為了西門慶的一點碎銀子,王婆也不會變成【落湯雞】,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的生活。媒人只是王婆兼職的工作,現(xiàn)在武大郎已經(jīng)死了,潘金蓮和西門慶可以毫無顧忌的在一起了,王婆也失去了中間人的身份,也失去了中間人的利益。為了抓住最后的機會,王婆不得不賠笑笑臉,忙里忙外的掙點辛苦錢。
媒婆的競爭也是很激烈的,小小的清河縣城內(nèi),除了王婆還有文嫂、薛媽媽和馮媽媽,他們都是精明能干,欲擒故縱,左右逢源的高手,如果王婆稍有不慎,必然跌入萬丈深淵,王婆的緊迫感和危機感來自【撮合山】的職業(yè)。
武大郎死后潘金蓮的緊迫感和危機感最強烈。和曾經(jīng)的偷情不一樣,今天的潘金蓮已經(jīng)沒有了【養(yǎng)家人】,西門慶成為了其全部的希望,如果不能牢牢的拴住西門慶的話,那么潘金蓮結(jié)果?要了淪落為娼妓,要么活活餓死。為此,潘金蓮不惜手段的留住西門慶,一方面全然不顧武大郎的孝期,另一方面拿出自己吹拉彈唱的絕活,還是不是的提醒西門慶不要忘記了自己。
婦人笑道:“蒙官人抬舉,奴今日與你百依百順,是必過后休忘了奴家。”
可惜,西門大官人終究是淫棍。離開了潘金蓮之后,他自己忙著,一邊自己娶孟玉樓和鄭月娥,另一方面忙著西門大姐出嫁。如果不是潘金蓮一首《寄生草》,西門慶不回來,如果不是潘金蓮的心機和智慧,只怕是西門慶早把潘金蓮拋之腦后了。只要西門慶一天不娶潘金蓮,潘金蓮都時時刻刻危機感纏繞身邊。這樣看來,武大雖然,危機然在,尤以潘金蓮的危機感最強烈,丟了名聲,失了生活的潘金蓮如何得到不西門慶的心,那么三個女人中,潘金蓮最慘無疑。
紅樓小黑原創(chuàng)文章,歡迎一起討論,營造和諧的讀書場所!
喜歡的話,關(guān)注,點贊,每天分享不同的讀書感悟!
參考:
《金瓶梅》崇禎版
《秋水堂論金瓶梅》
《我們?nèi)绱藷釔劢鹌棵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