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陽春三月,春光明媚,久不出門的我帶著一種新奇學知的心情,走進了位于鳳坡中的《鳳鳴書院》,聆聽一位講師的《易經》學術。
? ? 這位講師是中陽籍的“雙一流”哲學碩士郭干老師,他就現代文學與傳統文化的《易源之道》,進行了傳授和講述。
? ? 據資料介紹郭干老師是位九0后,曾求學于晉商故里太谷,后游學了20個省份,還在蘇杭等地研究學習過茶(道)文化、佛道文化 。 2017年出版過國學體悟集《心波映月》,2020年重走長征路,歷時百天后完成了作品《長纓戰歌》,2021年出版了九零后人物志小說《寒汀新語》,去年還獲得山西省第十七屆教學能力大賽二等獎,山西省第七屆創新創業大賽三等獎,可見這位郭干老師是位知識淵博的年輕新秀。
? ? 《易經》屬于國學范籌,說起《易經》讓我想起以前人們常說的周易八卦,影響里那是陰陽天地間的事,挺深奧的,好象是胡子一大把的人才會懂得。
? ? 郭干老師年紀輕輕,深耕國學,就能從文化的角度,把《周易》的源頭和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的自然哲學與人文實踐的理論根源,用通俗易懂的方式道出來。了解了陰陽之道,也就知道了世間萬物都是有道可循的。違背了天道,就等于違背了天理。
? ? 學習《易經》對于追尋文學夢的人來說,不管學什么那都是一種積累一種吸納,何況這還是國學文化呢,既可以帶來智慧和啟迪,又可以帶來文化享受。《易經》是中華文明的精髓,蘊含著豐富而深入的哲學思想、道德原則和人生智慧。
? ? 說實話我很少光顧國學文化這一領域,更談不上探索和領悟,通過郭干老師的傳授和講述后,讓我多多少少感受到了國學文化的魅力所在,同時還感受到文學追夢者們的執著與信念,正如網上所說的“學習國學既是一種深入探索和領悟中華文化的心靈之旅,又是一種豐富心靈、提升境界的體驗,它不僅是對知識的追求,更是一種對生活態度的修煉和對文化傳承的尊重”,這也正應了那句“現代文學與傳統文化在這里相融,學富五車與滿腹經綸于此處交匯”。我學習我感悟,我受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