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我們還是年少
那時的我們,在黑夜來臨之際,曾會一起相約去庭院,一起玩捉迷藏,而那時的我們,也會在玩著捉迷藏時,偷偷跑回家吃飯。
那時的我們,還是孩童,上課坐端正,聽老師的話,認為老師說的話,一切都是對的,那時的我們,還會念著一些順口溜,像:一年級小偷,二年級賊,三年級美女一大堆,四年級帥哥沒人追,五年級情書滿天飛,六年級情侶一大堆。而那時的我,還是挺單純的,至少在那時,我還不知道喜歡是什么,直到現在,我才慢慢發現,原來喜歡,就是在乎,而這份在乎不屬于親情類,而是想和那個人一起共度一生。那時的我們,雖然嘴上說著一大堆,卻不懂得我們所說的那些話具體是何種含義。而現在的我們,都分開了,有一部分人在繼續深造,有一部分人在社會拼搏,有一部分人已為父母,有一部分人繼續迷茫。95后的我們,現在該是何種模樣!
高中時,數學老師曾和我們說過,你們這一代,要好好拼搏,不要把你們的愿望、夢想,寄托在你們的下一代,我覺得這句話很好。是啊!我們不應該像放牛孩一樣,我們有思想,有思維,有夢就該去追,即使在追夢的道路摔的頭破血流,我想,我們在未來回想時,也不會后悔,因為我們曾為我們自己的夢追求過、拼搏過。宮崎駿在《起風了》中有一句話讓我銘記至今,“一個人在追夢的道路上,只能為此努力十年,如果十年還沒成功,那就要換一個夢去追求。”
人生短暫,每個人都想要過上好日子,唯有拼搏,用自己的雙手或用自己的大腦去創造屬于我們自己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