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東掘港附近有沒有小學奧數輔導班
1.讓孩子在生活中運用和觀察數學
有的孩子學習數學的能力差,發散思維差。學習數學不會轉彎,比如做的題目,樹上有5只鳥,飛來了3只,一共幾只,孩子列式8-3=5,孩子不懂題目叫他做什么,做題像猜數一樣,不知道推理。主要問題是孩子不理解題目的意思、像沒開竅一樣,又像不愛動腦筋的感覺(也許是他不知從哪里動腦)。
產生這樣的問題,關鍵是孩子還沒有弄清楚數學怎樣學,也就是說學數學還處在記憶和模仿階段。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就是在生活中培養孩子對數學的興趣,培養孩子對問題的思考興趣,家長在生活中抓住機會給孩子設計這樣的問題。
比如,當孩子要買東西時,讓他自己買,并要他實地考察價格,回來估算需要多少錢,再給予獎勵等方法。又比如在停車場,設計關于汽車數量的問題,如停車場原來停了25輛汽車,開走了7輛汽車,又開來12輛汽車,現在共有多少輛汽車這樣的機會很多,關鍵是我們做家長的要有這樣的意識。
2.學會分析題目的數量關系
有些孩子有這樣的習慣,遇到稍有點繞彎子的題目就喊“媽,這道題怎么做?”家長說“你認真思考過了嗎?”他說想過了,就是想不出來。家長過去給他一小點提示,他一下子又明白了。這種提示只是那么一點點,按理他應該能想到,但孩子不愿意深入的動腦。
這種現象的產生原因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孩子在解題時,對題目的條件之間的關聯挖掘不足,給予提示不是最好的辦法,比較有效的辦法是指導孩子深入分析題目的每一個條件。
在指導孩子解題時,首先請孩子分析這道題的條件有幾個?其次要求孩子說說由這個題的條件能聯想到什么?最后,再要求孩子說出:這道題要解決的是什么?
當孩子分析的不到位時,家長可以點撥一下。這樣做的真正目的,是讓孩子養成一種良好的解題習慣和解題策略,消除“稍有點繞彎子的題目就喊媽”的急燥心態。
名思胡老師:18862946691