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要創業,我想要在40歲退休,我想要分配自己的時間,我想要自由自在的周游世界,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我想要的太多太多,然而現在還停留在什么也沒有的狀態。要想支撐這些看似“遙遠”的夢想需要什么?財富!對!你沒看錯。你可以理解為錢,但不僅僅是錢。財富是資產的聚合體,而錢可能僅僅是你的收入。我們只需要一直做一件事情就能持續獲取財富:增加你的資產項,減少你的負債和支出。
《窮爸爸富爸爸》這本書,算是給我這個財商小白上了一課。原來我的內心深處是對錢恐懼的。自以為是的不屑,瘋狂的工作,看電影,瞎逛等等僅僅是為了掩飾自己內心的恐懼。當一點一點跟隨作者的角度去思考時,才發現其實我已經陷入了“老鼠賽跑”的陷阱中了,收入僅僅是工資,沒有屬于自己的資產,收入的大部分用于支出,而結余的現金流很少,無法跳脫出來。怎么辦?怎么辦?怎么辦?你也許會說:“現在干啥都要很龐大的原始資金,這就讓人望而卻步了!哪還有什么投資機會留給我們!”哎,我說濕兄,不要激動,這些羅伯特清崎都在書中解答了,看完書相信你也能找到如何開始。
1. 在沒錢的時候更應該投資自己的頭腦。提高自己的財務知識,獲取更多的選擇機會。
是的,現在的快節奏已經讓大家靜不下心來學習知識了,在還沒學習證券的基本知識時就已經一頭扎入股票投資中了;在還沒有掌握營銷管理,就已經開咖啡店開始創業了。NO!我們不能這樣!我們要用自己的知識和財商發現機會并獲取財富。虧損嚴重,不是因為投資的風險大,而是你知道的太少。知道的越多,風險越小!
2. 增加自己的資產項,減少負債和支出。
我們要努力達到“富爸爸”的財務狀態,跳脫出自己糟糕的財務狀況。
資產就是能把錢放入你口袋的東西。
負債就是把錢從你口袋拿走的東西。
財富就是支撐一個人生存多長時間的能力。或者說,如果我今天停止工作,我還能活多久?
我們一定要理解資產和負債的區別。不要把負債當做資產,比如說:如果購買的房子需要你償還25年貸款,每月的收入都是用來還房貸的,基本結余不了現金流,那么房產對于你來說就是負債。如果購買的房子用來出租,產生的租金可以抵消每月貸款,還有現金結余,那么房產對于你來說就是資產。
窮人和富人最大的區別就是窮人最后再買奢侈品,而窮人和中產階級先買下奢侈品,他們想看上去很富有,其實他們已經深陷貸款之中。那些長期富有的人,就是先構筑資本項,然后才用資產產生的收入購買奢侈品。
我們要讓錢為我們工作,而不是我們為錢工作。這樣才能獲取財富,并最終財務自由!
3. 自律。懂得選擇。
空余時間看看電影,唱唱歌,聚聚會,還是參加線下研討班,學習技能,掌握財務知識?你的選擇決定你的生活。羅伯特清崎說,在你購買房產的那一刻就決定了你的收益,而不是在賣出的那一刻。同樣的,在你做出選擇的時候就決定了你的生活。
要堅持自己的選擇不要盲目從眾。因為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群體往往反應遲鈍,成為“待宰”的對象。往往大部分人都看好的情況下再去投資恐怕為時已晚,這時候更好的選擇時應該尋找新的機會。精明的投資者不會抱怨市場時機不對,錯過了就會尋找下一個,做到這個往往很難,因為膽小者一旦買入的東西不被大家看好就會害怕。
所以我們要堅持自己的選擇,勇氣往往也是成功的開路石!
4. 一定要關注自己的事業。
這里的事業和職業是不一樣的。職業是為別人工作,是關注別人的事業使別人致富。關注自己的事業是使自己致富。而事業的重心就是你的資產項,而不是你的收入項。學習技能、投資、創業其實都是我們的事業,只是所處的階段不同。要時刻記住自己努力工作是為了什么就能離你的財務自由越來越近!
借用羅伯特清崎最后的一段話來讓自己行動起來:
上天賜予我們每個人兩樣偉大的禮物:思想和時間。你可以運用這兩件禮物去做你愿意做的事情。每一美元 產品到了你的手中,你,且只有你,才有權利決定自己的前途。愚蠢的用掉它,你就選擇了貧困;把錢用在負債項上,你就會成為中產階級;投資于你的頭腦,學習如何獲取資產,富有將成為你的目標和你的未來。選擇只能由你作出。每一天,面對每一美元,你都在作出自己時成為一個富人、窮人還是中產階級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