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行為出問題的時候,千萬不要用行為的方法去解決行為的問題,而是要上升到行為背后的情緒高度,不管在情緒這里有沒有找到原因,都不要用情緒的方法去解決情緒的問題而應該上升到情緒背后的認知的高度,通過重建認知才能得到我們想到的情緒和行為。
今天院長以輔導孩子寫作業(yè)還有孩子輟學為例重塑我們對這兩個大問題的認知,看著每天面對孩子各式各樣的問題焦慮的自己突然覺察到自己好多方向都錯了,真的慶幸在這個階段上我陽了,可以光明正大的在家安心聽課,我也很慶幸孩子現(xiàn)在出現(xiàn)了這樣或那樣得問題,我要珍惜孩子現(xiàn)在還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每天還都能在不愿意的情況下完成作業(yè),是個有責任心的好孩子,每天孩子雖老在房間待著不出來,我很慶幸家里還有孩子能安心的地方,我要學老母雞孵小雞的方式去溫暖我的孩子,做個情緒穩(wěn)定的媽媽。
再次重溫了和老公溝通的流程又有了很多的收獲,以往都是想的多做的少,為了自己幸福的家庭要嚴格遵守院長的要求,溝通前要調整好自己的起心動念,目的是為了咱家過得好而不是找事懟人的,明確的告訴自己千萬不要想著去改變對方,切記!切記!切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