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重聲明:文章系原創(chuàng)首發(fā),文責自負。
本文參與書香瀾夢第31期“盼”專題活動。
童年的許愿瓶飄蕩在漫長的河流里,悄悄點綴著過往的塵煙,化作滿天的雨絲,降落在每一個不曾開口的瞬間。
從前,是我在裝滿瓶子。后來,是我被瓶子裝滿。
“見見,你的許愿瓶落下了。”
“啊……我都多大了?拿它干嘛?放家里就行了。”初見看著媽媽拿給她的許愿瓶,壓低聲音抱怨。
“拿著吧,誰說大孩子就不要許愿了?”
周圍人很多,也不好多說,初見一把拿過瓶子,塞進書包里。
“見見,到了學校記得給我打個電話,有什么需要及時跟媽媽說,啊?”
“嗯,我知道了,你快回去吧!”
這是初見第一次離開家,去外地讀高中。媽媽說要送她去學校,但她不讓,覺得媽媽來回跑太麻煩了,而且也不是她一個人,還有好幾個同學一起。
車上,初見拿出塵封已久的瓶子,里面裝著各色的紙,瓶蓋還有些灰。
她隨意拿出一張小紙條,上面寫著——今天成績出來了,數(shù)學又沒考好,希望媽媽不要生氣,求求了。
初見輕笑一聲,這是什么時候?qū)懙囊呀?jīng)不記得,她記得初中她就不寫這玩意兒了。
她上小學的第一天,媽媽給了她這個漂亮的瓶子,說:“我們家見見以后就是小學生了,如果有什么心愿就寫在上面。”
她問媽媽寫了心愿,就會實現(xiàn)嗎?媽媽告訴她,會實現(xiàn)的。
那時,這個瓶子她隨身攜帶,十分寶貝,她記得她寫下的第一個心愿是——希望今天媽媽早點回家。
那時,媽媽總是很忙,每天早出晚歸,她常常坐在院子里,巴巴的盼著媽媽回家。
落在瓶上的灰,輕輕一擦就掉了,而落在紙上的灰,隨著干枯的墨汁,嵌進文字里,印在回憶的每一幀。
小時候,總會有很多期盼,也不吝于表達,描寫,那瓶里的字字句句都是證明。
長大后,學會了沉默,將過去的每一個心愿打上了幼稚的標簽。
不記得是什么時候開始,初見不再粘著媽媽,不再時時刻刻想讓媽媽陪著,很少在院子里豎著耳朵聽媽媽回來的腳步聲,也不會在明知道不會有人來的家長會上張望媽媽的身影。
到了學校,她給媽媽打了個電話,那邊接的很快。
“見見啊,到學校了?沒有暈車吧?”
“嗯,剛到,不暈車。”
一人一句話過后,突然迎來了沉默,安靜了半晌,初見說:“那我先去宿舍了。”
媽媽那邊幾不可聞的嘆了一口氣,說:“你們幾個小伙伴在一個宿舍吧?”
“嗯。”她回道。
初見突然想起早上她坐在車上,車越開越遠,媽媽望著她的身影也越來越小,她的媽媽就這么站在那里一動不動。
想著想著,心里泛起一陣奇怪的酸澀,小時候媽媽出門,她也是呆呆的望著媽媽離開的背影,直到再也看不見。
從前以為,盼字的盡頭是歸來。后來才知道,所謂的盼,不過是一邊在目送一邊在遠行。
到了宿舍,有一個暈車的同學捂著嘴跑去了廁所,她的姐姐給她鋪床,四個人一個宿舍,只有初見一個人沒帶家長來。
不過鋪床這些活也不需要幫忙,她從小就做慣了。
“見見,你桌上的那個瓶子是啥,是今天早上阿姨給你的那個嗎?”
初見對面床的那個朋友問道。
她剛要回答,西西就說:“是許愿瓶,見見以前天天抱著呢。”
西西和初見是一塊兒長大的朋友,兩家住的也近,從小學到高中一直是一個班。
初見輕笑一說:“都是小學時候的事了。”
那個朋友充滿了好奇:“見見連生日都懶得過的人,還寫了滿滿的心愿,都怪我初中才認識你們,那個……我可以看一下嗎?就一下。”
然后,那個朋友拿出了一個,上面寫著——如果明天媽媽不陪我過生日的話,以后的生日我都不過了。
她想著小學時候?qū)懙模强隙ㄓ腥ぃ緛磉€想念出來,一看完所有的話都說不口了。
晚上,初見躺在床上,拿著手機,界面停留在和媽媽的微信聊天框,想了一會兒,打出一行字,沒過幾秒又刪掉了。
算了,媽媽應(yīng)該睡了。
國慶放假回家,媽媽已經(jīng)在車站等著了,西西的媽媽也在。
回到家,吃完飯,初見就往自己的房間寫作業(yè),中途媽媽來了一次,拿著洗好的水果:“見見啊,難得放假,今天就好好休息,作業(yè)明后天再寫。”
“我想早點寫完。”
初見想起讀小學的時候,每次一回到家,媽媽都會問今天作業(yè)多不多,先把作業(yè)寫完了再玩。現(xiàn)在,她終于學會了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寫作業(yè),又讓她不用著急寫了。
媽媽又說:“見見,吃點水果吧,今天剛買的。”
不知道為什么,初見突然有點煩躁:“媽,我不想吃,我要寫作業(yè)了,你自己吃吧。”
語氣有些沖,說完初見先不自在了,今天也不知道是怎么了。
“那一會兒想吃了再吃……見見啊,在新學校還適應(yīng)吧,高中的學習跟得上嗎?”
“還行。”
“好,那你寫作業(yè),別太晚了。”
說完,媽媽起身走了,初見突然叫住她:“媽媽,早點休息。”
媽媽的眼神有一瞬間的怔愣,隨后又迅速恢復(fù),眸光微亮,笑著說:“哎,好。”
第二天,西西找初見一起寫作業(yè),初見寫英語卷子,西西啃數(shù)學題,過一會兒,西西咬了一口蘋果說:“這個蘋果真的好甜,還是阿姨會買。”
初見嗯了一聲。
“我媽昨天都差點忘記來接我了,不像阿姨早早就在車站等著,都不用你打電話什么的,哎,還是阿姨好啊。”西西啃不動折磨人的數(shù)學題,自顧自的和初見聊著。
初見寫下最后一個英語單詞,放下筆說:“打個車就到家,也用不著接啊。”
“那能一樣嗎?長這么大第一次離開家,都不想我的嗎?想想小時候,一聽到媽媽回來的動靜,我都是飛奔著去開門的,你還不是一樣,天天寫那些心愿。”
初見沉默了一會兒說:“不會實現(xiàn)的心愿,寫再多也沒用。”
西西又說:“可你小時候的心愿不就是希望媽媽多陪陪你嗎?現(xiàn)在不就挺好的,阿姨也沒以前那么忙了,放假了你多粘著阿姨嘛,我看得出來,阿姨很想你。”
初見一頓,那股沒由來的感覺又涌上心頭,這些她怎么看不出來,昨晚媽媽轉(zhuǎn)身走出自己房間的那個背影,無法細想。
只是長大了,就做不了很多小時候夢寐以求的事情,包括和媽媽撒個嬌。
有時候,初見感覺媽媽欲言又止,她想,媽媽有話為什么不直接說,為什么這樣小心翼翼。
沉默沉默,到頭來刺得彼此都疼。
可她自己又何嘗不是這樣。
另一邊,西西媽媽和初見媽媽在看電視,初見媽媽準備去買點東西,才想起來手機落在家里了,西西媽媽打電話給西西,讓倆孩子拿過來。
手機就放在床頭柜,初見一眼就看到了,初見拿起來就走,突然眼睛瞥到床底下一個半開的盒子,她沒怎么注意,用腳隨意將盒子往床底移去,突然,哐當一聲,初見急忙放下手機把盒子拿出來。
下一秒,初見就頓住了。
盒子里面是一個瓶子,和她的許愿瓶一模一樣,還有一本相冊,初見先翻開相冊,都是她小時候的照片。
睡覺時的,吃飯時的,還有做作業(yè)時的,為數(shù)不多的幾張是學校里照的,都是兒童節(jié),還有一些是小學畢業(yè)的時候。越到后面,照片就越少了,僅有的幾張也是初中畢業(yè)那天照的。
原來,媽媽把這些照片都洗出來了。
然后,她拿起了瓶子,里面也是滿滿的,深吸了一口氣,拿出了其中一張,上面寫著——十六的見見,第一次離開家。
再拿出一張,上面寫著——十四歲的見見,寶寶開始有了自己的心事。
一張一張的拿出來,過往的回憶一幀一幀在眼前播放。
“十二歲的見見,小學畢業(yè)了,幸好媽媽沒錯過畢業(yè)典禮。”
……
“十歲的見見,寶寶生氣了,怪媽媽沒能抽出時間,好好陪你過生日,下次一定好好過。”
那天,她等了媽媽許久但還是錯過,她其實很生氣,可是看到媽媽著急趕回來的急促和不小心磕到的手臂上的傷痕,心里的委屈難過又被生生咽了下去。
算了,期盼的多了,失望也會越多,所以那次以后,雖然媽媽還是會給她過生日,可她自己已經(jīng)沒有那種期盼了。
……
“八歲的見見,寫了滿滿的心愿,媽媽希望它們都能實現(xiàn)。”
……
“七歲的見見,第一次戴上紅領(lǐng)巾。”
……
“一歲的見見,謝謝你來到媽媽的身邊,媽媽永遠愛你。”
初見關(guān)于爸爸的記憶幾乎沒有,兩歲那年爸爸意外離世。她很小的時候就知道,她和媽媽只有彼此,卻不知道,在她還未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她就已經(jīng)是她媽媽的全部。
一字又一句,一歲又一年,這么多話竟是藏在一個小小的瓶子。
原來,我們都不擅長表達。
原來,我們都被裝進了瓶子里。
在已經(jīng)流逝的那些無數(shù)個日日夜夜里,或許,這些濃烈又隱秘的話曾有過無數(shù)次開口的機會,終究還是被封住了。
是啊,她怎么忘了,媽媽也是第一次當一個母親,她的媽媽從來只有她一個,她的那些看似沒有結(jié)果的期盼,也從來都有回應(yīng),好似無聲無息,卻又洶涌澎湃。
眼淚已經(jīng)來不及擦掉,初見的心又酸又澀,心里堵了許久的石塊好像被悄悄移開了,突然她笑了出來。
我和媽媽都好笨,寫了這么多心愿,竟然藏了這么久。
初見把紙條一張一張理好,放進盒子里,又把盒子原位放到床底下。
時間催促我們長大,卻忘了告訴我們,身后還有人在盼望,最終, 我們都要學會在離別中擁抱。
童年的許愿瓶漂了很遠,晚風吹過,在心口激蕩出層層漣漪,突然間好像明白了,四季漫長,歲月不老。
目送便是依靠,遠行終要歸來,你的盼盼,會在某個陽光燦爛的日子里得到回應(yīng),那時你要記得,把心里的話說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