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網絡。
《人民日報》曾有篇文章提到:二戰時的英國空軍有一個規定,須用駱駝糞來保養飛機皮革座椅。新兵難忍氣味,老兵卻勸說:既然一直這樣做,定有其道理。一日,參加過一戰的新兵父親偶來軍營,無意揭開了秘密。原來,一戰時英軍曾在北非沙漠使用駱駝運送物資,但駱駝對牛皮做的鞍具非常反感,怎么打也不肯走。后來有人用駱駝糞來掩蓋牛皮味,駱駝果然乖乖聽話。兩場大戰相隔30年,“駱駝糞功能”卻仍在延續,不禁讓我們啞然。
這讓我想起小時候女兒大概三歲時患咳嗽的一件事。醫院開了糖漿,我按照要求倒了相應的刻度,因量杯上的刻度較小看不清,于是我到窗口的亮光處,迎著太陽看清了刻度。等第二次喝藥時,女兒接過小杯子,也迎著太陽照了一下,再喝掉。她不知道我迎著太陽主要為了看刻度,以為這是喝藥的一道程序。這件事讓我笑過之后也在思考,是不是有很多事情也在不明由里地做著?以這這就是正確的,以為這就是必備的程序,以為這就是不可改變的。
縱觀我們身邊,是否也有這種現象呢?在學習時是否還沿用那套過時了的方法?是否找準了符合自己實際的切入點?當別人展示了一個創新方法,是否有人會不假思索地套用過去?而沒有仔細考慮過這個方法是否符合自己的實際。在我們的工作中是否也存在因循守舊的作風?墨守陳規而不敢改變?當形勢發生了變化,斗轉星移之后,是否還在進行簡單的模仿、拷貝、照搬?有沒有出現刻舟求劍,或水土不服的現象?甚至會因此而淪為“東施效顰”的笑柄。
春天已到,萬物復蘇,我們應該借著這蓬勃的生機,再一次為自己蓄滿能量,別讓一成不變禁錮住手腳,大膽地萬開步伐,出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