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俗小雅/文
01.
前段時間,朋友小C給我發來微信,說有問題想向我討教。
我說哪里能說討教,有什么問題,就說吧,咱們一起來討論討論。
小C說,她準備跳槽了,準備去一家做婚紗旅游的互聯網公司。可是,她又舍不得原來單位,而且原單位領導也不想讓她走,為此,她糾結了好久了,已經哭了整整兩天了。
我深吸了一口氣,小C的心情數年前我曾經歷過。
想了一下,問了她三個問題:為什么你想走?為什么你又舍不得了?你要去的這家單位,你了解多少?
我和小C是在一次朋友聚會上認識的,這是一個可愛的短發姑娘,她熱愛閱讀,喜歡寫作,平時只要有空,最大的樂趣就是尋一本書來讀,再寫一點文字,生活簡單而充實。
她在一家文化公司做行政工作,大部分的時間里,只需要協助總經理打理公司的文字事務,對接聯絡一些宣傳即可,也算是簡單輕松。因為工作強度不高,工作內容簡單,閑暇時,小C寫寫文字,日子一長,就成好幾個網絡平臺上小有名氣的作者了。
然而隨著年齡漸長,小C開始反思,已經工作五年了,她的薪酬一直不高,工作生活相對安逸,是不是該做一些改變了?
于是,她開始留意招聘網站,看到這家做旅游婚紗攝影的網站,就心動著投了簡歷,然后去面試,意料之外,她竟然被錄用了。
“其實,我本來只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并非就想立即離開,沒想到被錄用了。”小C說,雖然這段時間,一直考慮著是否要換工作,但是真的要做抉擇時,忽然又感覺舍不得原來的單位了。
這五年來,雖然工作不算太忙碌,內容也簡單明晰,但是從初出茅廬的畢業生到如今在單位外宣部門獨當一面的骨干,小C實際上也在不斷成長的。特別是領導和同事對小C一直照顧有加,工作氛圍也相當不錯,離開熟悉的工作環境和喜歡的同事,這是小C最舍不得的地方。
小C問我:你覺得,我該不該走呢?
我對小C說,我的第三個問題,你還沒有回答。你要去的公司是怎樣的?你到那里之后,是做什么方面的工作?
小C說,那是一家旅游婚紗攝影公司,通過互聯網售賣婚紗照套餐服務,她負責做總經理助理和微博微信運營的工作……
02.
我細細整理了小C給我的信息,然后對小C的這場跳槽,做了一點自己的分析。
在談分析之前,我告訴小C,關于職業選擇方面的決定權自始至終在自己手上,別人的建議也僅僅是建議而已。說實話,我是不大贊同小C跳槽的,以我個人的經驗和直覺。
首先,這家旅游婚紗互聯網公司創立不久,屬于創業打拼階段,各種加班必不可少,更何況面試時,已經告知小C,員工每周只休息一天。
其次,公司有著近乎苛刻的考勤和懲罰制度,據說,員工遲到三分鐘,扣除當天工資,請假三天,扣半個月工資。這與小C原來單位的管理大相徑庭,習慣于自由與寬松環境的小C,未必能適應得了。記得當年我從媒體到互聯網公司的時候,最受不了的就是嚴苛的考勤和懲罰制度。
再次,這類垂直領域的互聯網公司目前在國內并不少見,有特色,有亮點的卻不多。這家公司主打的概念并不新鮮,市場前景我不看好,能生存多久,更不樂觀。公司給小C定的主要工作是“雙微”運營,恕我直言,大多數企業的微博微信運營,都流于表面,想通過這項工作來提升個人能力,空間實在有限。
最最關鍵的是,小C原來的工作積累無法帶到新的工作領域,她需要清零重新開始,這對一個已經有五年工作經驗的人來說,未免太可惜了。
而小C一直堅持的業余時間寫作,也有可能因為新單位的各種加班而中斷,這對小C來說,是另外一個層面的損失。
小C聽了我的分析,默默地給我發來一個含淚的表情,她說,原單位的總經理下周一出差回來,會找她當面再聊一聊。
我對小C說,那你可以跟總經理說說自己內心的一些想法,無論是未來工作規劃還是個人發展前景,包括薪酬待遇。說出你的真實想法,也不用藏著掖著了,既然連辭職都準備好了,也就無所畏懼了。
幾天后,小C給我發來微信:麗姐,你說得實在是太準了,我這幾天試著在新公司上了幾天班,太累了,早上8:30上班,12:00下班,中午13:20就上班,下午18:00,昨天遲到了幾分鐘,被扣錢了……
一周后,小C又發了微信:我留下來了。
看了小C的微信,我笑了。
后來,小C說,她與總經理的溝通非常順暢,打消了以前的一切顧慮,說出了盤桓心中許久的想法,沒想到總經理竟然深深贊同,包括她的工作后期該如何拓寬,個人如何成長,未來五年,該有怎樣的規劃,總經理表示都可以在公司層面來為她考慮。
一切回歸平靜。現在,我又可以在微信公眾號和微博頭條文章上,看到小C的文字了。
03.
吳曉波頻道里有一期節目叫做《如何制服愛跳槽的90后》,說的是90后是最愛跳槽的一代年輕人,他們進入職場之后,一言不合就跳槽,一言不合就辭職。
在我看來,跳槽辭職都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沒有任何規劃,一時興起地去跳槽。對新單位一無所知或者知之甚少,就有可能陷入越跳越差,越差越跳的頻繁跳槽怪圈中。
并不是每一次看起來不錯的機會都是機會,它或許僅是一種誘惑,把最鮮亮的表面展示給你看而已。
記得曾經面試過一個男生,他曾經在一家非常不錯的媒體工作,后來連續幾次跳槽,每跳一次,薪資竟然會比前一份工作少至少1000元。
我很不解,問他,為什么下一份工作比上一份工作拿得錢少,你還要跳槽。他郁悶地說,原來那家媒體是傳統媒體,看到了新媒體的發展勢頭迅猛,心里就癢癢了,心想,少點錢就少點錢吧,好歹圖今后的發展。
可是沒想到,跳槽之后,才發現,雖然都叫新媒體,但是發展是良莠不齊的,偏偏自己倒霉,就來到一家發展不怎么好的新媒體。
于是,他賭了一口氣,繼續跳,跳完之后以為會有職位和薪資上的提升,沒想到這一家公司當初允諾的薪資,竟然不兌現了。
這也是為什么,他會來面試的原因。
我問了他一些關于新媒體互聯網方面的內容,驚訝地發現,他竟然知之甚少。回答不出問題,他有點不好意思地解釋:這兩年一直在想著如何跳槽,工作的時候也就得過且過了。
回答倒也坦白。面試完了,自然也就是沒有結果了。
04.
曾經跟單位負責人事的同事交流過,一般來說,跳槽過多的簡歷,并不受青睞,畢竟企業更看重員工的忠誠度與穩定性,那種短期內多次跳槽的求職者,基本是直接PASS的。
這些年,我也有過幾次換工作的經歷。
其實,每一次更換我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我對新工作的訴求是什么,我希望在新工作里獲得什么樣的職業提升,原來的工作會對新工作有哪些幫助?即使經過慎重考慮,詳細考察,到最后,也未必每次都能盡如人意。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每個人看起來都會有無數的機會,只是,它真的適合你,屬于你么?
大俗小雅/文?
本文首發簡書,如需轉載,請聯絡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