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迷
圖 | Matt Carlson
周末看了本屆金馬獎兩個新晉影后的頒獎致辭,看到馬思純在臺上哭著說:如果沒有你就沒有現在的我,但是如果沒我也不會有現在的你。電腦前的我情不自禁地也跟著又哭又笑,那一刻綻放的喜悅抵得過默默無聞的冷凄,年輕真好,年輕加上努力加上一點點運氣,換來的春風得意,是上帝給的禮物。
說到禮物,有些"禮物"就是名副其實的羊毛出在羊身上。
臨近年終歲末,一些新入市的小散驚喜地發現股市送禮物啦,買10股送10股,妥妥買一送一的節奏啊~股市也過雙十一?且慢,天下沒有白掉腦袋上的餡餅,今天就來聊聊這取名為“高送轉”的禮物到底是個啥。
“高送轉”是每年A股市場的保留大戲,簡單點說,就是原來如果你持有100股100元的股票,每10股送10股后,你持有的就變成了200股50元的股票(100股*100元=200股*50元)。它的意義就相當于你口袋里的一張100元變成了2張50元,總價值并沒有任何變化。
近一周以來,已經有9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6年年度利潤分配和轉增股本預案,其中8家公司的預案超過每10股送轉10股。已經預告擬高送轉的公司,股價大都坐上了直升機。
以永和智控為例,18日率先最早公布高送轉預案,截至今日收盤,短短幾日漲幅已高達33.11%。
呵呵,是不是城會玩?
不僅會玩,“高送轉”還有兩個與之配合的高大上名詞,分別叫“除權”和“填權”。還說上面的例子,股價從100元變成50元的過程,叫做“除權”;股價從50元重新上漲到60元,70元.....的過程,叫“填權”,重新漲回到100元的時候就叫填權滿了。
看起來,股民都很期待除完權的股價立馬又重新漲回去,呵呵。
說起來,這“高送轉”受追捧其實就是一種心理因素。100元的股價,年報時10股送10股,股價攔腰一半成了50元,價格打半折,視覺上來看很容易吸引大家跟風。就好像大白菜一塊錢2斤你嫌貴,而五毛1斤你就覺得便宜了的一樣。
等股價填權后,真實的復權價格其實早已到天上,但跟風的小散卻并不感覺價格高。精明的老司機們雖然對這種游戲規則心知肚明,但既然大家認為很多股民都有這種心理,于是就形成了默認的擊鼓傳花式的博傻游戲。
所以,每到年底,“高送轉”都是A股的一個熱門炒作故事,而且屢試不爽。除了永和智控外,其他幾家推出“高送轉”預案的上市公司股價也不少連續上漲的,好不熱鬧呢。
不過,我倒是覺得應該理性看待“高送轉”,不要盲目跟風炒作。畢竟,沒有業績支撐的純概念性質的“高送轉”更像是一個擊鼓傳花類的游戲,本質上是看誰接最后一棒。如果要參與短線炒作,不要太貪,賺到一點就及時收手,因為鼓聲隨時可能停下來。
坐標帝都,80后美帝商科海龜女;
關注我,帶你領閱金錢世界的美好。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