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的跨年夜我都是在家輪換看著各個衛視臺的跨年晚會,而今年我想要一些不一樣,所以選擇了去大劇院看我喜歡的芭蕾舞劇《胡桃夾子》,大劇院一發布演出信息我就想看,可是一直猶豫直到快開演的前半個月才購買了票,我很慶幸我最終選擇了這樣一種特別的方式來跨年,選擇了一種高雅的藝術陪伴我度過2016年最后的一個夜晚。
《胡桃夾子》是根據霍夫曼的一部叫作《胡桃夾子與老鼠王》的故事改編。故事梗概是在圣誕節,女孩瑪麗得到一只胡桃夾子。夜晚,她夢見這胡桃夾子變成了一位王子,領著她的一群玩具同老鼠兵作戰。后來又把她帶到果醬山,受到糖果仙子的歡迎,享受了一次玩具、舞蹈和盛宴的快樂。
《胡桃夾子》是典型的柴可夫斯基后期作品,精巧地使用弦樂是作品的背景光彩閃耀,舞劇的音樂充滿了單純而神秘的神話色彩,具有強烈的兒童音樂特色,展現出一般樂曲少見的逼真寫實,芭蕾舞劇《胡桃夾子》是世界上最優秀的芭蕾舞劇之一,有"圣誕芭蕾"的美譽。它之所以能吸引千千萬萬的觀眾,一方面是由于它有華麗壯觀的場面、詼諧有趣的表演,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柴科夫斯基的音樂賦予舞劇以強烈的感染力。
柴科夫斯基(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十九世紀偉大的俄羅斯浪漫樂派作曲家、音樂教育家,莫斯科音樂學院教授,俄羅斯民族樂派的代表人物。被譽為偉大的俄羅斯音樂大師,他開創了芭蕾舞在俄羅斯的鼎盛時期,其風格直接和間接地影響了很多后者;主要音樂作品有六部交響曲、四部鋼琴協奏曲、小提琴協奏曲、幻想序曲《羅密歐與朱麗葉》,音樂會序曲《1812》、歌劇《葉甫根尼·奧涅金》、芭蕾舞劇《天鵝湖》 、《胡桃夾子》、《睡美人》等。
而出演這部劇的俄羅斯國家芭蕾舞團具有國際一流的演出品質及榮譽,該團保留了芭蕾舞歷史的重要傳統,體現了高度的表現藝術和芭蕾舞技巧,舞蹈團一貫致力于復興優秀的俄羅斯芭蕾劇目,將觀眾帶入極富個性色彩的俄羅斯芭蕾舞蹈家的創作世界。
所有的因素組成了高規格的芭蕾舞劇,向觀眾展現了精彩的演出,看得人如癡如醉,觀眾們掌聲連連,打開了人們認識并欣賞芭蕾舞劇的大門。
在你看他們表演的時候,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感覺他們特別輕盈,無論是翩翩然的回旋,還是上躥的空轉和燕子般斜旋,都宛如羽毛一般輕飄飄,在舞臺中優美的律動;第二個感覺就是身體特別靈活,每一個動作的協調性,起承轉合的變化都那么自然;第三個感覺就是太優美了,尤其是謝幕的時候,女主角纖長的四肢與低下的身軀構成了一副漂亮的畫面,向人們致謝,讓人不由自主的發出驚嘆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