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靜的時候,在錯誤的時候喝下的咖啡,在這時出來作祟。我翻來覆去,在把我從小到大的我所還能回憶起來的、或者說印象還挺深刻的大小事全部在腦海里回顧一遍后,那個人,他又像今早初見一樣出現了。
那個人,他是我的小學同學,用現在評價一個男孩子的話語來介紹他,應該也不過分。十一二歲的年紀,寫得一手好字,生得一副好面貌:眉目清秀,粗看言笑晏晏,細看那眉目之間又有散不去的執拗。起初,并不認識他,甚至是在五年級同班好久以后,都不認識他。我小學的時候,男生和女生之間似乎有楚河漢界,不得越之半步。但是在什么時候記得他,知得這個人,也說不出是什么時候,就好像莫名其妙的認識了,或者可以是說在那件事之后,開始注意到他。
那是在六年級,課間做作業的時候,那個人端正坐在課桌前,同班嬉戲的男孩子打鬧間碰了他一下,寫字的手在作業本上畫出了一條不太美觀的線,他很生氣,同他們吵鬧。我在他們的旁邊的斜對面,看見這事,無比霸氣的拿起桌上的修正液朝那個人扔了過去。掉在那個人桌上的修正液發出很大一聲,阻止了他們繼續爭吵,我也可以安心做我的了。不一會兒,我的改正液被一雙手還了回來,那個人對我輕輕說了一句謝謝,我也回了一句沒事兒,這是我的口頭禪。多年之后,我再想起這件事,突然感覺自己不失為一個自作多情的人,人家也許并不需要那一瓶小小的修正液,男生之間還不是吵過一架之后仍舊稱兄道弟,那個人說不定覺得我小小年紀就懂得搭訕,心里正酸我呢,不過,那個年紀的小孩懂什么是搭訕嗎?
這件小事過后,回想起來,之后好像我們之間又沒有了交集。有時候我就在想,會不會這件事是我與那個人之間發生后面的故事的開端,神先讓我們因而認識,繼而相交。然而,直到六年級畢業考試結束之后,我們才有了進一步的相交,而此時發生了一件事,讓我在每個睡不著的時候回想起來都能滿心溫暖。
那是在去縣城有名的初中校參加小升初考試時發生的事情。因為我們家都住在同一個鎮上,恰好我媽有熱心于我的學習,便同我的遠房三嬸商量,三嬸說要不去縣城試試,正好熟識的人也要去,我媽便答應了。我知道那個人也要去考試的時候,是在去縣城的那天早上踏上去縣城的車才知道。辦好培訓事項之后,我媽將我拜托給了一個親戚,在分離時候,老媽給我零花錢時,懂事的我不想拿太多,我媽還沒說話,那個人就說了一句,語氣不是甚好,“多拿一點吧你,這里是縣城,可不是家里!”當時聽及此話,并未深究,但心里也還是被震撼了一下。年少的我不喜說話,就算我的媽媽是話嘮,因而我更喜歡傾聽。但這也導致我并沒有什么異性朋友,除了我弟,但他還小。故而在當他說出那句話時,我多少是在想,原來這個小男生還是認識我的呀。年少的我沒有想到的是,那個人也還小,他從何而知縣城不必家里;他又是怎么想起提醒傻傻的我的呢?他完全可以置身事外,不說任何一句話的呀。要知道這句話,在我后面的日子里,沒遇到一個男生,都在想著,啊,那個人對我說過那樣一句話的呀,不知道他現在在哪?
那句話后,我們在同一座城里的不同地方開始上課,直到考試那天,我們挨著教室的最后一排,再臨交卷的時候,他問我其中一道題的答案,我說我不知道誒,但是我寫的是“笑面虎”,不知道對不對。他笑著對我說,我也是這樣填的。我想這會不會也是一個緣分呢,其實答案對不對已經不重要了。這次考試,我們一起去的幾個小孩都沒有考上,只好去鎮中學讀書。此后,我們分到了不同的班,開始了各自的故事。
從小學五年級到今年大三,我仍舊忘不了那個人對我說的那句話,雖然語氣惡劣,但其中關心卻是我這些年如何也忘不了他的原因。說我自作多情也罷,說我年紀也罷,只是那是來自父母親人以外的第一份關心,我想知道給予我這份關心的那個人,如今何在?我是多么希望能在回家時經過你家門前那條街時,能過看見你的面容是否有所變化,是否仍舊帶著笑,是否已有佳人在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