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起準大學生被騙光學費后郁結離世的消息尚未冷卻,時隔不久又一起類似的悲劇再次發生。法制節目主持人撒貝寧最近也接到了一通哭笑不得的詐騙電話,還對這通電話錄了音。其實手機號并不是什么秘密,事實是,個人信息一直被打包售賣中,并且僅值三分錢。
因這幾起事件已有很多人深入討論,在此本文不做涉及。只是以此為契機,盤點一下這么多年來身邊常見的騙局。
提示:此文略長,以下所有事件均為身邊人真實經歷及本人親身經歷。
文章大綱,供參考:
一. 校園詐騙
1. 自稱是賣英語學習報的學姐(被騙,本人親身經歷)
2. 大學生在外找兼職先交押金(被騙,大學室友真實經歷)
3. 買手機卡貪圖話費實則被騙(被騙,大學同學真實經歷)
二. 電信詐騙
1. “XX,XX法院有你的一張傳票”(未果,本人親身經歷)
2. “小X啊,明天來我辦公室一趟”(未果,本人親身經歷)
三. 社會詐騙
——接受面試誤入傳銷窩點并逃出(被騙,老同學真實經歷)
四. 總結規律并提出建議
五. 寫在最后
一. 校園詐騙
1. 自稱是賣英語學習報的學姐(被騙,本人親身經歷)
當年大學開學第一天,被一個自稱學姐的人騙了一年的英語學習報費用。
事件回放:
當時剛剛把東西搬到宿舍的我覺得對方說得情真意切,有點動心。同時想到,如果不是本校人員的話應該也不會這么隨便的進出宿舍樓吧。然而事實上開學第一天人雜,宿舍的管理員其實是根本管不過來的。學生和家長進進出出絡繹不絕,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會導致剛開學就被騙的情況時有發生。
為了防止被騙,我當時要求對方出示了學生證,而且對方也確實給了我前兩個月的報紙,同時我也要求對方留下了學號和手機號碼,并開具了繳費的小票。兩個月后,果然報紙根本沒有郵寄過來,于是按照電話號碼打過去,對方聲稱因為是新校區所以郵不過來。再打便是不被接聽,之后更是成為了空號。此后,那位自稱是學姐的人杳無音訊,而我也知曉在開學第一天交的英語學習報的費用便是石沉大海了。
在此其實要感謝一位始終不知道姓名的學長,當時有付費請那位學長幫忙搬東西,那位學長一直在對我使眼色暗示我這件事情不靠譜。可是當時,我卻有一種上了大學并成年了,要做自己的決定的沖動并未聽從。最終被騙,好在費用不貴。想來那時的我還是太年輕,善良幼稚到幾句好話就相信素不相識的人的地步。
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學習如何觀察人分辨人。大抵這也算是塞翁失馬,花錢買了一個教訓吧。
2. 大學生在外找兼職先交押金(被騙,大學室友真實經歷)
室友有心在外找兼職,被中介騙取押金。
事件回放:
大學開學第二個月,軍訓結束之后,室友有心在外找兼職,打算勤工儉學。經同學介紹,有一家中介提出可以幫忙介紹工作,但是因為室友是大學新生,并沒有什么工作經驗之類的,無法工作長久等等各種顧慮……
總之說了很多,核心就是要求室友交三百元做押金。然后沒有社會經驗也是首次離家在外地求學的室友,便將部分飯費生活費奉上。
對方跟室友約定了三天時限,三天之后,室友去了中介詢問工作事情。對方推脫,解釋說工作不好找,讓室友回去再等三天,室友也沒有懷疑。然而,三天之后又三天,三天之后又三天。大概兩周過后,室友又去了一次,那一天,中介的門是緊閉的,自知被騙。
我想這應該也算是大學就是半個社會的真實寫照吧,剛上大學第二個月,就給我們都好好的上了一課。而且收獲頗豐,十分具有教育意義。
3. 買手機卡貪圖話費實則被騙(被騙,大學同學真實經歷)
承諾話費按月返還,實則并未兌現。
事件回放:
依舊是開學后不久,在校園內,有人在賣手機卡,很多人都在圍著買。后來跟我關系還不錯的一位大學同學見此情況,便也買了對方手中的手機卡。對方承諾的是,一百五的費用,現金交付,然后呢這個手機卡里面是有三百元的話費的。
對方一再表示,“你看我已經賣了這么多張卡了,已經這么多同學在我這里買了手機卡,你還有什么不放心的呢?”同學一想也是,沒什么可擔心的。而且這個卡也是正規的卡,還有話費送,多不錯啊,當場交了錢買了手機卡。
同時對方出示了個人的工作牌和身份證,也留下了個人的電話號碼。之后這位同學回到宿舍打了下客服電話,查詢話費發現里面只有五十塊的話費。于是下樓找對方,發現對方已經賣完了卡早已尋不見。
這位同學有點興師問罪般的打電話詢問對方,此時接了電話的對方告訴這位同學,這個卡是第一個月五十塊話費,然后每個月里面都會有五十塊的話費,一共可以不充話費用半年……這位同學將信將疑,此事就此告一段落。一個月過后,話費并沒有如對方所說多了五十元。第二個月,一直沒有交話費的這位同學手機欠費了。而再打電話的時候,對方之前留的手機號已然打不通。
至此,這位同學醒悟,當初因貪圖便宜而上當受騙了。
二. 電信詐騙
1. “XX,XX法院有你的一張傳票”(未果,本人親身經歷)
借口法院傳票,騙取個人信息,進一步騙取錢財。
事件回放:
大學剛剛畢業沒多久的一天下午,接到了這樣一通電話。”這里是XX市中級人民法院,你有個法院的傳票在這里,領取請按X數字鍵,如有問題請撥打XXX-XXXX”,于是按了數字鍵,但是又感覺不太對于是掛掉。
掛掉電話后百度了一下什么是傳票,發現竟然是法院的立案出庭之類的預先通知的相關文件,而我知道自己絕對沒有涉及到這樣的事情。但是為什么會有我的傳票呢?我很疑惑,會不會是后臺或者數據庫弄錯了呢?于是想了很多之后,撥打回去了剛剛的電話準備問個清楚。
向對方說明了懷疑弄錯了,想要請對方在后臺幫忙查一下的時候,對方向我詢問了姓名,然后又說需要我的身份證號,這個我也說了之后覺得不太對勁。如果是搜索需要的話,直接問身份證號就好,然后再跟我本人確認是不是XXX就可以了,至于讓我透露兩項信息么?正在疑惑中,對方那邊沒有再說話了,只是說了幫我查之后,就沒再說話。電話背景方面,聽到了此起彼伏的電話聲,以及不斷傳來的——“這里是XX市中級人民法院,你有個法院的傳票在這里……”
懷疑進一步擴大的我,正在想著這個法院真是神,除了這句話不說別的,想得出神的時候。對方給予了回復,說的是這個傳票確實是有的,如果想要撤銷的話,需要費用。好了,這下狐貍尾巴露出來了,聽到這里我掛掉了電話。
但內心還是有些忐忑,因為畢竟透露了姓名和身份證號碼,雖然在最后的最后感覺不對勁,沒有透露出更多的情報,但還是覺得有些內心不安,于是撥打110報了警。接電話的是位中年女性,我把事情的經過說明后,對方苦口婆心勸我以后注意,問我有沒有透露銀行卡號之類的信息,我說那倒沒有,只透露了姓名和身份證號。對方回應那就沒有什么太大問題,說最近這個很普遍且猖獗,他們已經立案了。但是地區不同且有一定的技術性問題,所以不可能全國各地都抓到,讓我以后多注意。我說好的好的,謝謝您,之后結束了通話。
2. “小X啊,明天來我辦公室一趟”(未果,本人親身經歷)
陌生電話親切叫你并自稱領導,待目標上鉤后要求匯款。
事件回放:
“小X啊,我是你領導,明天來我辦公室一趟。”一個操著南方口音的男士用威嚴的語氣說。
工作后的某一天,在個人的手機接到這個電話時,我的第一反應是把所有認識的領導在腦海中悉數過了一遍。發現會說中文的上司沒有一個是男的, 所以放寬了心,直接開始了不動聲色的心中偷笑。
以下為對話粗略還原:
“不好意思,您是哪位?”
“我是你領導啊!你不知道我是誰嗎?”
“不好意思,我不認識你。”
“你不認識你領導?”
“對,我不認識。”
“我是你領導,明天來我辦公室一趟。”
“對不起,請問是哪間辦公室?”
“你連你領導的辦公室都不知道嗎?”
“是的,我的領導有很多,辦公室也很多。我不知道您是哪位,請問怎么找您的辦公室?”
對方語氣開始莫名急躁,作為一個和平主義者,且并不想在辦公室這樣的場合跟對方起沖突的我默默聆聽著。更為好笑的是,聽著對方的氣急敗壞,我竟覺得這樣的騙術根本沒有戳破的必要。
于是我說“不好意思,我很忙,還在上班。沒什么事的話,我要掛電話了。這樣吧,如果有什么問題請郵件與我聯系,提前預約時間,或者撥打我的座機。具體是什么地址,什么號碼,如果您真的是我未曾謀面的上司的話,憑借您的職業素養,應該可以通過公司的數據庫很容易就查到的。另外,除了我的直接領導外,沒有任何一個領導知道我的手機號碼,感謝理解,謝謝拜……”話還未說完,對方先掛了電話。
是的,竟然是騙子先掛了電話,實在是令我哭笑不得。那個下午的休息時間,跟同事們說了之后,大家笑成一團,當然其中歡笑的也包括我的領導們。
三. 社會詐騙
接受面試誤入傳銷窩點并逃出(被騙,老同學真實經歷)
在去面試的過程中接到對方換地點的電話,被騙到傳銷窩點之后成功逃離。
事件回放:
在成功逃出傳銷窩點之后,這位曾經私交甚好的老同學跟我講述了下面的故事。
那時,老同學每天在網上海投簡歷,然而效果并不是太好。不是覺得工資有點低,就是覺得不太適合等等。直到有一天看到工作地點和工作要求都適合的工作,而且薪資也不低的工作,投遞簡歷后對方要求老同學去面試,雙方訂好了面試時間和地點。
之后,在約定的時候,老同學一個人踏上了面試的征程。在到達指定地點之后,對方并未現身,于是電話打過去,對方說公司有些事情要處理,這樣你來XXX地方,我派人來接你。于是這位同學也沒有絲毫的懷疑,繼續往對方改過的地點前行。
但是,火車換了汽車之后,在汽車上老同學意識到,怎么車越開越偏了,內心雖然有點懷疑,但是想到對方在網上的信息之類的,也沒太往心里去。
下車后果然有人來接,于是邊交談邊吃了飯,之后便是套路了。傳銷都是這樣的,留你過夜,然后會發現一群人擠在一個小地方睡通鋪,看不見公司在哪,就這樣過了幾天之后,越發感覺不對勁。因為畢竟是來面試的,怎么根本沒有安排還是說根本面試本身就是騙局,同時通過這幾天的經歷,跟周圍的人悄悄交流過的老同學已經心中有數這是一個什么地方了。
就在對方沒收手機的那一天,把手機交上去的老同學已經默默醞釀逃跑了。于是凌晨時分,直接悄悄拿回了手機,并在逃走的同時報了警。這一段老同學講的很省略,不知道究竟經歷了怎樣的坎坷逃了出來,然后用身上僅剩的錢買了回程的車票。
四. 總結規律并提出建議
讓我們分別來看看,上面的這些事件,抓住的是目標什么樣的弱點。
一. 校園詐騙:
1. 涉世未深——輕信了他人,思考未完就行動
2. 心情急迫——交了錢之后,也交出了主動權
3. 貪圖便宜——便宜沒貪到,反而自己有損失
可以看到,校園詐騙的數額普遍不算高。但是像本文開頭提到的那種騙取學費的惡劣事件,其實并不算太多見。只要掌握一定的理性,多多懷疑其實是可以避免的。怎奈這樣一條鮮活的生命,斯者已逝,愿一切安好。
關于學費的交取方式這一點,我的大學母校做的就很不錯。與錄取通知書一起郵來的,還有一張電話卡和一張銀行卡。大學這四年,只要是學費相關或者獎學金等等與學校相關的任何財務方面的往來,我用的都是學校當初郵寄過來的這張卡。
當然,大學第一年的學費是現金帶到學校,報道的時候在指定窗口交付的。而真正使用學校發的銀行卡,也是在跟老師同學不斷確認后,才開始使用的。至于學校發的手機卡,因為一直都有手機也有卡,并未曾使用過。
二. 電信詐騙
1. 知識盲區——對某事物不了解,易緊張或放松警惕
2. 懼怕領導——由于領導的威嚴,不加分析喪失思考
第一個事件,利用的是目標的恐慌心理和知識盲區,有些人會因為害怕被傳出庭而花錢撤銷案件的,也有些人不知道會被什么方式騙取錢財。總之,這樣的事情,如果沒有經驗的話,放在誰身上都會比較茫然。
第二個騙術,前一段時間非常火,有很多人中招被騙。我覺得,只能慶幸自己在外企就職,且那時自己早已不再是新人。不論領導還是同事,平時嘻嘻哈哈可以,說正事的時候需要提前商量,一切都需要預約。而且由于是開放的環境,領導想找我的話直接來座位就好了,或者直接打我的座機就好,為何要打我的個人電話呢?再或者通過公司內網的軟件,甚至視頻或電話會議也是可以的。但是前提是,要預約,要商量,不然手頭的活誰干?而且那樣頤指氣使的態度和語氣,別的地方我不知道,我的前公司是絕對沒有任何一個人會像那樣沒有素質且沒有涵養的說話的。
但是,對于很多其他企業,職場小白們或者新人們或者基層人員們平時見到領導的機會少之又少,而且領導的威嚴不允許被反駁且很少有平等的溝通和交流的機會,那么這一通電話釣起目標的可能性就會很大。一旦你接受了對方是領導的事實,第二天在約定的時間,忐忑的走在通向領導的辦公室途中,便會接到下一通要求往卡上打錢的電話。對方的伎倆就是這樣慢慢的攻破目標的心理防線,并成功騙取目標辛苦賺來的錢財的。
三. 社會詐騙
投機取巧,警戒性差,對自我認知不清。
大學期間倒是看過一本講傳銷的出版物,叫做《傳銷洗腦實錄》,十分紀實。然而,在老同學講完這個事情后,我卻還是聽得一身冷汗。沒想到這樣的事情,竟然就在身邊,而且是以面試的名義招搖撞騙。
這個事件其實在最初就有一定的苗頭了,因為這個薪資的標準在我看來是比正常的本科畢業生要高的,而且職位的職責不明,崗位也并不能同薪資保持一致性。但是老同學并不那樣覺得,這同時也是很多剛出社會的學生們的通病——總是把社會想得太簡單,或者說,把自己想得太好了。對工作挑挑揀揀,不上不下眼高手低。
其實,只是找那種可以與自己能力匹配適合的工作并不難,能力是可以鍛煉的,而且隨著經驗的豐富,薪資自然水漲船高。實事求是就好,不用急于求成。
五. 寫在最后
一直以來,都想要把自己親身經歷過的和身邊的朋友們經歷過的被騙經歷寫出來。
借著最近的契機,與大家分享一些相對有代表性的事件,也算是一個小總結。當然以上這些并不是全部,畢竟騙術時刻在更新中,大概對其最好的應對方式就是時刻保持理性思考和警覺了吧。
冰山一角,拋磚引玉。如能起到提醒則個之作用的話,也便是不枉此文了。
文/逆旅散人 ? ?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
如果覺得本文不錯的話,就點個喜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